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禹峰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6391479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3

序 3

上编:医海探微 3

一、论金代大医张子和 3

(一)张子和生平 3

(二)汗下吐三法学说的创立 10

1.时代背景 10

2.历史渊源 13

1.治学思想 16

(三)主要学术成就及对后世中医学的影响 16

2.主要学术成就 25

3.对后世中医学的影响 68

二、《伤寒论》方药偶得 74

1.吴茱萸汤治结核性脑炎 74

2.柴胡桂枝汤合四物汤治产后风寒感冒 76

3.苓桂术甘汤合桂甘龙牡汤治头猝然颤振 77

三、小柴胡汤临症权变 78

1.三阳合病解表法 78

3.升阳止泻法 79

2.治疟法 79

4.健脾理气法 80

5.养血平肝清热法 80

6.疏肝行气止痛法 81

7.清肝凉血疏风法 81

四、论小柴胡汤与少阳病 82

1.小柴胡汤的组方意义 83

2.小柴胡汤组方特点 84

3.关于少阳病的治法 86

4.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87

五、谈《伤寒论》与少阳病 89

1.少阳病的生理 89

2.少阳病的病理 90

3.少阳病的治疗 91

4.少阳病的预后及转归 91

六、论张仲景疗肺八法 92

1.宣肺散寒法 93

2.温肺化饮法 93

4.降肺利气法 94

3.清泻肺热法 94

5.泻肺逐邪法 95

6.温肺御寒法 96

7.滋肺养阴法 96

8.补益肺气法 97

七、《伤寒论》中桂枝及其应用 98

1.桂枝的源流与发展 98

2.桂枝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100

八、白虎汤临床医案 103

1.外感时邪,大热不解而致“厥逆” 104

2.里热炽盛、神昏谵语 105

3.暑入阳明、津伤气耗 106

4.胃火上炎、迫血妄行 106

5.肺热熏蒸、咳喘不止 107

九、《伤寒论》与五行学说 108

1.六经传变规律 109

2.六经病的愈期 111

3.五行循行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112

1.辨证论治运用中成药 113

十、谈中成药临症运用 113

2.中成药与西药配合运用 115

3.运用中成药的剂量掌握 116

十一、浅析虫类药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117

1.风湿性关节炎 118

2.类风湿性关节炎 121

十二、大黄?虫丸临症新解 124

十三、也说丹药 125

2.丹药的运用 127

1.丹药的分类 127

十四、略论中医学思维方法 129

十五、人体气场浅辨 133

1.气的本质 134

2.场的概念 135

3.气场设想 135

4.气场引入的实际意义 138

中编:中医古文五十篇通释 143

一、《内经》四则 《素问》、《灵枢》 143

二、扁鹊传 司马迁 147

三、楚惠王吞蛭辨 王充 155

四、说疫气 曹植 159

五、《伤寒论》自序 张机 160

六、《脉经》序 王熙 166

七、《甲乙经》序 皇甫谧 170

八、华佗传 范晔 176

附篇华佗传 陈寿 185

九、金疮肠断候 巢元方 194

十、论风毒脚气 孙思邈 196

十一、《素问》注文二则 王冰 200

十二、辨伏神文并序 柳宗元 206

十三、鉴药 刘禹锡 210

十四、《良方》自序 沈括 214

十五、采药 沈括 225

十六、按摩 《圣济总录》 228

十七、桂枝汤方论 成无己 233

十八、论吐下霍乱属于热 刘完素 237

十九、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张从正 242

二十、内外伤辨惑 李杲 252

二十一、标幽赋〔选择〕 窦汉卿 256

二十二、局方发挥 朱震亨 265

二十三、《本草纲目》六则 李时珍 272

二十四、针灸问答 徐春甫 282

二十五、杂气论 吴有性 290

二十六、论治篇 张景岳 296

二十七、小儿则总论 张介宾 301

二十八、李时珍传 顾景星 306

二十九、用药如用兵论 徐大椿 315

三十、跌扑闪挫源流 沈金鰲 319

三十一、手法总论 吴 谦、刘裕铎等 322

三十二、《串雅》序 赵学敏 325

三十三、《温病条辨》叙 汪廷珍 331

三十四、与同人析外治之疑义 吴尚先 339

三十五、脏腑记叙 王清任 345

三十六、接骨论治 钱秀昌 351

三十七、医案四则 周 ?、俞震 354

三十八、医话三则 359

顾铭照、唐大烈、陆以湉、陈其元等 359

三十九、《内经·素问》 王冰 365

四十、异法方宜论 《黄帝内经》 372

四十一、病有真假辨 虞搏 376

四十二、医家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李中梓 382

四十三、诊病须知四诊 李文荣 387

四十四、饮食所伤论 李杲 396

四十五、病机论[节] 刘完素 399

四十六、原病 吴有性 406

四十七、痈疽治法总论 陈实功 414

四十八、产后总论 傅山 417

四十九、胜玉歌 杨继洲 423

五十、《神农本草经》序录 顾观光 431

下编:古汉语基础知识 439

第一章句读 439

第一节句读的训练 439

第二节误读原因 441

第三节断句 449

第二章训诂 456

第一节什么是训诂 456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 457

第三节训诂的方法 466

第四节训诂的术语 468

第五节古书的注释 472

第三章今译 476

第一节今译的标准 476

第二节今译的几个具体问题 479

第四章修辞 485

第一节引用与讳饰 485

第二节比喻与借代 489

第三节避复与复用 493

第四节分承与错综 496

第五节举隅与互备 500

第六节倒装与省略 502

第五章古代文化常识 505

第一节天文 505

第二节历法 510

第三节记时方法 513

第四节姓名 518

后记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