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1
马克思、恩格斯论“需要的体系”和精神交往&陈力丹 1
施拉姆的传播理论&何庆良 16
国外对儿童与大众传播关系的研究&卜卫 32
论晚报的特性&蔡雯 48
调研报告 59
广播电视亚运宣传对受众态度的影响&陈崇山 金文雄 59
电视与少年儿童——北京市区三至六年级小学生收视情况调查&亚运会传播效果调查组小学生调查小组 94
国外及港台新闻界 106
苏联新闻法简介&徐耀魁 106
越南新闻法简介&伍耐 118
人物篇 122
纪念戈公振先生诞辰100周年 122
戈公振与上海报学社&陈镐汶 142
报坛驰骋30年——记先父张友鸾新闻工作经历&张钰 150
忆鸾兄在《世界日报》&万枚子 161
记友鸾师创刊《立报》片断&于友 163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师&丁法章 166
忆张大先生&钱辛波 167
爱国、爱青年的友鸾师&张西洛 169
编辑大师德业永存&陈理源 172
中国报刊史 179
《新华日报》档案史料(之二) 179
剪报经验总结 179
怎样编写通讯 199
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方汉奇 250
本刊启事 15
补白 47
我国报纸总目及分类数 47
台湾报刊业近况 105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选优秀论文,本刊发表的3篇论文获奖 117
新闻界被难人物黄世仲 121
陈听香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