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免疫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梦玫等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总 论 1

第一章免疫学基本概念 1

一、免疫的概念 1

目 录 1

二、免疫系统 3

(一)免疫器官 4

1.中枢淋巴器官 4

2.周围淋巴器官 4

(二)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 5

1.T、B淋巴细胞 5

3.K细胞 8

2. T、B淋巴细胞亚群 8

4.中性粒细胞 9

5.单核吞噬细胞 9

三、抗原 10

(一)构成抗原的条件 11

1.异种物质 11

2.同种异体物质 11

3.自身抗原 11

4.大分子胶体 11

(二)抗原种类 12

1.完全抗原 12

6.特异性 12

5.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12

2.半抗原 13

(三)医学上的重要抗原物质 13

1.病原微生物 13

2.同种异体抗原 13

3.自身抗原 13

(四)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系统) 14

1.HLA的一般性质 14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4

(五)佐剂 15

关系 15

4. HLA的位点、等位基因、纯合子和杂合子与移植排斥的 15

3.HLA分类 15

四、抗体 16

(一)抗体生成的一般规律 16

1.初次反应 16

2.再次反应 17

3.回忆反应 17

(二)抗体种类 17

1.按抗体来源分类 17

2.按与抗原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分类 18

3.按作用时间分类 18

(三)免疫球蛋白 18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8

2.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段 19

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21

4.免疫球蛋白的种类 22

五、淋巴因子 25

(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25

(二)淋巴毒素 25

(三)趋化因子 25

(四)巨噬细胞激活因子 26

(五)转移因子 26

(六)皮肤反应因子 26

(七)干扰素 26

(一)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 27

六、补体系统 27

(八)淋巴细胞转化因子 27

(二)激活途径 28

1经典途径 28

2替代途径 28

(三)补体的生物学效应 28

1溶解、杀伤及灭毒作用 28

2吸引白细胞 29

3免疫粘附现象 29

七、免疫反应 29

(一)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 29

3效应阶段 30

2反应阶段 30

1感应阶段 30

(二)细胞免疫 31

(三)体液免疫 32

(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33

(五)影响免疫反应的因素 34

1.遗传因素 34

2.年龄因素 34

3.神经——内分泌因素 35

4.营养 35

八、交态反应 35

(一)过敏反应 35

(二)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 36

(三)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37

(四)迟发型变态反应 37

第二章产科免疫学基础 39

一、正常妊娠的免疫学特征——同种异体移植物 40

(胎儿)在受体(母体)中的存活机理 40

(一)概述 40

(二)胎儿的免疫学特性 43

(三)胎盘的免疫学特性 45

1.母、胎血液循环自成体系 45

2.天然的生理屏障 46

3.滋养层的抗原性 49

4.滋养层上的抗原被掩饰 53

5.母、胎间的细胞交换及其后果 56

(四)妊娠期的封闭效应和免疫增强作用 61

(五)子宫的免疫保护作用 69

(六)妊娠的内环境抑制 70

1.固醇类激素 71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4

3.胎盘催乳素 76

4.甲胎蛋白 76

5.α——巨球蛋白 78

6.早期妊娠因子 78

7.其他 80

(七)生殖遗传与母、胎免疫 81

(一)妊娠期的淋巴系统和细胞免疫性 83

二、妊娠中母体的免疫状态 83

(二)体液免疫 86

三、妊娠免疫与器官移植 88

四、免疫与妊娠诊断 89

(一)血凝抑制试验 89

(二)快速乳胶凝集抑制试验 90

五、免疫与胎儿性别 91

(一)免疫与胎儿性别控制 91

(二)免疫与胎儿性腺分化 93

六、妊娠免疫与分娩发动 94

七、与感染有关的母、儿免疫 94

(一)母、胎间的抗体转移 95

(二)抗体转移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 96

(三)母乳的免疫功能 100

1.免疫球蛋白 101

2.补体 102

3.干扰素 102

4.细胞 102

5.溶菌酶 103

6.其他 104

(四)妊娠期的免疫接种 104

八、胎儿及新生儿免疫 105

1.细胞免疫的发育 106

(一)胚胎期免疫系统的发育 106

2.体液免疫的发育 109

3.补体系统的发育 112

4.胎儿营养不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12

(二)新生儿的免疫状态 115

1.细胞免疫 115

2.B淋巴细胞 116

3.免疫球蛋白 117

4.补体 120

5.吞噬细胞 120

6.备解素和溶菌酶 122

7.新生儿的炎症反应特征 122

2.对致病性的增强作用 123

(三)胎儿、新生儿免疫与传染病 123

1.对致病性的抑制作用 123

3.先天性感染的免疫耐受 124

(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126

1.抗体免疫缺陷 127

2.细胞免疫缺陷 132

3.联合免疫缺陷 135

4.吞噬细胞免疫缺陷 138

5.补体缺陷 140

6.围产期免疫缺陷的实验室诊断 142

附:参考文献 144

一、妊娠中毒症 148

(一)概述 148

第三章 与免疫有关的妊娠合并症 148

第二篇各 论 148

(二)妊娠中毒症的病因学 152

1.免疫遗传学 152

2.胚胎抗原 161

1.母体的免疫反应 164

2.免疫病理学 171

3.妊娠中毒症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73

4.实验性妊娠中毒症 178

(四)结语 180

(一)ABO血型 182

二、自然流产 182

(二)组织相容性系统 183

(三)妊娠中毒症发病的免疫机理 184

(三)母体免疫功能观察 185

三、羊水栓塞 186

附:参考文献 187

第四章子宫内感染的免疫学 191

一、风疹病毒子宫内感染 194

(一)概述 194

(二)发病机理 196

(三)免疫学观察 199

(四)胎儿、新生儿受累 203

1.病毒分离 204

(五)诊断 204

2.血清学检查 205

(六)免疫接种 207

二、巨细胞病毒子宫内感染 210

(一)概述 210

(二)发病机理和免疫学观察 213

(三)胎儿、新生儿受累 215

(四)诊断 217

1.病毒分离 217

2.血清学检查 217

5.脱落细胞检查 218

(五)防治与免疫接种 218

3.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218

4.胎儿脐血特异抗体IgM的检测 218

三、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 220

(一)概述 220

(二)发病机理与免疫学观察 220

(三)胎儿、新生儿受累 224

(四)诊断 225

(五)预防和免疫接种 227

(一)概述 229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29

四、围产期单纯疱疹病毒的垂直传播 229

(三)诊断 231

(四)防治 232

五、脊髓灰质炎病毒子宫内感染 232

六、柯萨基病毒子宫内感染 234

七、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子宫内感染 235

八、天花病毒、痘苗病毒的子宫内感染 236

九、弓形体原虫子宫内感染 237

(一)概述 237

(二)病原学研究 237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239

(四)诊断 241

2.补体结合试验 242

1.染料结合试验 242

3.间接血凝试验 243

4.荧光抗体试验 243

(五)治疗 244

(六)预防 244

十、疟原虫子宫内感染 245

(一)概述 24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6

(三)诊断 248

(四)防治 248

十一、梅毒螺旋体子宫内感染 248

(一)致病性与免疫性 249

(二)胎儿、新生儿受累 250

(三)诊断 251

(四)治疗 251

十二、结语 252

附:参考文献 254

第五章妊娠期的自身免疫病 256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59

(一)概述 259

(二)发病机理与免疫学观察 261

(三)诊断 266

1.产妇病史 266

2.临床表现 266

1.孕、产妇冶疗 267

(四)治疗 267

3.实验室检查 267

2 新生儿治疗 268

二、甲状腺毒症 269

(一)概述 269

(二)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 270

(三)发病机理与免疫学观察 271

1.甲状腺抗原与抗体 271

2.LATS的致病作用 272

3.自身抗体的其他致病性 273

4.细胞免疫 273

(四)胎儿、新生儿受累 274

5.甲状腺毒症的遗传因素 274

(五)孕期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275

(六)治疗 276

1.孕前处理 276

2.孕期处理 276

3.产时处理 277

4.甲状腺危象处理 277

5.新生儿冶疗 278

三、重症肌无力 278

(一)概述 278

(二)发病机理与免疫学观察 279

(三)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281

(五)治疗 283

(四)诊断 283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284

(一)概述 284

(二)发病机理与免疫学观察 285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 287

(四)胎儿、新生儿受累 288

(五)诊断 289

(六)治疗 290

五、糖尿病 290

(一)概述 290

(二)发病机理和免疫学观察 291

(三)母体、胎儿、新生儿受累 293

(四)诊断 295

(五)治疗 296

1.孕、产妇处理 296

2.终止妊娠问题 297

3.分娩方式的选择 298

4.新生儿处理 298

附:参考文献 299

第六章妊娠同种免疫病 302

一、Rh同种免疫(Rh型新生儿溶血症) 303

(一)概述 303

(二)Rh抗原 304

1.标准Rh及其他主要Rh抗原 304

3.Rh抗原分布 313

2.Rh抗原亚型 313

4.Rh抗原的定位 314

5.Rh抗原的表现度 314

6.Rh抗原性 315

(三)Rh抗体 315

1.抗体产生 315

2.血清学特征 317

3.抗体频率及特异性 319

4.抗D抗体的物理性质和对胎盘的通透性 320

5.妊娠期间Rh抗体的产生 321

(四)发病机理 327

6.对Rh抗原的无反应性 327

(五)病理 329

(六)临床问题 331

1.Rh疾病 331

2.分娩期间的临床征象和实验室检查 336

3.治疗 342

(七)Rh同种免疫的预防 346

1.预防的理论基础 347

2.预防的方法 348

(八)预后 350

1.产前估计 350

2.产后估计 351

(一)概述 352

二、ABO同种免疫(ABO型新生儿溶血症) 352

(二)ABO系统抗原 353

1.概念 353

2. ABO血型抗原分类 357

3.遗传学及生化特性 358

(三)ABO抗原亚型 359

(四)ABO血型遗传 359

(五)ABO系统检查 361

1.天然抗体 361

2.免疫抗体 362

(六)妊娠期ABO同种免疫的结果 363

1.临床病象 365

(八)诊断 365

(七)病理 365

2.血清学检查 366

3.羊水预测胎儿血型 375

4.其他实验室检查 375

5.其它 376

(九)防治 377

三、白细胞同种免疫(同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 378

减少症) 378

(一)白细胞抗原 378

(二)白细胞抗体 379

(三)由白细胞引起的同种免疫——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 381

少症 381

(一)血小板抗原 382

四、血小板同种免疫(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382

性紫癜) 382

(二)血小板抗体 383

(三)由血小板引起的同种免疫——同种免疫新生儿血小板减 384

少性紫癜 384

五、妊娠系统中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矮小病 385

六、结语 390

附:参考文献 391

第七章滋养细胞疾病与免疫 393

一、ABO血型究研 394

二、机体的免疫系统究研 395

三、组织相容性研究 396

四、细胞免疫研究 402

五、免疫治疗展望 405

附:参考文献 405

第八章 免疫与生殖控制 407

一、抗精子免疫 408

(一)精子和精浆抗原 410

1.精子特异抗原 410

2.精子顶体酶系统 412

3.人类精浆特异抗原——精子膜抗原 412

4.血型抗原 413

5.组织相容性抗原 413

6.精子抗原的分级分离 414

(二)精子免疫与女性不育 415

(三)精子免疫与生殖控制 417

二、抗卵子免疫 421

(一)卵巢抗原 421

(二)透明带 422

(三)在抗受精、抗着床中透明带的免疫学意义 423

三、抗激素免疫 427

(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28

1.抗HCG免疫避孕原理 428

2.HCG—β亚基的纯化和免疫性 429

3.避孕制剂研究 433

4.安全性 436

(二)类固醇类激素 438

(三)丘脑下部激素及垂体的促性腺激素 440

四、抗胎盘免疫 443

五、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444

六、宫腔内节育器与免疫 446

七、人工流产与免疫 446

八、免疫与男性节育 446

(一)对精子的免疫作用 447

(二)对精液浆及附属腺的免疫作用 450

(三)输精管切除术后对精子抗原的自身免疫 451

附:参考文献 454

【附】 456

《产科免疫学》常用词汇注释、英汉对照及略语表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