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现状概述与回顾 1
一、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 1
二、1990年人口的现状与特征 5
(一)总人口规模庞大 5
(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多西少十分明显 7
(三)市、镇人口比重低,农业户人口比重大 8
(四)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 9
(五)文化构成低,文盲减少,文盲率较高 12
(六)在业率提高,农业比重大 13
(七)少数民族种类多、增长快、分布广 14
三、人口总量变化回顾 17
(一)历代人口发展演变概述 17
(二)41年来人口发展变化的回顾 20
四、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26
(一)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时期 27
(二)低出生、高死亡、负增长时期 30
(三)低出生、低死亡、人口低增长时期 31
第二章 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 34
一、人口的性别构成 34
(一)人口性别构成的变化与特征 34
(二)分年龄的人口性别比 38
(三)人口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 40
二、人口年龄构成 43
(一)年龄构成的基本状况 43
(二)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 46
(三)年龄构成的特点 50
(四)人口年龄金字塔 51
三、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 54
(一)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 54
(二)人口老龄化状况分析 57
(三)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8
(四)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60
第三章 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状况 66
一、婚姻状况 66
(一)未婚人口状况 67
(二)有配偶状况 70
(三)丧偶状况 71
(四)离婚状况 72
(五)夫妻年龄差 74
二、家庭规模与类型 77
(一)家庭规模 77
(二)家庭类型 80
(三)家庭立户模式 83
(四)单身家庭户 86
三、婚姻家庭与生育 87
(一)婚姻与生育 88
(二)家庭与生育 90
四、婚姻家庭变化与社会经济 93
(一)婚姻变化与社会经济 93
(二)家庭户规模和类型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 98
一、人口文化构成状况 104
(一)人口文化素质基本状况 104
第四章 人口文化素质 104
(二)年龄、性别人口文化构成 107
(三)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 112
二、各地区及在业人口文化素质 115
(一)市、地、州人口文化素质 115
(二)城乡人口文化素质 119
(三)在业人口文化素质 122
三、文化素质与教育 123
(一)教育规模 123
(二)教师数量及素质 125
(三)学业完成状况 127
(四)学龄人口就学状况 129
四、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及人口控制 131
(一)出生水平 134
第五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34
一、生育水平 134
(二)育龄妇女生育水平 137
(三)生育与更替 146
二、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 151
(一)政策因素 151
(二)经济、社会因素 152
(三)人口再生产内部因素 157
三、人口控制工作的效果与难点 160
(一)人口控制工作的效果 160
(二)人口控制工作的难点 165
(三)关于人口控制的思考 169
(一)死亡人口数量减少了近一半 172
第六章 死亡水平和预期寿命 172
一、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化及其现状 172
(二)人口死亡率的变化经过4个阶段 173
(三)人口死亡率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 175
(四)死亡人口比重下降,死亡率位次前移 177
二、不同年龄的人口死亡率 177
(一)婴幼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177
(二)人口死亡模式进一步趋近于 J 型 178
(三)低龄组人口死亡率的城乡差异缩小 181
三、不同群体的人口死亡状况 182
(一)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182
(二)彝族和藏族人口的死亡水平相对偏高 184
(三)不识字人口死亡率较高 187
(四)有配偶人口死亡水平低 191
四、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主要原因 194
(一)年龄结构 194
(二)膳食结构及其营养水平 195
(三)医疗卫生及患病状况 196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口文化素质 197
(五)生理差别与自然环境差别 200
五、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202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及其现状 202
(二)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量度与分析 211
(三)对提高四川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思考 212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215
一、人口分布状况 215
(一)人口的自然地域分布 216
(二)人口的行政区域分布 218
(三)人口的经济区域分布 220
二、人口城镇化状况 222
(一)人口城镇化水平 222
(二)市镇及规模 224
(三)人口城镇化简单回顾 227
三、影响人口分布及城镇化的因素 229
(一)历史因素 229
(二)自然条件因素 231
(三)经济因素 232
(四)政策因素 236
(五)人口变动因素 237
四、人口分布及城镇化展望 241
(一)城镇化问题 241
(二)人口分布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关系及特征 242
(三)人口城镇化及人口合理分布的构想 245
第八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249
一、人口迁移状况 249
(一)人口省际迁移 249
(二)人口省内迁移 261
(三)人口国际迁移 267
二、人口流动状况 270
(一)人口流动现状 270
(二)人口流动的特点 272
三、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75
(一)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影响 275
(二)人口流动对人口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78
(一)民族构成和少数民族人口发展 280
第九章 少数民族人口 280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分布 280
(二)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因素 283
(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286
二、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287
(一)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基本特征 289
(二)人口类型与年龄构成 292
(三)人口性别构成 294
三、少数民族人口生育状况 298
(一)妇女生育水平的基本状况 298
(二)妇女生育模式及转变 302
四、少数民族婚姻与家庭 305
(一)婚姻状况 305
(二)家庭户状况 308
五、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 311
(一)人口的文化程度 311
(二)文盲、半文盲状况 314
第十章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317
一、劳动力资源状况 317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变化 317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18
(三)劳动适龄人口文化构成 320
(四)劳动适龄人口的地域分布 322
二、在业人口 323
(一)在业程度及特征 323
(二)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328
(三)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335
(四)农村劳动力状况 338
三、不在业人口 340
(一)不在业程度 340
(二)市镇特业人口 343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44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现状 345
(二)产业结构的成因 350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52
第十一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358
一、人口与资源 358
(一)人口现状 359
(二)资源概况 360
(三)人口与资源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363
(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与开辟新资源 366
二、人口与粮食 367
(一)粮食增长与人均占有粮食增长不同步 367
(二)人口增长与粮食增长的前景估计 368
(三)发展粮食生产提高人均水平的途径 370
三、人口与能源 372
(一)能源储量及其生产消费水平低 373
(二)能源短缺 375
(三)解决能源问题的对策 376
四、人口与环境 378
(一)人口生存的自然经济环境概述 378
(二)环境污染现状 380
(四)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 383
(三)治理环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383
第十二章 人口与消费 385
一、人口与消费 385
(一)消费的特点 385
(二)消费结构 390
(三)消费的其他问题 395
二、人口与积累 400
(一)积累的历史变化 400
(二)积累的社会效益 402
(三)积累水平低 407
三、人口分母效应--人均水平 410
(一)人口与耕地的分母效应 410
(二)人口与工、农业生产的分母效应 411
(三)人口与消费积累的分母效应 416
第十三章 人口前景展望 419
一、总人口前景 419
(一)出生人口前景 419
(二)死亡人口前景 422
(三)总人口前景 425
二、未来人口的构成 426
(一)总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426
(二)育龄妇女前景 427
(三)劳动适龄人口 428
(四)非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 430
三、未来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433
(一)人口发展与小康水平 433
(二)未来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