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任务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6
第三节 统计的基本范畴和工作过程 9
第四节 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和指标体系 15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方法与方案 19
第六章 社会产品生产统计(一)——工业产品生产统计 19
下篇 19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9
上篇 19
第二节 统计报表 24
第三节 普查及其他调查方式 29
第四节 统计整理 35
第三章 统计分析(一) 50
第一节 对比分析 51
第二节 平均分析 59
第三节 动态分析 71
第四节 因素分析 86
第一节 相关分析 99
第四章 统计分析(二) 99
第二节 平衡分析 108
第三节 抽样推断分析 120
第五章 统计资料的运用 138
第一节 统计预测的一般问题 139
第二节 简单模型预测 142
第三节 长期趋势模型预测 148
第四节 回归模型预测 161
第五节 统计决策 167
第一节 工业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181
第二节 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统计 185
第三节 工业产品品种与质量统计 191
第四节 工业产品产值统计 201
第七章 社会产品生产统计(二)——农业和建筑业产品生产统计 226
第一节 农业的特点和农业部门的划分 226
第二节 农业产品实物量统计 228
第三节 农业产品产值统计 232
第四节 建筑业的特点和建筑产品的分类 238
第五节 建筑产品实物量统计 241
第六节 建筑业产品价值量统计 243
第七节 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 252
第八章 社会产品生产统计(三)——运输、邮电业和商业产量统计 259
第一节 货物运输业生产统计 260
第二节 邮电业生产统计 270
第三节 商业生产统计 273
第一节 劳动力数量统计 294
第九章 劳动力及劳动报酬统计 294
第二节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 301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统计 308
第四节 劳动报酬统计 326
第十章 固定资产统计 335
第一节 固定资产数量及再生产过程统计 336
第二节 设备利用统计 346
第三节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统计 353
第四节 生产过程现代化统计 361
第一节 原材料收入、支出与储备统计 369
第十一章 原材料和能源统计 369
第二节 原材料消耗统计 375
第三节 原材料利用统计 381
第四节 能源统计 384
第十二章 财务成本统计 398
第一节 固定资金统计 399
第二节 流动资金统计 402
第三节 产品成本统计 407
第四节 企业利润统计 421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统计 428
第一节 经济效益指标设置的原则 429
第二节 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经济效益统计 432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和总投入经济效益统计 440
第四节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 449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及其国际对比 462
第一节 SNA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核算 462
第二节 MPS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核算 476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国际对比 491
习题答案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