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1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第二节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2
第三节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3
一、脊索动物的起源 3
二、脊索动物的演化 4
第十五章原索动物 7
第一节尾索动物亚门 7
一、主要特征 7
二、海鞘的形态结构和逆行变态 7
三、尾索动物亚门分类 10
二、文昌鱼的形态结构 11
一、主要特征 11
第二节头索动物亚门 11
三、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和变态 14
四、头索动物亚门分类 17
第十六章 脊椎动物亚门 18
第一节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18
第二节脊椎动物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9
第十七章圆口纲 20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21
一、原始特征 21
二、特化特征 21
第二节七鳃鳗的形态构造 22
一、外形 22
二、皮肤和骨骼系统 22
四、消化系统 23
三、肌肉系统 23
五、呼吸系统 24
六、循环系统 24
七、泄殖系统 24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5
第三节 圆口纲分类 25
一、七鳃鳗目 25
二、盲鳗目 26
第四节 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28
第十八章鱼纲 28
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 28
第二节鱼类的躯体结构 29
一、外形 29
二、皮肤和鳞片 33
三、骨骼系统 34
四、肌肉系统 38
五、消化系统 39
六、呼吸系统 41
七、循环系统 43
八、排泄系统和渗透压调节 46
九、生殖系统和发育 47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48
第三节鱼纲分类 52
一、软骨鱼系 53
二、硬骨鱼系 56
第四节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67
一、鱼类的起源 67
二、鱼类的演化 67
第五节鱼类的经济意义 69
一、鱼类资源的利用 69
二、我国的海洋渔业 70
三、我国的淡水渔业 72
第十九章两栖纲 75
第一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75
第二节两栖类的躯体结构 76
一、外形 76
二、皮肤 76
三、骨骼系统 78
四、肌肉系统 80
五、消化系统 81
六、呼吸系统 82
七、循环系统 83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86
九、泌尿生殖系统 88
二、有尾目 89
一、无足目 89
第三节两栖纲的分类 89
三、无尾目 90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态 92
一、蛙的生殖和发育变态 92
二、休眠 94
第五节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95
第六节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96
第二十章爬行纲 98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98
一、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98
二、羊膜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99
第二节爬行类的躯体结构 100
一、外形 100
二、皮肤 100
三、骨骼系统 101
四、肌肉系统 103
五、消化系统 104
六、呼吸系统 105
七、循环系统 106
八、排泄系统 107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08
十、生殖系统 110
第三节爬行纲的分类 111
一、龟鳖目 111
二、喙头目 113
三、有鳞目 113
四、鳄目 118
第四节爬行类的起源及演化 118
一、爬行类的起源 118
二、爬行类的演化 119
第五节爬行类的经济意义 120
第二十一章鸟纲 124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124
一、鸟纲的主要特征 124
二、恒温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24
第二节鸟类的躯体结构 125
一、外形 125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126
三、骨骼系统 128
四、肌肉系统 130
五、消化系统 131
六、呼吸系统 132
七、循环系统 134
八、排泄系统 135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37
十、生殖和发育 138
第三节鸟纲的分类 141
一、平胸总目 142
二、企鹅总目 142
三、突胸总目 142
第四节 鸟类的繁殖和迁徙 158
一、鸟类的繁殖 158
二、鸟类的迁徙 159
第五节 鸟类的起源和演化 160
一、鸟类的起源 160
二、鸟类的演化 161
第六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 161
一、农林益鸟和害鸟 161
三、饲养和驯化 162
二、狩猎鸟类和观赏鸟类 162
第二十二章哺乳纲 165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65
第二节哺乳动物躯体结构 165
一、外形 167
二、皮肤 168
三、骨骼系统 170
四、肌肉系统 173
五、消化系统 173
六、呼吸系统 177
七、循环系统 177
八、排泄系统 180
九、神经系统 181
十、感觉器官 183
十一、内分泌系统 184
十二、生殖系统 185
第三节哺乳纲分类 187
一、原兽亚纲 187
二、后兽亚纲 188
三、真兽亚纲 189
第四节哺乳动物生态 204
一、哺乳动物分布模式 204
二、哺乳动物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205
三、哺乳动物的繁殖 205
四、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 207
第五节哺乳动物的起源及演化 208
一、哺乳动物的起源 208
二、哺乳动物的演化 208
一、狩猎、驯养和自然保护 210
第六节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10
二、兽害及其对策 211
三、家畜 212
第二十三章脊椎动物总结 214
第一节脊椎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综述 214
一、外形 214
二、皮肤 215
三、骨骼系统 216
四、肌肉系统 218
五、消化系统 219
六、呼吸系统 221
七、循环系统 222
八、排泄系统 228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29
十、内分泌系统 234
十一、生殖系统 236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演化概述 237
第二十四章动物的地理分布 240
第一节生物圈 240
一、水圈 240
二、岩圈 240
三、气圈 241
第二节动物的地理分布 241
一、动物的栖息地 241
二、分布区 241
三、陆地条件的地带性分布 242
第三节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划 244
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244
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 247
第二十五章动物生态 251
第一节生态因子 252
一、气候因子 253
二、化学因子 254
三、生物因子 255
第二节种群 256
一、种群的概念 256
二、种群的数量变动 256
第三节群落 258
一、生物群落 258
二、食物链 259
三、群落演替 260
第四节生态系统 26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262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63
三、自然保护 264
实验十七低等脊索动物和圆口纲 267
脊椎动物实验指导 267
实验十八鱼纲(一) 鱼的外形和解剖 269
实验十九鱼纲(二) 鱼类的分类 273
实验二十两栖纲(一) 形态解剖 276
实验二十一两栖纲(二) 发育和分类 279
实验二十二爬行纲的解剖和分类 282
实验二十三鸟纲(一) 鸽或鸡的解剖 286
实验二十四 鸟纲(二) 鸟纲分类 290
实验二十五 哺乳纲(一) 家兔的解剖 293
实验二十六 哺乳纲(二) 家兔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296
实验二十七哺乳纲(三) 哺乳纲分类 299
第七项 淡水鱼类的调查 304
二、鱼类的食性调查 304
一、鱼类区系组成的调查 304
第三部分脊椎动物野外实习 304
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 304
三、鱼类的繁殖习性的观察 305
第八项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调查 307
一、两栖类的采集和调查 307
二、爬行类的调查 310
第九项 鸟类和哺乳类的调查与标本制作 312
一、鸟类的调查和标本制作 312
二、哺乳类的调查和标本制作 315
第十项 海洋脊椎动物观察 325
一、海栖鱼类的观察 325
二、海龟类的观察 327
三、海蛇的观察 328
四、海兽的观察 328
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