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两种不同的产业发展观 2
三、经济生活中的制造业地位 7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 11
五、本书的章节安排 13
第二章 经济结构转型的次序 15
第一节 引言 15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理论的一般讨论 16
一、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解释 16
二、90年代发展理论中的制造业问题 21
三、克鲁格曼挑战的含义之一 24
第三节 依据基本经济数据对发展阶段的判断 29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测定年份的选择 30
二、制造业对经济结构变动的贡献 32
三、劳动力对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 35
第四节 制造业发展潜力的实物指标测定 43
一、人均制造业产品数量的比较 44
二、制造业发展的无限潜力 48
三、城市化与市场的扩展 57
第五节 小结 60
第三章 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轨迹 63
第一节 引言 63
第二节 制造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64
一、制造业的重化工业化 64
二、“中间产品”理论 67
三、制造业部门的产值比较 69
四、部门劳动力比重的动态分析 76
第三节 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结构 81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优势 81
二、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的细分 83
第四节 制造业结构升级中的外资因素 87
一、制造业——外资流入中国的基本方向 87
二、外资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速度 91
三、引进外资的“两难”困境 98
第五节 小结 102
第四章 制造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模式和融资政策 104
第一节 引言 104
一、对资金“逆向”流动的讨论 106
第二节 制造业资金的“逆向”流动 106
二、制造业部门的资金流动模式 107
三、不同企业规模的资金流向 112
第三节 股票募集与资本市场的政策 114
一、两种融资方式的比较 114
二、上海股票市场融资的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 117
第四节 制造业结构升级与融资政策的选择 130
第五节 小结 133
第五章 “乘数效应”溢出与制造业结构升级 135
第一节 引言 135
第二节 对制造业“乘数效应”溢出的讨论 136
一、技术产品进口的理论 136
二、商品进出口中的技术含量 137
三、技术产品竞争力——机床进出口的实例 143
一、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 147
第三节 台湾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启示 147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次序 153
三、对台湾制造业升级的评述 157
第四节 制造业技术升级的设备投资 161
一、设备投资与技术进步 161
二、制造业部门更新改造投资的比较 162
三、固定资产部门结构的国际比较 166
第五节 “乘数效应”溢出的进一步讨论 170
第六章 城市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173
第一节 引言 173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制造业 174
一、寻求经济增长的途径 174
二、“北海泡沫”的反面经验 175
三、制造业——经济起飞的明智选择 177
第三节 特区经济发展与制造业技术开发 178
一、特区外资引进中的技术因素 179
二、外资流向变化对特区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82
三、劳动力与产值结构的对比 185
四、制造业技术开发与特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186
五、特区经济发展中的制造业部门选择 189
六、小结 192
第四节 传统工业城市结构调整——上海实例 193
一、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向 194
二、制成品进出口结构中的技术水平 201
三、就业结构中的制造业地位 207
四、制造业在地区经济地位变动中的作用 209
五、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含义 211
一、制造业与香港经济的腾飞 213
第五节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性 213
二、制造业转移与资源控制权 216
三、转口贸易——经济结构转型的独特之处 218
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资源流向 221
五、简短的小结 223
第七章 大国市场与制造业发展 225
第一节 引言 225
第二节 大国市场优势与制造业发展 226
一、市场规模优势 226
二、劳动力流动与市场需求 229
三、户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234
四、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39
五、劳动力结构变动与市场扩大 247
一、重化工业化与规模经济 254
二、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新含义 256
三、企业生产规模的国际比较 260
四、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制造业发展 265
第四节 制造业体系的深化和结构调整 267
一、知识经济与制造业体系深化 267
二、制造业技术升级的趋势 272
三、美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借鉴 277
第五节 小结 283
第八章 结论性评述 286
一、新产业分类的适用性问题 287
二、经济结构转变的动力 289
三、制造业体系的深化 295
四、劳动力流动、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 300
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