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一、早年在新西兰 1
我很幸运有这样的父母 1
童年的回忆 3
磨炼吃苦耐劳的性格 9
克赖斯特彻奇男子中学 12
教师之家 15
由学生到士兵 16
在索姆河上阻击德军 19
这是为什么? 22
塔拉纳基牧场 24
六年孤寂与奋斗 28
二、上海年代 32
我开始认识中国 32
首途上海 34
任消防处督察 36
工厂督察工作 39
罪恶的包身工制 42
假日出游,更好地了解中国 43
思想发展的契机 46
西北的饥荒 47
萨拉齐的救灾工作 49
在湖北赈灾修堤 53
洪湖精神 55
是镇压,不是救济 57
与阿兰回新西兰 61
上海的地下斗争 64
天生的鼓动家——史沫特莱 66
志同道合 69
地下工作 71
格兰尼奇夫妇与《中国呼声》 73
忆鲁迅在上海 76
宋庆龄——永不消逝的记忆 79
幕后人——刘鼎 81
换钱的冒险经历 83
周游世界 86
日本进攻下的上海 88
三、抗战中的“工合”运动 91
“工合”的创立 91
在武汉成立“工合”总部 95
宝鸡的第一个地区办事处 97
开展东南地区的工作 99
赣南——红军老根据地 103
与印度医疗队同去延安 107
在延安会见毛主席 112
川康地区的“工合” 115
与埃文斯·卡尔逊同去新四军地区 118
西南纪行 123
“工合”国际委员会 128
战时的重庆 132
国民党对“工合”的破坏 139
被行政院解职 143
旧日旅行轶事 146
总结:从“工合”到山丹 156
四、山丹:为未来培育人材 163
培黎学校——“工合”的培训计划 163
“培黎”——为黎明而培训 167
由双石铺西迁 168
山丹——丝绸之路上的绿洲 172
我们的“小长征” 177
乔治·何克——为山丹学校奉献一切的人 180
学校的成长 183
学校的国际方面 192
办学中的事端 197
与孩子们在擂台 200
山丹的黎明 204
解放后的学校 210
“创造与分析”——新型教育的箴言 214
五、解放后的生活和工作 218
一九五一年的北京 218
史沫特莱逝世 222
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 225
争取和平与团结的国际会议 228
不愉快的经历 231
为中国与和平而写作 234
关于我的著作 237
创作与人民和生活有关的诗 242
翻译中国诗 244
对故土和澳大利亚的访问 248
新西兰与中国 251
解放后在中国各地访问 254
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256
和新西兰电影摄制组一起旅行 259
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新中国 264
三位伟大的美国女性 268
巨星殒落 272
埃德加·斯诺——中美友谊的象征 275
重访山丹 279
山丹学校的果实 282
“工合”的恢复 285
在北京的居家生活 288
中国的儿童 294
中国的陶瓷和古物 298
栽树种草,制止水土流失 303
新中国的精神 307
路易·艾黎的作品目录 311
路易·艾黎的活动大事记 315
编译者的话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