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1.1引言 1
1.2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 2
1.3关于钢的设计 3
第2章 钢的组元与其间化学交互作用及组成相 5
2.1引言 5
2.2钢的组元与组成相 5
2.3碳、氮及合金元素与铁的交互作用和铁基固溶体 6
2.4铁、合金元素与碳、氮的交互作用和碳化物、氮化物 9
2.5合金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和金属间化合物 12
2.6铁、合金元素与氧、硫的交互作用和非金属相 14
2.7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和气团的形成 14
2.8铁-合金元素的二元状态图 16
2.9组成相的组合 18
第3章 钢的强韧化理论 20
3.1引言 20
3.2纯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及形变硬化 20
3.3位错强化 26
3.4固溶强化 30
3.5细晶粒强化 41
3.6第二相粒子沉淀强化 49
3.7强化作用的叠加 59
第4章 普通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 61
4.1引言 61
4.2普通碳素钢的分类 61
4.3冷形变成型性及其用钢 63
4.4热轧钢板的成型性 78
第5章 低合金及微合金低碳铁素体-珠光体型钢 80
5.1引言 80
5.2低合金高强度钢强韧性的控制因素 81
5.3低碳铁素体-珠光体型钢的可焊性 87
5.4铁素体-珠光体型钢的冷形变成型加工性 88
5.5低合金高强度钢设计 90
5.6控制轧制及少珠光体微合金高强度钢设计 95
第6章 中、高碳铁素体-珠光体型钢 105
6.1引言 105
6.2组织与强韧性的变化规律 105
6.3钢的化学成分设计思路 110
第7章 贝氏体与低碳贝氏体型钢 112
7.1引言 112
7.2关于低碳钢的中温相变产物 112
7.3低碳贝氏体型钢的性能要求 113
7.4钢的化学成分设计思路 114
7.5低碳贝氏体型钢的强度与韧性 116
7.6低碳贝氏体型钢合金化设计 123
7.7高碳贝氏体型钢 125
7.8贝氏体钢的开拓趋向 127
第8章 低碳的铁素体-马氏体型复相钢 128
8.1引言 128
8.2低碳铁素体-马氏体型复相钢设计思路 128
8.3低碳铁素体-马氏体型复相纲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 132
8.4条状铁素体-马氏体型复相钢 139
8.5复相钢理论研究的近期成就 140
第9章 中碳回火索氏体型钢-机器零件整体淬火回火用钢 141
9.1引言 141
9.2机器零件失效分析与失效抗力判定及其用钢性能要求 141
9.3机器零件使用组织及其用钢化学成分的思考 144
9.4典型机器零件用钢举例及其热处理特点 148
9.5淬火回火中碳钢强韧化机制分析 150
9.6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的设计和开发利用 153
第10章 位错马氏体与低碳马氏体型钢 156
10.1引言 156
10.2现有低碳钢的淬火马氏体组织结构与强韧性 156
10.3低碳马氏体型结构钢的设计 164
第11章 高碳回火马氏体型钢——切削刃具钢 169
11.1引言 169
11.2典型刃具服役条件与失效分析 169
11.3刃具的使用组织与性能关系 170
11.4切削刃具钢的工艺性能及其与组织、成分关系 175
11.5刃具使用组织及其用钢成分的设计 177
第12章 超高强度钢 188
12.1引言 188
12.2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190
12.3低碳马氏体型超高强度钢 192
12.4二次硬化钢 193
12.5基体钢 197
12.6马氏体时效钢 198
12.7形变热处理钢 205
12.8冷拔珠光体型钢 206
第13章 低碳马氏体型、铁素体型与奥氏体型不锈钢 209
13.1引言 209
13.2不锈钢的耐蚀性与合金化 209
13.3不锈钢成分设计基础 212
13.4 13%Cr低碳马氏体型不锈钢 214
13.5铁素体型不锈钢 218
13.6奥氏体型不锈钢 225
13.7控制相变不锈钢 230
第14章 铁素体型、马氏体型与奥氏体型耐热钢 234
14.1引言 234
14.2钢的高温化学稳定性 234
14.3在长期高温条件下钢件的强度问题 236
14.4耐热钢设计构思及其实用钢种体系 240
14.5铁素体型耐热钢 242
14.6马氏体型耐热钢 244
14.7奥氏体型耐热钢 245
14.8耐热合金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