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属性 2
一、货币的起源 2
二、货币的属性 4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6
一、价值尺度 6
二、流通手段 10
三、贮藏手段 13
四、支付手段 16
五、世界货币 18
第三节 货币形式 21
一、实物货币 21
二、纸币与信用货币 25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30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 31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33
三、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36
四、纸币本位制 38
五、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40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要素及其功能 43
一、信用的概念 43
第二章 信用 43
二、信用的产生 45
三、信用的三要素 48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48
第二节 信用形式 51
一、信用的分类 51
二、商业信用 52
三、银行信用 57
四、国家信用 58
第三节 信用形式与货币流通 61
一、商业信用与货币流通 61
二、银行信用与货币流通 62
三、国家信用与货币流通 63
第四节 利息与利息率 64
一、利息 64
二、利息率 67
三、利率的决定因素 70
四、利率的经济功能 71
第三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74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74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74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76
一、融资形式 77
第二节 融资形式与融资工具 77
二、融资工具 80
第三节 金融市场分类 93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94
二、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105
三、衍生金融市场 109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市场 113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产生 113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114
第五节 金融机构 117
一、西方国家金融机构 117
二、我国的金融机构 124
第四章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 136
第一节 现代银行的起源和形成 136
一、货币经营业 136
二、原始银行业 138
三、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139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141
一、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 141
二、商业银行的作用 143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44
四、商业银行的类型 148
五、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49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151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51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61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及其他业务 169
第五章 中央银行 174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74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74
二、中央银行的制度形式 178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 180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182
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86
六、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87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89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 189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90
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93
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196
五、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202
第三节 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 20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208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与发展 208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212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 216
第六章 国际金融 221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制 222
一、国际货币体制概述 222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 223
三、布雷顿森林货币体制 224
四、黄金非货币化 227
五、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228
六、欧洲货币体系 230
一、外汇是国际交往的支付手段 232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232
二、汇率 234
三、汇率制度 235
四、汇率的决定因素 236
五、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38
六、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问题 239
第三节 国际金融市场 240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40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244
三、国际金融中心 245
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影响 248
第四节 国际收支 250
一、国际收支概念 250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250
三、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253
四、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254
五、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56
六、国际收支的调节 260
第五节 国际金融机构 262
一、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及作用 262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63
三、世界银行集团 266
第七章 货币需求 272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272
一、货币需求的一般意义 272
二、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需求 275
三、货币需求动机 277
四、影响货币需求量的一般因素 278
五、货币需求函数 284
第二节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287
一、货币必要量公式的含义 287
二、对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条件的分析 289
一、早期的“数量论”货币需求理论 293
第三节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及发展 293
二、近代的“数量论”货币需求理论 296
三、弗里德曼的“数量论”货币需求理论 302
四、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305
第四节 我国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及应用 311
一、对“货币必要量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311
二、点与线的争论 315
三、关于我国持币者的货币需求函数 317
四、现金货币需求和存款货币需求 320
第一节 货币供给概述 325
一、货币的层次划分与控制重点 325
第八章 货币供给 325
二、货币供给 330
三、与货币供给有关的几个概念 334
第二节 存款货币派生原理 337
一、商业银行为何能创造存款货币 337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342
三、货币乘数 351
第三节 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 354
一、“统存统贷”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 354
二、“存贷差额控制”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 355
三、“实贷实存”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 356
五、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58
四、“比例管理”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 358
第九章 通货膨胀 362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含义和度量 362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362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366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成因 371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 371
二、现代西方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374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影响 381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81
二、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383
三、通货膨胀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384
四、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 386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防范和治理 388
一、对通货膨胀的防范 388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 389
三、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392
第五节 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及其治理 398
一、改革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398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400
三、我国对通货膨胀的防范和治理 403
参考书目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