研究缘起 1
一、后生可忧--难以粉饰的事实 2
二、教育失误--不应推诿的责任 7
三、专题研究--走出误区的先导 13
第一章 界限划分 19
一、教育失误的界定 19
二、教育失误的机理 23
1.教育失误的主体与客体 23
2.主客体作用的方式与过程 26
三、教育失误的性质 44
1.失误的一般性质 44
2.教育失误的特殊性质 47
四、教育失误的判断 53
1.教育失误判断概述 54
2.教育失误判断的途径 57
第二章 分类剖析 75
一、教育失误现象分类概述 76
二、教育目标确定的失误 77
1.偏重应试,放松素质的养成 78
2.面向少数,冷落大多数学生 85
3.偏重认知,忽视非认知因素 87
三、教育内容处理的失误 91
1.自作主张,更改课程计划 92
2.自以为是,限制课外阅读 97
3.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生活 100
4.缺乏弹性,影响个性发展 102
1.在两类相辅相成的方式中偏执一端 104
四、教育方式选择的失误 104
2.不时采用法律明文禁止的错误方式 118
五、学生评价的失误 121
1.评价过程的失误 122
2.评价结论的失误 128
第三章 成因初探 142
一、依据:人的行为=主体素质×环境 143
二、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原因 146
1.思想道德素质的原因 146
2.科学文化素质的原因 157
3.心理素质的原因 160
4.生理素质的原因 182
三、教育者所处环境的原因 184
1.环境概述 184
2.客体方面的原因 189
3.学校内部的原因 195
4.教育系统的原因 204
5.社会环境的原因 212
四、教育失误构成因素的联系 231
1.静态分析 232
2.动态分析 235
第四章 追本溯源 238
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两重性 239
1.人类认识过程中真理永远与谬误同在 239
2.人类实践过程中成功永远与失败相伴 242
3.人类实践结果永远存在正负两种效应 244
1.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追溯的线索 246
二、教育失误的社会历史渊源 246
2.教育失误的社会历史因素分析 251
三、教育失误与教育负面功能 267
1.教育失误的必然性蕴涵教育负面功能 268
2.现实的教育失误引发教育的负面功能 268
3.忽视教育负面功能容易放纵教育失误 270
4.避免教育失误能够控制教育负面功能 271
第五章 对策构想 273
1.认识前提 274
一、基点的确定 274
2.条件框架 279
3.思路选择 286
二、初步构想 289
1.加强宏观调控 289
2.优化教师队伍 307
3.注重教育科研 322
4.改善教育环境 326
主要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