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宪纾,陈发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117011394
  • 页数:60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成药分析的性质与任务 1

目录 1

第二节 中成药分析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3

第三节 中成药分析的现状 5

(三)气相层析法 6

二、光谱法的应用 6

(四)高效液相层析法 6

(一)比色法 6

(二)纸层析法 6

(一)薄层层析法 6

一、色谱法的应用 6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

(三)荧光法 7

(四)红外分光光度法 7

(五)质谱法 7

三、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 7

四、其它理化分析法的应用 7

五、药理及生物测定法的应用 8

六、多元统计分析和模糊数学在中成药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8

七、模式识别法的应用 8

第四节 药检工作的一般程序 8

一、取样与样品保存 8

二、鉴别 9

四、含量测定 10

三、检查 10

五、检验记录 11

第二章 中成药的定性鉴别方法 12

第一节 中成药的显微鉴别 12

一、制片方法 12

二、观察要点 12

三、显微测量 14

四、显微描绘 15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 16

第二节 中成药的一般理化鉴别法 20

一、显微化学鉴定法 20

二、微量升华法 21

三、荧光鉴别法 21

四、层析法 22

五、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鉴别 23

第三章 中成药的一般质量控制方法 24

第一节 理化测试方法 24

一、水分测定法 24

(一)水分测定的意义 24

(二)水分测定的方法 24

二、灰分测定法 27

(一)灰分测定的意义 27

(二)灰分测定方法 27

三、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29

(一)挥发油的常量测定法 29

(二)挥发油的微量测定法 30

(二)浸出物测定的方法 31

(一)浸出物测定的意义 31

四、浸出物的测定 31

五、中成药中重金属、毒害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检测 32

(一)重金属检查法 32

(二)毒害元素的检测 33

(三)微量元素的检测 36

六、总氮测定方法 40

(一)直接滴定法 40

(二)中国药典法 40

七、含醇量测定 40

八、辅料的质量检查 42

(一)蜂蜜的质量检验 42

(二)蔗糖的含量测定 46

二、实例——牛黄解毒丸中大黄和黄芩显微定量测定 48

第二节 显微定量法及其在中成药分析中的应用 48

一、概述 48

第四章 中成药的现代理化分析方法简介 50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 50

一、定性分析 51

(一)利用保留值定性 51

(二)官能团分类测定法 51

(三)两谱联用定性 52

二、定量分析 52

(一)归一化法 52

(二)内标法 53

(三)已知浓度对照法 53

(二)非色谱定性法 54

(一)色谱鉴定法 54

二、定量分析 54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54

(四)校正因子的测定及应用 54

一、定性分析 54

(一)外标法 55

(二)内加法 55

(三)已知浓度样品对照法 56

第三节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56

一、概述 56

二、定性、定量方法 57

(一)定性方法 57

(二)定量方法 58

二、含量测定方法 68

(一)基线法 68

一、概述 68

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 68

(二)固体样品吸收度法 70

第五节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70

一、概述 70

(一)简单的历史回顾 70

(二)特点 71

二、薄层扫描定量原理 71

(一)Beeer-Lambert定律的回顾 71

(二)Kubelka-Munk理论方程的建立 71

三、仪器工作原理 73

(二)锯齿形扫描 77

(一)线形扫描 77

四、测定方式 77

五、扫描方式 77

六、波长选择 78

七、对薄层的要求 79

附:薄层层析过程中斑点异常现象的探讨 79

八、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的操作 84

九、仪器性能检查 87

十、操作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 88

第六节 聚类判别分析在中成药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89

一、对中成药组方中系统思想的认识 89

二、应用实例——安宫牛黄丸的聚类判别分析 90

第七节 化学模式识别法简介 96

一、原理和运算 96

(一)统计模式识别 97

二、模式识别的方法 97

(二)模糊模式识别 98

三、应用实例——中药黄芩品种的化学模式识别 98

第五章 中成药中生物利用度测试方法 108

第一节 概述 108

第二节 生物利用度测定的方法 108

一、体外释放度测定法 108

(一)杯法 109

(二)崩解仪法 109

(三)旋转吊篮法 109

(四)循环仪法 109

(五)软膏释放测定装置 110

(六)栓剂中药物体外释放的测定 110

(一)血药浓度法 111

二、体内释放度测定法 111

(二)尿药浓度法 114

(三)生理反应法 115

(四)放射性同位素法 115

第三节 实例——二妙丸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116

第六章 中成药稳定性的预测 117

第一节 预测方法 117

一、留样观察方法 117

二、加速试验方法 117

三、加速试验有效期测定法 118

(一)确定反应级数 119

(二)求各温度下K值 119

第二节 实例——灵芝蜂皇浆稳定性的研究 120

(三)根据Arrhenius方程式求室温下有效期制备 120

第七章 卫生学检查方法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第二节 检查内容 122

一、微生物学检查 122

二、活螨的检查 127

第八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 128

第一节 误差 128

一、误差的定义 128

二、误差的分类 128

(一)系统误差 128

(二)偶然误差 128

(二)精密度 129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 129

(一)准确度 129

第二节 统计特征值 130

第三节 误差的传递 131

一、系统误差的传递 132

二、偶然误差的传递 132

(一)极值误差法 132

(二)标准差法 132

第四节 有效数字与计算规则 132

一、有效数字 132

(二)乘除运算 133

(三)“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 133

(一)加减运算 133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33

(四)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134

第五节 假设检验 134

一、t检验法 134

(一)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135

(二)配对比较 135

(三)成组比较 136

二、F检验法 137

第六节 回归分析 138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138

二、一元线性回归 138

三、丸重差异检查 140

二、水份含量 140

一、外观性状 140

第一节 丸剂的一般质量控制 140

第九章 丸剂 140

第二篇 各论 140

四、崩解时限的检查 141

五、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142

第二节 丸剂的定性鉴别与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实例 142

1.六味地黄丸 142

2.大山楂丸 158

3.冠心苏合丸 163

4.安宫牛黄丸 169

5.六神丸 178

6.戊己丸 180

7.左金丸 188

8.香连丸 192

9.三妙丸 196

10.石斛夜光丸 203

11.大青咽痛丸 211

12.万氏牛黄清心丸 212

13.珍珠胃安丸 214

14.天麻丸 216

15.降压丸 218

16.关节炎丸 220

17.磁朱丸 220

18.骨刺丸 226

二、片重差异 231

一、外观性状检查 231

第一节 片剂的一般质量控制 231

第十章 片剂 231

三、厚度 233

四、硬度 233

五、酥脆性 234

六、崩解度 234

七、溶出试验 235

八、含量和含量的均匀性 236

第二节 片剂的定性鉴别与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实例 237

1.牛黄解毒片 237

2.复方丹参片 257

3.银翘解毒片 264

4.北豆根片 278

5.三黄片 279

6.五味子片及五仁醇片 283

7.何首乌片 286

8.芦筍片 287

9.复方川贝精片 289

10.首乌片 293

11.止咳喘热参片 295

12.苦参片 297

13.断血流片 298

14.罗布麻片 300

15.清肝片 300

16.复方感冒宁片 302

17.红药片 304

18.痰咳宁片 306

19.五仁醇片 307

20.颅痛定片 308

21.健肝片 309

22.铁包金片 310

23.侧金盏花(福寿草)总甙片 310

24.安络片 311

25.健胃片 312

26.雷击片 314

27.骨刺片 315

28.降压灵片 317

29.愈风宁心片 320

30.穿心莲内酯片 321

31.金槐冠心片 323

32.五酯片 324

33.胃舒宁片 325

34.丝瓜藤叶片 326

35.虎杖片 327

36.紫草浸膏片 328

37.银杏叶片 328

第十一章 散剂 331

第一节 散剂的一般质量控制 331

一、粒度要求 331

二、重量差异检查 331

第二节 散剂的定性鉴别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实例 331

1.一捻金 331

2.九分散 339

3.小儿牛黄散 344

4.小儿惊风散 347

5.七厘散 351

6.龟龄集 357

7.紫雪散 359

8.绿雪散 361

9.乌连散 361

10.保赤散 366

11.虎力散 367

12.葛根总黄酮散 368

13.益元散 368

14.六一散 371

第一节 注射剂的一般质量控制 374

一、安瓿漏气检查 374

第十二章 注射剂 374

二、装量检查 375

三、澄明度检查 375

四、蛋白质检查 377

五、鞣质检查 377

六、草酸检查 377

七、重金属检查 377

八、钾离子检查 377

九、炽灼残渣 378

十、安全试验 378

十一、热原检查 379

十二、无菌检查 379

第二节 注射剂的定性鉴别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实例 380

1.银黄注射液 380

2.丹参注射液 383

3.益母草注射液(Ⅰ) 384

4.补骨脂注射液 386

5.茵栀黄注射液 388

6.附子注射液 391

7.参麦注射液 391

8.复方柴胡注射液(Ⅰ) 394

9.气血注射液 395

10.心脉灵注射液 398

11.大蒜注射液 399

12.羚羊角注射液 400

13.鹿茸精注射液 401

14.穿心莲甲素注射液 402

15.过山蕨注射液 403

16.黄芩素注射液 404

17.清开灵注射液 406

18.山豆根总碱注射液 411

19.盐酸百蕊草注射液 412

20.盐酸八角枫碱注射液 412

21.洋金花注射液 413

22.草乌注射液 415

23.当归静脉注射液 416

24.黄藤素注射液 420

25.丹皮酚注射液 420

26.鱼腥草注射液 422

27.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 424

28.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 424

30.益母草注射液(Ⅱ) 426

29.复方柴胡注射液(Ⅱ) 426

31.粗榧总碱注射液 428

32.莪术油乳注射液 429

33.复方常山注射液 431

34.复方秋水仙碱注射液 432

35.贯众注射液 433

36.复方紫花地丁注射液 433

37.复方元胡注射液 434

38.板蓝根注射液 435

39.中麻注射液 436

40.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438

二、重量差异 440

四、固化点测定 440

三、熔点测定 440

第一节 栓剂的一般质量控制 440

一、外观性状 440

第十三章 栓剂 440

五、软化点测定 441

六、液化时间的测定 442

七、硬度测定 442

八、崩解试验 443

九、药物的释放试验 443

第二节 栓剂的定性鉴别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实例 444

1.小儿退热栓 444

2.洋金花栓 446

4.复方蛇床子阴道栓 447

3.北豆根栓 447

5.大黄总蒽醌栓 448

(四)溶化性检查 450

(三)含糖量测定 450

(一)外观性状 450

二、糖浆剂 450

(六)细菌含量的检查 450

(五)水份检查 450

(二)pH值 450

(二)粒度检查 450

(一)外观性状 450

一、冲剂 450

第一节 一般质量控制 450

第十四章 其它制剂 450

(三)装量差异检查 450

(四)稳定性试验 451

四、胶囊剂 452

五、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452

(二)装量差异检查 452

(一)外观性状 452

三、酊剂与酒剂 452

(三)重金属与炽灼残渣 452

(二)含醇量测定 452

(一)外观性状 452

(五)细菌含量的检查 452

(二)各种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453

六、外用膏剂 453

(一)概述 453

(二)异物检查 453

(一)外观性状 453

第二节 其它剂型的定性鉴别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实例 455

1.感冒退热冲剂 455

2.脉安冲剂 462

3.板蓝根冲剂 463

4.感冒咳嗽冲剂 465

5.黄疸茵陈冲剂 467

6.五味子冲剂 468

7.咳乐冲剂 471

8.金酸苹冲剂 473

9.藏青果冲剂 473

10.止咳糖浆 475

11.川贝枇杷糖浆 477

12.复方照白杜鹃糖浆 478

13.大蒜酊 479

14.复方樟脑酊 480

15.七味散胶囊 481

16.青矾胶囊 484

17.心可宁胶囊 485

18.贝母花流浸膏 488

19.葛根汤流浸膏 488

20.青黛软膏 490

21.老鹳草软膏 492

22.三合素软膏 492

23.伤湿止痛膏 493

24.复方中药橡皮膏 495

25.伤湿祛痛膏 496

26.藿香正气水 499

27.牙痛水 501

28.消咳喘(醇溶液) 503

29.山豆根浸膏溶液 503

30.制川乌浸膏溶液 505

31.人参精 505

32.五加参精 508

33.人参首乌精 509

34.风油精 511

35.生脉饮(口服液) 512

36.小儿复方盐酸麻黄碱合剂 517

37.桑椹蜜 518

38.清开灵安宫牛黄滴鼻液 519

39.紫珠草明胶海绵 520

40.辽184外用止血药 521

41.阿胶 522

附录一 常用显色试剂及其配制 523

附录二 各种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阳性结果及反应机理 535

附录三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583

附录四 常用有机溶剂的精制 587

附录五 常用显微试剂的配制及用途 591

附录六 药筛和药粉的分等 593

附录七 中国药典(85年版)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及意义 594

附录八 常用溶剂的物理性质 595

附录九 常用有机溶剂介电常数 598

附录十 共沸混合溶剂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