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确立 1
一、“茫乎未定”的国家思想 1
(一)早期爱国、救民思想 1
(二)国家问题的最初思索 5
二、理想中的国家 10
(一)民众大联合 10
(二)“新村”设计 18
(三)“湖南共和国” 21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形成 32
(一)转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32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确立 3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萌芽 42
一、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一)劳工应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2
(二)将工人组织起来,推翻旧国家 45
二、建立农民政权的思想 46
(一)革命必须依靠农民 46
(二)建立党领导下的农民协会 49
(三)农民政权的性质和任务 52
三、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基础的最初奠定 60
(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科学分析 60
(二)新民主主义国家性质的最初论证 63
第三章 苏维埃共和国的理论和实践 69
一、农村包围城市和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69
(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上山”的主张 69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6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82
二、从局部苏维埃政权到苏维埃共和国 88
(一)率先举起“苏维埃”的旗帜 88
(二)建设苏维埃政权的理论 93
(三)中国式的苏维埃共和国模式 98
三、实践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01
(一)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和任务 102
(二)苏维埃共和国的组织形式 107
(三)苏维埃共和国的巩固与建设 111
(四)对苏维埃共和国模式的反思 117
第四章 抗日民主政权的理论 122
一、从工农共和国思想到民主共和国思想的转变 122
(一)对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新变动的分析 122
(二)“人民共和国”口号的提出 126
(三)“民主共和国”方策的制定 132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和任务 140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140
(二)抗日与民主的施政方针 145
(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 148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治体制及其建设 148
(二)政权机关人员分配的“三三制”原则 150
(三)“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与施行 155
第五章 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到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160
一、“新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政治主张 160
(一)“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政治主张的提出 160
(二)关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性质的论证 164
(三)关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的实现途径与政权组织形式 166
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和纲领 173
(一)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的形成 173
(二)对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体和政体的分析 177
三、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思想 187
(一)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187
(二)民主联合政府的性质和纲领 190
(三)坚持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夺取全国政权 195
一、“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形成 20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集中总结 202
第六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系统论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02
(二)国际人民民主潮流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05
(三)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选择 206
(四)“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形成 210
二、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理论的系统论证 215
(一)论证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精髓 215
(二)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性质和任务 221
(三)论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225
三、《共同纲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规定 228
(一)《共同纲领》的基本思想 228
(二)《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国体的规定 229
(三)《共同纲领》对新中国政体及结构的规定 231
(四)《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经济结构及其性质的规定 232
四、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理论与实践 234
(一)对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的分析 234
(二)为巩固人民政权奠定物质基础 237
(三)巩固人民政权的战略措施 238
第七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 240
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性质 240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40
(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变化的经济基础 242
(三)人民民主专政实质的基本理论依据 246
(四)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新变化的意义 250
二、民主与专政相互结合的新构思 252
(一)新构思及其理论基础 252
(二)新构思的理论贡献 254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家的历史任务 259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最初提倡 259
(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组织经济建设的大政方略 263
四、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 266
(一)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思想的提出 266
(二)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法律制度 267
(三)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 269
(四)反对官僚主义,发展民主监督制度 271
五、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273
(一)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 273
(二)党对国家实行领导的内容和途径 276
第八章 对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制度的贡献 28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8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280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281
二、国家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83
(一)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 283
(二)社会主义时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85
(三)民主集中制的真谛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289
三、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292
(一)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提出 295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制度 295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依据 299
(三)毛泽东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贡献 300
第九章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战略思考 303
一、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战略意义 303
(一)发展生产力,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强大物质基础 303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及原因分析 313
二、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317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矛盾的新理论 318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观点 320
(三)对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及原因的分析 326
三、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思考 328
(一)防止和平演变战略思想的提出 328
(二)防止和平演变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32
(三)对毛泽东防止和平演变战略思想价值意义的分析 336
修改版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