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学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永华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21802128X
  • 页数:66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1.1 政治经济学概念 3

1.2 经济概念 4

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

1.4 本书研究中国正在发育中的市场经济 7

1.5 经济规律 8

1.6 政治经济学范畴 9

1.7 政治经济学的体系 10

1.8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3

第二章 市场经济基本概念 15

2.1 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 15

2.2 市场经济 18

2.3 计划经济 20

2.4 自然经济 22

2.5 商品经济 24

2.6 市场经济本身没有特定的社会性质 25

【附】2.1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的争论 27

2.7 市场经济原因社会分工说 29

【附】2.2 社会分工说简史 32

2.8 市场 34

2.9 商品 35

2.10 劳动价值论 37

【附】2.3 生产费用论价值和边际效用价值论 40

第二篇 市场经济主体 45

第三章 经济人 47

3.1 经济人 47

3.2 物质利益原则 49

3.4 自然人 52

3.3 经济人的动力问题 52

3.5 法人 53

第四章 劳动力所有者 56

4.1 劳动力所有者 56

4.2 劳动力商品 58

4.3 劳动力价值 61

4.4 工资 62

4.5 工资改革 64

【附】4.1 我国工资体制的形成和现状 66

【附】4.2 关于按劳分配理论 71

第五章 财产所有者 74

5.1 社会主义下的个人财产 74

5.2 个人财产的形式 76

5.3 个人财产的保值和增殖 78

5.4 个体户 79

5.5 资本收益 82

5.6 个人收入 87

5.7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89

5.8 剥削收入和收入不公平 91

第六章 消费者 95

6.1 取得消费品的三种方式 95

6.2 假设:完善的消费品市场 97

6.3 假设:有充分的货币支付 98

6.4 消费者选择原则 100

6.5 消费者购买 105

6.6 自然人预算均衡 106

6.7 恩格尔定律 108

第七章 现代企业 110

7.1 现代企业制度 110

7.2 公司 113

7.3 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 115

7.4 成本与收益 116

7.5 利润最大化原则 121

7.6 企业均衡 122

7.7 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123

第八章 国有企业 126

8.1 国有企业的传统体制 126

8.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权分离思路 127

8.3 传统的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出现不适应症 131

8.4 国有企业改革方案选择 133

8.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136

第九章 乡镇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 142

9.1 乡镇企业 142

9.2 股份合作企业 148

【附】9.1 农村民营企业的演变 153

【附】9.2 农业生产责任制 154

第十章 私营企业 158

10.1 私营企业的定义 158

10.2 私营企业的地位 161

10.3 私营企业的作用 162

第十一章 外商投资企业 165

11.1 外商投资企业 165

11.2 外商投资企业的积极作用 167

11.3 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 169

11.4 继续发展外商投资企业 173

【附】11.1 外商投资企业的地区分布特征 175

【附】11.2 外商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181

第三篇 市场经济运行 187

第十二章 市场体系 189

12.1 市场体系 189

12.2 资本市场 191

12.3 生产资料市场 193

12.4 劳动力市场 195

12.5 土地市场 197

12.6 企业产权市场 199

12.7 技术市场 200

12.8 信息市场 202

第十三章 交易方式 205

13.1 零售商业 205

13.2 批发商业 207

13.3 期货交易 208

13.4 赊销赊购和商业信用 212

第十四章 需求和供给 215

14.1 需求 215

14.2 供给 218

14.3 均衡价格 221

14.4 需求弹性 224

14.5 供给弹性 229

14.6 蛛网理论 231

14.7 消费者选择和生产者选择 234

14.8 帕累托最优状态 238

第十五章 价格机制 241

15.1 价格 241

15.2 价格机制 243

15.3 价格体制改革 245

15.4 市场经济价格体系 248

【附】15.1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250

第十六章 货币机制 258

16.1 货币 258

16.2 货币供求 260

16.3 货币流通 266

16.4 货币供应量与通胀 269

16.5 货币与资源配置 274

第十七章 市场结构 277

17.1 完全竞争市场 277

17.2 纯粹垄断市场 280

17.3 垄断竞争市场 285

17.4 寡头垄断市场 288

17.5 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290

第十八章 市场经济宏观运行分析 297

18.1 宏观经济界定 297

18.2 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 299

18.3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300

18.4 国民收入 306

19.1 均衡概念 311

第十九章 均衡运行 311

19.2 一般均衡模型 312

19.3 马克思的均衡模型 317

19.4 总量均衡 326

19.5 投入产出法 334

19.6 IS-LM图形 339

19.7 非均衡分析 342

19.8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运行 345

第二十章 价值规律 351

20.1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351

20.2 价值规律是一个规律体系 353

【附】20.1 计划经济规律体系 358

第四篇 经济发展 363

第二十一章 经济周期 365

21.1 市场经济发育与经济发展 365

21.2 经济周期理论 366

21.3 中国的经济周期 373

第二十二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379

22.1 经济增长理论 379

22.2 经济发展理论 387

22.3 工业化理论 394

第二十三章 工业化资本形成的市场形式 399

23.1 工业化初始资本形成的非市场形式 399

23.2 工业化初始资本形成的市场形式 405

23.3 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形成 410

第二十四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通道 416

24.1 非市场通道 416

24.2 市场通道 418

24.3 非市场通道转向市场通道 423

24.4 加速培育劳动力市场 428

【附】24.1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预测 431

第二十五章 产业结构转换 435

25.1 产业分类 435

25.2 产业结构 441

25.3 均衡增长 445

25.4 非均衡增长产业结构的转换 449

第二十六章 城市化浪潮 455

26.1 城市化和市场经济 455

26.2 城市化和工业化 457

26.3 建立市场经济城 460

第二十七章 区域经济结构 463

27.1 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 463

27.2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态势 467

27.3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 471

27.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75

28.1 信息革命 478

第二十八章 信息革命 478

28.2 信息社会 481

28.3 信息产业 484

28.4 信息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前途 488

第五篇 对外开放 493

第二十九章 市场经济与开放经济 495

29.1 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95

29.2 从封闭走向开放 499

29.3 对外开放地区 501

29.4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505

29.5 对外开放的风险 508

第三十章 对外贸易 513

30.1 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 513

30.2 国际分工 515

30.3 比较利益理论 518

30.4 等价交换理论 522

30.5 国际剥削理论 526

30.6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532

30.7 迅速发展的中国对外贸易 535

第三十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 539

31.1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 539

31.2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543

31.3 中国与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 545

第三十二章 国际收支 553

32.1 外汇汇率 553

32.2 汇率与国际收支 558

32.3 国际收支帐户 564

32.4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567

第六篇 政府职能 575

33.1 政府概念 577

第三十三章 市场和政府 577

33.2 政府调节的根据:市场失效论 579

33.3 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 586

33.4 政府失效论 591

第三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595

34.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95

34.2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 597

34.3 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600

34.4 税收政策 601

34.5 赤字财政政策 605

34.6 国债和公开市场业务 611

34.7 准备金率与贴现率 614

34.8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搭配 615

【附】34.1 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 616

【附】34.2 中国税收体制的演变 617

第三十五章 法制管理 623

35.1 经济关系决定法律关系 623

35.2 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625

35.3 加快建设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630

第三十六章 社会管理 632

36.1 市场经济发育时期的社会震荡 632

36.2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规律性现象 635

36.3 社会震荡的制度原因 639

36.4 加强社会管理 642

第三十七章 改革战略选择 645

37.1 经济体制改革 645

37.2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难度 649

37.3 改革战略选择 657

37.4 加速改革进程的对策建议 660

后记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