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Ⅰ 世界历史中的现代化 1
一、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范畴 1
1、世界历史的形成 9
2、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9
3、两种对立的世界现代化 9
二、社会形态与现代化的实质 9
三、社会结构与现代化的内容 26
4、现代化的阶级内容 26
3、现代化的实质 26
2、社会形态的构成 26
1、社会形态的涵义 26
1、社会结构的变迁 45
2、现代化的内容 45
Ⅱ 现代化的动力 45
一、西方现代化理论中的动力观 45
1、精神动力论 57
2、精英动力论 57
3、指数决定论 57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现代化的动力 57
三、现代化动力的时代特征 70
3、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70
1、现代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70
2、现代化的终极动力是生产力 70
1、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 79
2、生产和需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矛盾 79
Ⅲ 现代化的关键 79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79
1、科学技术的涵义 97
2、科学技术是认识形式 97
3、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的象征 97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7
3、科学技术决定人的发展 107
三、科技兴国是一项基本国策 107
2、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107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107
1、科技兴国政策的理论根据 118
2、科技兴国是一切民族现代化的基本国策 118
四、科学技术现代化 118
1、科学生产与科学生产力 125
2、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125
3、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方针 125
Ⅳ 科学技术革命 125
一、科学革命 125
二、技术要素 138
3、科学革命向技术革命转变的认识形式 138
2、科学革命的内容 138
1、科学革命的实质 138
1、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能和技术要素 145
2、机器大工业中的技术要素 145
3、技术要素与技术分类 145
三、技术体系 145
1、主导技术和相关技术构成技术体系 152
2、社会技术体系决定技术历史时期 152
四、社会生产力的技术形态 152
2、技术形态是社会的基础 159
五、技术革命 159
1、技术形态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度 159
1、技术进步 170
2、技术革新 170
3、技术革命 170
Ⅴ 工业革命和城市化 170
一、工业革命 170
1、工业和工业体系 177
2、工业革命涵义 177
3、工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 177
二、产业革命 177
三、生产力革命 186
3、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186
2、产业革命的内容 186
1、什么是产业 186
1、生产力要素的革命 191
2、生产力结构的革命 191
四、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化运动 191
1、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 202
2、人口的迁移 202
3、城市化运动 202
Ⅵ 劳动方式的变革 202
一、劳动方式的涵义和技术基础 202
二、分工是社会劳动的基本形式 208
2、劳动方式的技术基础 208
1、劳动方式的涵义 208
1、分工的起源 219
2、分工的基本形式 219
3、分工以剩余劳动为前提 219
4、分工的技术基础 219
三、劳动方式中的双重关系 219
1、劳动方式中的技术关系和社会关系 226
2、劳动方式中双重关系的联结环节 226
3、劳动方式中双重关系的相互包含 226
四、劳动方式变革的起点和选择 226
一、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开端和内容 234
Ⅶ 现代新技术革命 234
3、劳动方式对生产关系的选择 234
1、劳动方式变革的起点 234
2、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对应性 234
1、第一座核反应堆的建成 244
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244
3、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244
4、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244
5、激光器的发明 244
6、生物工程 244
7、海洋工程 244
二、新技术革命的特点 244
4、科技社会化程度的急剧增长 252
三、新技术革命对继续现代化的影响 252
1、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技术群的革命 252
3、新技术产业化的加速 252
2、新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融为一体 252
1、继续现代化国家和晚现代化国家的不同进程 264
2、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继续现代化的影响 264
3、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关系部分调整的影响 264
4、新技术革命对阶级结构变化的影响 264
Ⅷ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 264
一、经济革命 264
2、技术革命向经济革命转变的基本形式 275
二、政治革命 275
1、技术革命向经济革命的转变 275
1、反叛封建行会建立手工业工场 286
2、运用军事暴力实行资本原始积累 286
3、推翻封建统治实行资产阶级革命 286
三、经济体制的设计和选择 286
1、技术、经济、政治的关系 296
2、经济体制的设计 296
3、经济体制的选择 296
4、技术或然决定论 296
Ⅸ 现代化和世界经济增长 296
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96
二、经济长波理论的演变 303
2、世界经济增长的规律 303
1、现代化在形成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303
1、经济长波理论的提出 310
2、经济长波理论在西方的发展 310
3、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长波的研究 310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长波 310
1、经济长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长周期波动现象 319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周期 319
3、经济长波与经济危机 319
四、经济长波的技术基础 319
一、生产力的继续现代化 330
Ⅹ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 330
4、现代新技术革命和第四次经济长波 330
3、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第三次经济长波 330
1、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一次经济长波 330
2、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继续发展和第二次经济长波 330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41
2、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社会化 341
3、第三产业的兴起 341
4、知识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 341
二、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 341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65
2、跨国公司 365
3、现代国际垄断同盟和经济一体化 365
三、阶级结构的变化 365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86
1、阶级的基本状况 386
2、知识产业工人阶级 386
1、所有制的部分质变对矛盾缓和起着决定作用 395
2、股权分散化对矛盾缓和产生积极影响 395
3、职工代表参加企业管理对矛盾缓和有一定效果 395
4、福利政策对缓和矛盾有重要意义 395
5、矛盾运动的基本趋势 395
Ⅺ 西方现代化理论 395
一、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发展 395
二、西方现代化理论中的社会变迁 403
4、日本富永健一的现代化理论 403
2、西方6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 403
3、西方7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 403
1、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403
1、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414
2、生产力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414
3、城市化和商品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414
4、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决定力量 414
三、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缺陷 414
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427
Ⅻ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427
4、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 427
3、鼓吹现代化是超阶级的变革 427
2、倡导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 427
1、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427
1、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中国 439
2、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对现代化的尝试 439
3、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439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抉择 439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 458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 458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 458
4、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458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成就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