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和美感的认识规定 1
第一节 中国学者探讨美的启示 1
一、“说羊道美”及其两点启示 2
二、建国后美学界讨论美的本质概述 4
三、四点启示 13
第二节 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认识论意义 15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及其核心 16
二、美是主观和客观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 18
三、美源于主体和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 20
第三节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感性显现的认识论意义 23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23
二、“劳动创造了美” 25
三、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29
一、认识活动的反映本质 36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本质 36
第二章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 36
二、审美活动的认识本质 39
三、对几种否认审美活动认识本质观点的评述 43
第二节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的特殊领域 47
一、审美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区别 48
二、审美活动与评价活动的区别 51
第三节 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 53
一、为我之物的真善美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统一 54
二、认识活动的全过程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统一 56
第三章 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59
第一节 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悖论和审美活动的双重功能 59
一、中国学者对审美活动分析的启示 60
二、认识活动中的两极及其关系 65
三、审美活动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悖论 67
四、审美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功能 70
一、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 73
第二节 认知活动、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审美活动的普遍存在 73
二、审美活动存在的普遍性 75
三、值得提出的两点 78
第三节 审美活动向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转化及主体的总认识结构 79
一、审美活动促进和启迪认知活动 79
二、审美活动促进和激发评价活动 84
三、审美活动和主体的审美结构及总认识结构 87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特征 92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和创造性 92
一、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 92
二、审美活动的创造性 95
第二节 自由与审美活动的自由 97
一、自由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 97
二、审美活动的自由特征 102
三、审美活动中的“有物有我”与“无物无我” 104
一、真的涵义分析 107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真 107
二、黑格尔论美与真 110
三、审美活动是真的两层涵义的统一 113
第五章 美感的表象中形成 117
第一节 康德和饱桑奎对于审美表象的分析 117
一、审美活动“只把一个对象的表象连系于主体” 118
二、“凡是不能呈现为表象的东西,对审美态度来说是无用的” 119
第二节 美感不能在感觉和知觉中形成 121
一、认识活动中的感觉及其与美感的关系 121
二、认识活动中的知觉及其与美感的关系 126
第三节 美感在表象中形成的机制 129
一、表象的概念 130
二、表象是“最丰富、最具体和最主观的” 134
三、表象体现着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138
四、美感在表象中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140
一、从历史来看形象思维 144
第六章 审美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144
第一节 形象思维的提出和讨论 144
二、建国后中国学术界对形象思维的讨论 148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美感(上) 152
一、形象思维的特点 152
二、形象思维与表象 154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56
第三节 形象思维与美感(下) 159
一、形象思维不是无逻辑的思维 159
二、形象思维的逻辑之源 162
三、形象思维与语言 165
第四节 形象思维的生理、心理机制 168
一、形象思维与人脑结构、信息储存 169
二、形象思维与人脑的信号系统 171
一、美感范围的一般规定 174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中的美感范围 174
第七章 形象思维诸形式 174
二、美感范围的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 177
三、美感范围的摹状、规律和体验作用 179
第二节 美感范围体系 184
一、美感范围体系及美感范围的排列 184
二、崇高、优美和滑稽 187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鉴赏判断 195
一、鉴赏判断是审美活动的思维形式 195
二、美感在鉴赏判断的形成过程之中 198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想象 200
一、审美想象是带有综合特征的思维形式 201
二、移情是想象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 204
三、中国古代美学的“比”、“兴” 208
第八章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活动 211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客观化和客观化的审美活动 211
一、审美活动的客观化 212
二、客观化审美活动的认识论规定 215
三、艺术品是客观化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218
第二节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创造 223
一、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构思 224
二、审美活动中的艺术传达 231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欣赏 236
一、艺术欣赏的审美本质 236
二、艺术欣赏中的情感和教化 241
三、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243
四、艺术欣赏中的“共鸣” 248
五、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 250
第九章 审美活动与理想人格、人生的审美境界 254
第一节 人格和理想人格 254
一、人格和主体认识结构中的知、意、情 255
二、理想人格及其培养 258
一、审美活动对于理想人格的建构作用 262
第二节 审美活动、审美教育与理想人格的培养 262
二、审美教育与培养理想人格 265
第三节 大众审美文化与人格建构 269
一、大众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 270
二、大众审美文化对人格建构的双重作用 272
三、加强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管理,协调其与高雅艺术的关系 275
第四节 人生和人生的审美境界 278
一、人生的涵义 278
二、人生的自我塑造和艺术化 280
三、人生的审美境界 286
附录一 论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290
附录二 认识论是哲学的精髓 305
附录三 作者发表的认识方面的主要成果 315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 319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