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蒋孔阳 1
前言 1
第一章 原始易学是巫学 1
第一节 象数“互渗”:原始易学的“阴影”结构 2
第二节 《周易》八卦与河图洛书的文化对应 15
第二章 转换:从巫学智慧到美学智慧 35
第一节 《周易》巫学智慧的基本文化内蕴 36
第二节 “诗性智慧”的历史步伐 55
第三节 “诗性智慧”的心理转机 67
第三章 气:《周易》美学智慧的文化哲学 88
第一节 “气”原是古代中华的“马那” 89
第二节 时间型的哲理沉思 104
第四章 符号美学智慧的源起 123
第一节 符号之美的奇风异韵 123
第二节 “符号关系场”——数的“宇宙秩序” 144
第三节 线之美 155
第五章 意象美学智慧的滥觞 167
第一节《周易》意象观的内在美学结构 168
第二节 “立象”能否“尽意” 185
第三节 从意象到意境 200
第六章 生命美学智慧的发蒙 216
第一节 生殖崇拜的原始冲动 217
第二节 生命美学智慧的意义层次 228
第三节 “生”之美论的历史洪流 242
第七章 阴阳美学智慧的建构 262
第一节 “阴阳”与“生” 262
第二节 崇天(父)意识与恋土(母)情绪 273
第三节 阳刚、阴柔与刚柔相济 299
第八章 中和美学智慧的范型 315
第一节 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光辉体现 316
第二节 中和美论的历史辐射 345
第九章 人格美学智慧的超越 366
第一节 从巫到圣:在神与人之际 367
第二节 人格的比较 386
第三节 圆型人格与方型人格 399
第十章《周易》美学智慧的文化心理 411
第一节 原始思维与天人合一 412
第二节 乐观情调与忧患意识 426
第十一章 太极:《周易》美学智慧的终结 450
第一节 回归原点 451
第二节 崇拜与审美的“二律背反”与“合二而一” 470
第三节 大圆之美与“冲破太极” 482
后记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