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总概况 1
广西的地理位置 1
壮族简况 1
壮医史及起源问题 2
壮医概况 4
壮医的特色 5
壮医的医德 5
壮医内科学 6
壮医内科概况 7
壮医内科用药原则和特点 7
一、痧病 8
二、痧麻 9
三、痧症 14
四、咳嗽 17
五、肺炎 20
六、哮喘 21
七、肺结核 26
八、各种出血 27
九、高血压 28
十、心脏病 29
十一、胃痛 30
十二、上吐下泻急性胃肠炎 34
十三、红白痢 37
十四、阿米巴痢疾 38
十五、传染性肝炎 39
十六、蛔虫病 41
十七、便秘 42
十八、肾炎 43
十九、尿路感染 45
二十、乳糜尿 46
二十一、肾结石 47
二十二、遗精 47
二十四、头痛 48
二十三、阳萎 48
二十五、眩晕症 49
二十六、中风 49
二十七、癫狂 50
二十八、癫痫 51
二十九、失眠症 52
三十、发冷发热病 52
壮医儿科学 54
一、小儿上感 54
二、小儿急性咽喉炎 55
三、急性气管炎 55
四、小儿肺炎 56
五、小儿腹泻 57
六、小儿疳积 58
七、麻疹 59
八、水痘 60
九、百日咳 61
十、猪头肥 62
十一、小儿流涎症 64
十二、小儿遗尿症 64
十三、儿科杂病 65
一、壮医外科学概况 67
壮医外科学 67
二、创伤 72
三、跌打损伤 74
四、烧伤 76
五、毒蛇咬伤 80
六、疔疮 83
七、生疮 88
八、蛇头疮 89
九、臁疮(裤口毒) 90
十、大颈病 91
十一、老鼠疮 91
十三、乳腺增生 93
十二、奶疮(急性乳腺炎) 93
十四、乳房纤维腺瘤 94
十五、关节炎 94
十六、腰背痛 98
十七、破伤风 100
十八、阑尾炎 101
十九、痔 102
二十、肛裂(中医称钩肠痔) 104
壮医皮肤科学 105
一、湿疹 106
三、尿布皮炎 107
二、婴儿湿疹 107
四、药物性皮炎 108
五、痱子 109
六、蛇疮 109
七、单纯性疱疹 110
八、烂手烂脚 111
九、疥疮 112
十、痤疮 112
十一、黄水疮 113
十二、汗斑 114
十四、手足癣 115
十三、癣 115
十五、酒糟鼻 116
十六、牛皮癣 117
十七、腋臭 118
十八、斑秃 119
十九、虱病 120
二十、鸡眼 120
二十一、手足皲裂 121
二十二、梅毒 121
二十三、淋病 123
二十四、性病 124
壮医五官科 128
一、沙眼 129
二、麦粒肿 129
三、烂眼皮 130
四、红眼病 130
五、耳鸣 132
六、化脓性中耳炎 132
七、耳道生小疮 134
八、过敏性鼻炎 134
九、鼻炎 135
十一、喉痛 136
十、鼻出血 136
十二、鱼骨卡喉 138
十三、虫牙痛 138
十四、鹅口疮 139
十五、口疮 140
十六、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141
壮医妇科 142
一、痛经 142
二、闭经 143
三、白带过多 144
四、妊娠呕吐 145
五、产后发热 146
六、恶露不绝 146
七、产后宫缩痛 147
八、乳汁不足 147
九、习惯性流产 148
十、妇科杂病药方 148
壮医灸法 152
一、灯草灸 152
二、艾绒麝香灸法 154
三、艾绒硫磺灸 154
四、艾灸法 156
五、艾灸临床治疗 160
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170
七、无药棉纱灸疗法 197
八、壮医火针疗法 198
壮医针法 200
一、壮医刺血疗法 200
二、壮医针挑疗法 210
三、壮医点穴疗法 215
四、耳针疗法 220
五、挑痔疗法 223
六、梅花针疗法 224
七、挑疳疗法 226
拔罐疗法 227
一、拔罐疗法 227
二、新拔罐疗法 230
三、竹管疗法 232
壮医其他疗法 234
一、熏洗疗法 234
二、壮医热熨疗法 235
三、壮医踩铧疗法 236
四、草药外敷疗法 237
五、穴位贴药疗法 238
六、刮痧疗法 240
七、按摩疗法 242
八、捏脊疗法 244
九、壮医药棰疗法 245
十、壮医接骨法 247
十一、药粥疗法 249
十二、滚蛋疗法 252
壮医常用药物 253
一、如何采集植物标本 253
二、解表药 258
三、化痰止咳定喘药 262
四、清热解毒药 265
五、祛风湿药 268
六、利尿消肿药 271
七、清热利湿药 273
八、跌打接骨药 276
九、补益药(滋补药) 279
十、止血药 280
十一、毒蛇咬伤药 282
十二、壮医药歌诀 284
十三、生草药赋 318
十四、用药索引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