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
第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及其客观依据 3
第一节 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3
第二节 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 13
第二章 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 22
第一节 对外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2
第二节 发展对外贸易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31
第三节 利用外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补充 36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对外经济技术联系 42
第三章 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寿命周期及其发展趋势 47
第一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历史发展 47
第二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53
第三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可资借鉴的经验 55
第四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发展趋势 60
第四章 我国经济特区的由来、筹建、发展及其模式 68
第一节 我国经济特区的由来和筹建 68
第二节 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 73
第三节 总结经验,把经济特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77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新步骤和继续努力办好经济特区 81
第五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新阶段--向外向型经济发展 87
第五章 中国沿海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96
第一节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战略地位 96
第二节 广州市对外开放及其经济的发展 99
第三节 广东省正在兴建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103
第四节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各自的发展模式 105
第五节 从“以开放促开发”到组建海南省,使之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14
第一节 制订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18
第六章 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 118
第二节 制订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121
第三节 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125
第四节 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模式 128
第五节 实现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对策 134
第七章 经济特区的经济体制改革 141
第一节 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改革的主题 141
第二节 经济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144
第三节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加强宏观管理和完善市场体系 156
第一节 对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167
第八章 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 167
第二节 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类型的争论 172
第三节 深圳特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启迪 178
第四节 按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确定特区产业结构目标和发展战略 186
第九章 经济特区的财政与税收 192
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财政 192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税收 197
第十章 经济特区的金融与货币 211
第一节 经济特区金融体制的改革 211
第二节 经济特区金融体制的目标模式 213
第三节 经济特区的货币制度 216
第四节 经济特区金融的宏观间接控制 219
第五节 经济特区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 223
第十一章 经济特区的商品流通和市场价格 227
第一节 商品流通在经济特区的特殊地位 227
第二节 特区商品流通的作用 230
第三节 经济特区的市场价格 239
第四节 对特区商品流通的异议和加强商品流通的宏观指导 243
第一节 经济特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53
第十二章 经济特区的法制建设 253
第二节 经济特区法制的性质和特点 258
第三节 加强经济特区的法制建设 264
第四节 “经济特区法”建设的构想 267
第十三章 中外经济特区投资环境的比较和评价 276
第一节 资金的筹措和基础设施建设 276
第二节 提供各种优惠待遇,使投资者有利可图 282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293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为客商创造投资的“小气候” 302
第一节 经济特区与内地经济技术联合的地位和作用 310
第十四章 经济特区与内地的经济技术联系与合作 310
第二节 经济特区对内经济联合的形式和问题 316
第三节 经济特区对内经济联合的趋势和主要对策 321
第十五章 中国经济特区的对外经济联系与合作 326
第一节 经济特区对外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发展及初步成效 326
第二节 经济特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联系及合作 332
第三节 建立外向型经济需要加强对外经济联系与合作 339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