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概况 1
第二篇 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 9
1 人参 11
1.1 种类 11
1.2 形态特征 11
1.3 生物学特性 12
1.4 栽培技术 14
2 三七 21
2.1 形态特征 21
2.2 生物学特性 22
2.3 栽培技术 25
3.1 种类 33
3 山药 33
3.2 形态特征 34
3.3 生物学特性 35
3.4 栽培技术 36
4 天门冬 39
4.1 形态特征 39
4.2 生物学特性 40
4.3 栽培技术 41
5 太子参 43
5.1 形态特征 44
5.2 生物学特性 44
5.3 栽培技术 45
6 巴戟天 48
12 百合 48
6.1 种类 48
6.3 生物学特性 49
6.2 形态特征 49
6.4 栽培技术 51
7 丹参 53
7.1 形态特征 53
7.2 生物学特性 54
7.3 栽培技术 56
8.2 形态特征 59
8.1 种类 59
8 玄参 59
8.4 栽培技术 61
8.3 生物学特性 61
9 白术 65
9.1 种类 65
9.2 形态特征 65
9.3 生物学特性 67
9.4 栽培技术 68
10 白芷 73
10.1 种类 73
10.2 形态特征 73
10.3 生物学特性 75
10.4 栽培技术 76
11 半夏 79
11.1 种类 79
11.2 形态特征 79
11.3 生物学特性 81
11.4 栽培技术 81
12.1 种类 84
12.2 形态特征 84
12.3 生物学特性 86
12.4 栽培技术 86
13.2 形态特征 89
13.1 种类 89
13 麦冬 89
13.3 生物学特性 91
13.4 栽培技术 92
14 延胡索 95
14.1 种类 95
14.2 形态特征 96
14.3 生物特性 96
14.4 栽培技术 98
15 苍术 103
15.1 种类 103
15.3 生物学特性 104
15.2 形态特征 104
15.4 栽培技术 105
16 何首乌 107
16.1 形态特征 107
16.2 生物学特性 109
16.3 栽培技术 109
17 郁金 110
17.1 种类 111
17.2 形态特征 111
17.3 生物学特性 111
17.4 栽培技术 113
18 泽泻 115
18.1 种类 116
18.2 形态特征 116
18.3 生物学特性 116
18.4 栽培技术 117
19 明党参 121
19.1 种类 121
19.2 形态特征 122
19.3 生物学特性 122
19.4 栽培技术 124
20.3 生物学特性 127
20.2 形态特征 127
20.1 种类 127
20 板蓝根 127
20.4 栽培技术 128
21 南板蓝根 130
21.1 形态特征 131
21.2 生物学特性 131
21.3 栽培技术 131
22 姜 133
22.1 种类 133
22.2 形态特征 134
22.3 生物学特性 134
22.4 栽培技术 136
23 姜黄 138
23.1 形态特征 139
23.2 生物学特性 139
23.2 栽培技术 139
24 桔梗 142
24.1 形态特征 142
24.2 生物学特性 142
24.3 栽培技术 144
25 紫菀 146
25.1 形态特征 146
25.2 生物学特性 147
25.3 栽培技术 148
26 浙贝母 149
26.1 形态特征 150
26.2 生物学特性 150
26.3 栽培技术 152
27 蔓生百部 158
27.1 种类 158
27.2 形态特征 158
27.3 生物学特性 158
27.4栽培技术 159
28 魔芋 160
28.3 栽培技术 161
28.1 形态特征 161
28.2 生物学特性 161
第三篇 种实类药用植物 165
29 八角 167
29.1 种类 167
29.2 形态特征 168
29.3 生物学特性 168
29.4 栽培技术 170
30 大风子 173
30.1 种类 173
30.2 形态特征 173
30.4 栽培技术 174
30.3 生物学特性 174
31 山茱萸 176
31.1 形态特征 176
31.2 生物学特性 177
31.3 栽培技术 178
32 马钱子 182
32.1 种类 182
32.2 形态特征 182
32.3 生物学特性 185
32.4 栽培技术 185
33.2 生物学特性 187
33.1 形态特征 187
33 女贞 187
33.3 栽培技术 188
34 乌梅 191
34.1 种类 191
34.2 形态特征 191
34.3 生物学特性 191
34.4 栽培技术 192
35 木瓜 195
35.1 种类 195
35.2 形态特征 195
35.3 生物学特性 196
35.4 栽培技术 197
36 中华猕猴桃 200
36.1 种类 201
36.2 形态特征 201
36.3 生物学特性 201
36.4 栽培技术 203
37 龙眼 206
37.1 种类 206
37.2 形态特征 206
37.3 生物学特性 207
37.4 栽培技术 208
38.1 形态特征 213
38 肉豆蔻 213
38.2 生物学特性 214
38.3 栽培技术 215
39 鸦胆子 217
39.1 形态特征 217
39.2 生物学特性 217
39.3 栽培技术 218
40 使君子 219
40.1 种类 219
40.2 形态特征 220
40.3 生物学特性 220
40.4 栽培技术 220
41.1 种类 224
41 佛手 224
41.2 形态特征 225
41.3 生物学特性 226
41.4 栽培技术 227
42 罗汉果 230
42.1 种类 231
42.2 形态特征 231
42.3 生物学特性 232
42.4 栽培技术 233
43 吴茱萸 238
43.1 种类 238
43.2 形态特征 239
43.3 生物学特性 240
43.4 栽培技术 241
44 侧柏 244
44.1 形态特征 245
44.2 生物学特性 245
44.3 栽培技术 247
45 香榧 249
45.1 种类 249
45.2 形态特征 250
45.3 生物学特性 250
45.4 栽培技术 253
46.1 种类 254
46 胡椒 254
46.2 形态特征 255
46.3 生物学特性 255
46.4 栽培技术 257
47 砂仁 260
47.1 形态特征 261
47.2 生物学特性 261
47.3 栽培技术 262
48 草果 269
48.1 形态特征 269
48.2 生物学特性 270
48.3 栽培技术 271
49 莲 274
49.1 种类 274
49.2 形态特征 275
49.3 生物学特性 275
49.4 栽培技术 277
50 栀子 282
50.1 种类 282
50.2 形态特征 282
50.3 生物学特性 283
50.4 栽培技术 284
51.2 形态特征 286
51.1 种类 286
51 枳壳 286
51.3 生物学特性 287
51.4 栽培技术 289
52 益智 293
52.1 形态特征 293
52.2 生物学特性 294
52.3 栽培技术 294
53 银杏 297
53.1 种类 297
53.2 形态特征 298
53.3 生物学特性 298
53.4 栽培技术 299
54 槟榔 302
54.1 形态特征 302
54.2 生物学特性 304
54.3 栽培技术 305
55 蔓荆子 309
55.1 种类 309
55.2 形态特征 309
55.3 生物学特性 310
55.4 栽培技术 311
56 薏苡 313
56.1 种类 313
56.3 生物学特性 314
56.2 形态特征 314
56.4 栽培技术 316
第四篇 皮类药用植物 321
57 肉桂 323
57.1 种类 323
57.2 形态特征 323
57.3 生物学特性 324
57.4 栽培技术 325
58 杜仲 329
58.1 形态特征 329
58.2 生物学特性 331
58.3 栽培技术 331
59.2 形态特征 335
59 厚朴 335
59.1 种类 335
59.3 生物学特性 336
59.4 栽培技术 337
60 黄柏 341
60.1 种类 341
60.2 形态特征 342
60.3 生物学特性 342
60.4 栽培技术 344
第五篇 花类药用植物 349
61.2 形态特征 351
61 丁香 351
61.1 种类 351
61.3 生物学特性 352
61.4 栽培技术 354
62 玫瑰茄 356
62.1 种类 357
62.2 形态特征 357
62.3 生物学特性 358
62.4 栽培技术 359
63.1 种类 361
63.2 形态特征 361
63 除虫菊 361
63.3 生物学特性 362
63.4 栽培技术 363
64 菊花 364
64.1 种类 365
64.2 形态特征 365
64.3 生物学特性 366
64.4 栽培技术 367
65 番红花 371
65.1 形态特征 371
65.2 生物学特性 372
65.3 栽培技术 373
第六篇 叶和全草类药用植物 377
66.1 形态特征 379
66.2 生物学特性 379
66 广藿香 379
66.3 栽培技术 381
67 芦荟 383
67.1 种类 383
67.2 形态特征 384
67.3 生物学特性 384
67.4 栽培技术 385
68 枇杷 387
68.1 种类 387
68.3 生物学特性 388
68.2 形态特征 388
68.4 栽培技术 390
69 穿心莲 393
69.1 种类 393
69.2 形态特征 393
69.3 生物学特性 394
69.4 栽培技术 395
70 荆芥 397
70.1 种类 398
70.2 形态特征 398
70.3 生物学特性 399
70.4 栽培技术 400
71.1 种类 403
71.2 形态特征 403
71.3 生物学特性 403
71 益母草 403
71.4 栽培技术 405
72 绞股蓝 407
72.1 形态特征 407
72.2 生物学特性 409
72.3 栽培技术 409
73.1 形态特征 412
73.2 生物学特性 412
73 甜叶菊 412
73.3 栽培技术 414
74 颠茄 418
74.1 形态特征 418
74.2 生物学特性 418
74.3 栽培技术 420
75 薄荷 422
75.1 种类 422
75.2 形态特征 422
75.3 栽培品种 423
75.4 生物学特性 425
75.5 栽培技术 426
第七篇 真菌类药用植物 431
76 竹荪 433
76.1 种类 433
76.2 形态特征 434
76.3 生物学特性 434
76.4 栽培技术 436
77 灵芝 440
77.1 种类 440
77.2 形态特征 441
77.3 生物学特性 441
77.4 栽培技术 443
78.1 形态特征 448
78 茯苓 448
78.2 生物学特性 449
78.3 栽培技术 450
79 银耳 453
79.1 形态特征 453
79.2 生物学特性 454
79.3 栽培技术 455
80 猴头 461
80.1 形态特征 461
80.2 生物学特性 461
80.3 栽培技术 463
主要参考文献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