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依据与设想 1
1.1 且说长城 1
1.2 人才是真正的长城 2
1.3 联姻的依据 3
1.4 一种新的尝试 5
1.5 两点设想 6
1.6 不可或缺的论断 8
1.7 结束语 9
第二章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11
2.1 注重素质与能力 12
2.2 强调人才活动的实际效应 13
2.3 人才的基本素质 14
2.4 人才的主要才能 33
2.5 效应尺度与能力标准 53
2.6 三维结构体系 59
2.7 余说 60
第三章 选拔人才的标准 62
3.1 选拔人才的四标准 62
3.2 德行第一 65
3.3 才能第二 80
3.4 智术标准 88
3.5 社会舆论的作用 100
3.6 德与才的逆合 104
第四章 选拔人才的途径 109
4.1 人才的鉴识 109
4.2 多样的选拔途径 111
4.3 征聘 112
4.4 荐举 117
4.5 招募 121
4.6 受降 124
4.7 从下层提拔 129
4.8 三国人才之争 136
第五章 人才的产生与培养 145
5.1 人才产生的后天性 145
5.2 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观条件之一 146
5.3 发现和发展自我--主观条件之二 151
5.4 强化自觉的创造精神--主观条件之三 157
5.5 两极政治--客观因素之一 165
5.6 开放的思想环境--客观因素之二 170
5.7 独特的个人环境--客观因素之三 174
5.8 人才的培养 181
第六章 使用人才的艺术 189
6.1 用人是一种艺术 189
6.2 三个基本规律 191
6.3 用人方法与用人规律 203
6.4 用人方法的相关方面 206
6.5 用人方法引例 212
6.6 权术乎? 232
第七章 人才与三国兴亡 234
7.1 十常侍与汉末之乱 235
7.2 人才与三国之兴 236
7.3 人才与三国的灭亡 247
7.4 汉末诸强的失败 255
7.5 西晋的统一与司马昭父子善于用人 272
第八章 借鉴与反思 277
8.1 有益的借鉴 278
8.2 沉痛的教训 300
8.3 现实的反思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