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绪论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42 3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4
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5
四、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7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8
第一编 自由资本主义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一节价值实体 11
一、商品的二因素 12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15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9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 21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23
三、劳动生产率同价值量的关系 24
第三节价值形态的发展 25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态 26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态 28
三、一般价值形态 30
四、货币价值形态 31
第四节价值规律 39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 39
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41
第五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兴起和确立 44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兴起 44
二、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7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52
一、货币变为资本 52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54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58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58
二、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59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1
四、资本的本质 62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63
一、剩余价值率 63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5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7
四、超额剩余价值 69
五、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 70
六、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72
七、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75
第四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76
第三章 资本积累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78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78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82
三、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83
四、决定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 85
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87
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87
二、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88
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其存在形式 92
四、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 94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97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97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98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02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105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06
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08
三、产业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 111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113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13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14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116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 119
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20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20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23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26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31
第五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一节成本价格和利润 133
一、成本价格 133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35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37
一、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37
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38
第三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39
一、部门内部的竞争和社会价值的形成 139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41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43
四、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 144
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147
一、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148
第四节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148
二、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50
第六章 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信用第一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53
一、商业资本及其职能 153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154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57
第二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160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特点 160
二、借贷利息的本质 162
三、利息率 163
第三节资本主义信用 165
一、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形式 165
二、股份公司和股息 168
三、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 170
四、证券交易所 171
第七章资本主义地租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173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73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74
三、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175 )第二节级差地租 176
一、级差地租的形成 176
二、级差地租第一形态…………………………(178 )三、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180
第三节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183
一、绝对地租的形成……………………………(183 )二、绝对地租存在的原因和条件 184
三、垄断地租 186
四、土地价格 187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89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 189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 191
第二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93
一、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 193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 195
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98
四、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199
第二编垄断资本主义第九章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实质第一节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09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 209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213
三、资本输出 216
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218
五、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 219
第二节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222
一、垄断是自由竞争的直接对立物 222
二、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24
三、攫取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25
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22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28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30
第十章 帝国主义经济特征的发展和变化第一节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态势 231
一、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31
二、垄断资本经营、组织的新形式——多样化经营和混合联合公司 234
三、金融资本统治的新特点 237
四、资本的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239
五、国际垄断的升级和“国际调节” 243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45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 245
二、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 247
三、资本主义国有化和私有化 250
第三节 战后劳资对立和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 252
一、 “人民资本主义”加强了垄断资本的统治 252
二、 “福利制度”使无产阶级的贫困在不同时期不同工人之间分散化 255
三、 “管理民主化”掩盖了企业内部劳资对立的关系 258
第十一章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第一节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261
一、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261
二、食利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的形成 265
三、国民经济军事化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67
四、社会危机的加深和机会主义的泛滥 268
第二节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271
一、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27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274
三、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276
第三节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 279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 279
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共处 280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83
第三编社会主义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84
一、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284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特殊历史条件 287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288
第二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29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的基本理论 292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94
三、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96
四、社会主义经济联合体 299
五、对“私有化主张”的批判 300
第三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301
一、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必然性 301
二、个体经济形式 302
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303
四、私营经济形式 305
第四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 306
一、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 306
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类型及特点 30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及其特点 31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论述及其演进 310
二、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314
三、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316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 319
第二节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323 )一、企业以利润为目的生产 323
二、市场以价格为中心流通 324
三、国家从使用价值出发进行调控 325
第三节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调节 327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调节 327
二、价值规律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调节 328
三、国家经济计划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调节 33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和地位 332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 332
二、增强企业活力 334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联合和竞争 335
第二节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 337
一、经济责任制 337
二、经济责任制的形式 338
三、经济核算制 340
四、经济核算的内容及其形式 342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 343
一、企业资金循环 343
二、企业资金周转 344
三、企业的成本和盈利 346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 348
一、企业经济效益的涵义 348
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350
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352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流通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355
一、商品流通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355
二、商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358
三、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361
一、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 362
第二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362
二、货币流通规律 364
三、对“通货膨胀有益论”的批判 366
第三节社会主义银行和信贷 367
一、社会主义银行体系 367
二、社会主义信贷和利息 370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地租第一节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地租 372
一、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372
二、社会主义地租的本质 374
第二节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377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态 377
二、社会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381
三、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分配 384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绝对地租 386
一、社会主义绝对地租 386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的形式 388
三、社会主义土地使用费 389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分配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 392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 392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主要比例关系…………(394 )三、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 396
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400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401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 401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403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04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406
一、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然性 406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409 )三、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两种现象:平均主义与收入悬殊 410
四、对否定按劳分配观点地批判 415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必要性 421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一节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421
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427
第二节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428
一、引进先进技术 428
二、利用外国资金 432
三、国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 433
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435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 438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438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作用 439
三、对外贸易中要坚持的原则 441
结束语——共产主义运动的阶段性 443
——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45
后记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