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定形式的所有制是由一定性质的生产力决定的 69
原书缺页第二章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第一节建立合理的所有制结构 69
第二节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70
二、我国多成分所有制结构适合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71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76
二、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情况 81
第三节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83
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 84
二、我国城镇集体经济 88
第四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 90
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 96
第三章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96
二、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98
第二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0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 100
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特点 103
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09
第三节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与价格体系改革 110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 111
二、价格体系改革 113
三、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与竞争 118
一、农业的基础作用 124
第四章 中国农村经济建设第一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24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126
三、农业生产发展的成就 130
第二节农业发展的方针 133
一、粮食生产的战略意义 133
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135
三、农、工、商、建、运多种经营 137
第三节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 140
一、发展乡镇企业 140
二、小城镇的建设 143
一、从多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45
第四节农业技术改造的道路 145
二、建立农业科研机构,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146
三、农业技术改造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 147
四、农业现代化 148
第五章增强企业的活力第一节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51
一、社会主义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 151
二、企业是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52
三、社会主义企业是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154
四、社会主义的企业精神 155
第二节企业的活力 157
一、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57
二、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 158
三、配套改革与搞活企业的关系 162
四、企业活力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165
第三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核算 167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 167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169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171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体制 173
一、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 173
二、厂长(经理)负责制 174
三、职工代表大会制 177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179
第六章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 179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82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调整 186
一、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必要性 186
二、正确安排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192
三、正确安排农业内部比例关系、工业内部比例关系以及能源和交通运输业与其它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196
四、正确安排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199
五、正确处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2
第三节扩大再生产的方法 205
一、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 206
二、正确安排投资结构 207
第七章横向经济联合第一节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 211
一、专业化生产与协作 211
二、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 213
第二节加强横向经济联合 215
一、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215
二、因势利导,加强横向经济联合 218
三、企业之间的联合是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重点 221
四、企业横向联合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224
第三节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226
一、城市的地位和功能 227
二、中心城市起着经济中心的作用 230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保证 233
第八章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作用 237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 237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239
第二节商品流通的组织形式与经济效益 242
一、物资流通 242
二、商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商品管理制度 247
三、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251
第三节我国商品流通体制 255
一、关于搞活大、中型商业企业的问题 260
二、关于国营小型商业企业的改革问题 261
三、发展新的商业形式 262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问题 263
第九章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货币性质及其特点 266
一、我国社会主义货币的性质 267
二、我国社会主义货币的特点 268
第二节关于人民币的价值理论问题 269
一、关于“人民币是黄金的价值符号”的论点 270
二、关于“人民币是各种商品价值的代表”的论点 270
三、本文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 271
第三节人民币的职能 273
一、价值尺度 274
二、流通手段 275
三、支付手段 277
四、贮藏手段 277
第四节关于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问题 279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规律 279
二、货币流通正常的标志 280
三、用比例法测定市场货币流通状况 283
四、如何测算市场货币流通状况 285
第五节坚持稳定货币的政策 290
一、货币稳定利国利民 291
二、每年货币增发量的问题 293
三、如何控制我国货币发行的问题 294
第十章社会主义财政第一节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与作用 300
一、财政的产生 300
二、财政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的地位和特征 301
三、财政的作用 304
四、经济决定财政 308
第二节财政收入 310
一、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形式 310
二、国家税收 313
三、利润分配 319
一、财政支出的内容和原则 322
第三节财政支出 322
二、经济建设支出 324
三、科教文卫支出 327
四、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328
第四节财政管理体制 329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和原则 329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 330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334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334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337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341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47
第二节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 347
二、按劳分配的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349
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 353
第三节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与工资改革 356
一、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 356
二、工资制度的改革 359
三、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 362
第十二章对外开放第一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65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 365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369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性质与特点 373
第二节对外贸易 373
二、对外贸易的作用 375
三、对外贸易形式和对外贸易管制 377
四、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 381
第三节对外资金、科技交流与劳务合作 383
一、对外资金交流 383
二、对外科技交流 387
三、国际间劳务合作 389
第四节我国的国际主义义务 392
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特区建设第一节中国经济特区的性质 395
一、改善投资环境 401
第二节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 401
二、引进外资的形式 411
第三节特区的产业结构 417
一、建立综合性的产业结构 417
二、建立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419
三、建立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 424
第四节特区的经济体制改革 426
一、计划、价格、金融体制改革 426
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431
三、改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 435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439
第十四章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第一节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439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440
第二节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446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标志 447
二、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意义 448
第三节战略重点 452
一、确定战略重点的必要性 452
二、本世纪内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 454
第四节战略步骤 465
一、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465
二、二十一世纪前半叶的基本设想 471
后记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