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基础知识 1
(一) 拼音 1
(二) 文字 5
(三) 词汇 19
(四) 语法 30
(五) 修辞 66
(六) 练习参考答案 77
二、课文简析及文言文翻译 87
白话文部分 87
(一) 荷塘月色[朱自清] 87
(二) 白杨礼赞[茅盾] 88
(四) 内蒙访古[翦伯赞] 89
(三) 樱花赞[冰心] 89
(五)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90
(六) 记一辆纺车[吴伯萧] 91
(八) 第二次考试[何为] 91
(八) 琐忆[唐弢] 92
(九) 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93
(十) 药[鲁迅] 93
(十一)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95
(十二) 项链[莫泊桑] 96
(十三)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97
(十四)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98
(十五) 失街亭[罗贯中] 99
(十六)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100
(十七) 回延安[贺敬之] 103
(十八) 一月的哀思[李瑛] 104
(十九) 海燕[高尔基] 105
(二十)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 106
(二十一) 讲讲实事求是[邓小平] 106
(二十二) 拿来主义[鲁迅] 107
(二十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08
(二十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9
(二十五)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110
(二十六) 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 111
(二十七) “友邦惊诧”论[鲁迅] 112
(二十八) 义理、考据和辞章[施东向] 113
(三十) 苏州园林[叶圣陶] 114
(二十九) 简笔与繁笔[周先慎] 114
(三十一)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15
(三十二) 向沙漠进军[竺可祯] 116
(三十三) 统筹方法[华罗庚] 117
(三十四) 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 118
(三十五)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119
(三十六) 新闻两篇 119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119
葛洲坝安然无恙 长江洪峰抵沙市 120
(三十七) 写总结的几个问题[张志公] 121
(三十八)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121
文言文部分 122
(一) 伐檀 122
(二) 硕鼠 124
(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5
(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28
(五) 琵琶行 并序[白居易] 130
(六)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134
(七)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35
(八)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37
(九) 过秦论[贾谊] 138
(十) 鸿门宴[司马迁] 142
(十一) 张衡传[范晔] 147
(十二) 师说[韩愈] 149
(十三) 赤壁之战[司马光] 151
(十四)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57
(十五) 伶官传序[欧阳修] 159
(十六) 促织[蒲松龄] 161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167
(一) 鉴别通假字 167
(二) 区别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 168
(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69
(四)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69
(五) 词类活用 170
(六) 常见文言虚词和用法 173
(七) 常见文言句式 181
四、文学常识 183
(一) 古代部分 183
(二) 现代部分 189
(三) 外国部分 193
五、阅读 196
(一) 正确理解字词 196
(二) 正确的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和段落的意思 198
(三) 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 200
(四) 理解一篇文章的层次以及各部分的联系 206
(五) 能够看出一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特色 210
(六) 弄清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13
(七) 文章举例 214
六、写作知识 225
(一) 记叙、说明、议论 225
(二) 记叙的要素 228
(三) 记叙的中心和材料 229
(四) 记叙的顺序 232
(五)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 234
(六) 描写和说明 236
(七)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44
(八) 论点和论据 246
(九) 立论和驳论 248
(十) 论征方法 249
(十一) 学习语言 252
(十二) 文章的修改 258
七、文学体裁 261
(一) 诗歌 261
(二) 散文 263
(三) 小说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