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学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贵仁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303012176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

序&夏甄陶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价值学的主要问题 1

传统价值学问题 2

马克思主义价值学问题 3

二、价值学的理论方位 5

价值学和哲学 5

价值学和价值论 6

价值学和价值哲学 9

三、价值学研究的意义 11

价值学和社会价值冲突 11

价值学和自然科学方向 13

价值学和人文科学内容 15

价值学和哲学的功能 17

四、西方价值学述评 18

西方价值学的发展历史 18

西方价值学和中国古典哲学价值观 24

西方价值学和苏联价值理论研究 26

西方价值学和马克思主义价值学 27

第一篇 价值的本质 31

第二章 价值的基础 33

一、价值与事实 33

价值和事实的区别 33

价值和事实的联系 36

二、价值与主体、客体 40

主体和客体 40

价值和客体 41

价值和主体 42

三、价值与实践、认识 44

实践和认识 44

价值、实践、认识 45

四、价值与意义、效用 46

价值和意义 47

价值和效用 48

第三章 价值的根源 51

一、价值与人的需要 51

人的需要 51

需要和价值 53

边际价值 57

二、价值与人的本质 60

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 60

人的本质 61

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本质 63

三、哲学的“价值”与经济学的“价值” 66

经济学的“价值” 67

“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 69

哲学的“价值” 72

四、价值与价值关系、价值属性 75

价值和价值关系 75

价值和价值属性 77

第四章 价值的存在形态 79

一、文化与价值 79

文化的概念 79

人和文化 81

文化和价值 84

二、物质的价值 88

人化物的价值 89

人造物的价值 90

人体物的价值 92

三、精神的价值 93

科学的价值 93

文艺的价值 96

哲学的价值 99

宗教的价值 101

四、人的价值 105

人生的价值和人格的价值 105

生命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和能力的价值 109

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 112

第五章 价值的表现形式 115

一、功利 115

对功利的理解 115

功利是一种价值 117

功利价值的特征 119

二、真、善、美 122

对真善美的理解 122

真善美是三种价值 124

真善美之间的相互关系 127

三、自由 131

对自由的理解 131

自由是一种价值 138

自由和真善美 142

第六章 价值的基本特性 147

一、价值的社会性 147

二、价值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151

三、价值的客观性 156

第二篇 价值的创造 159

第七章 价值的创造 161

一、实践创造价值 161

实践创造价值的要素 161

实践创造价值的形式 164

实践创造价值的结果 167

二、实践尺度与价值创造 169

外在的尺度 171

内在的尺度 172

美的规律 174

三、实践目的与价值创造 177

尺度和目的 177

目的和手段 180

第八章 价值与代价 183

一、效果、效益、代价 183

效果和效益 183

关于代价 185

二、人类文明和“人类困境” 190

何谓“人类团境” 190

根子还在人类 193

危机和选择 194

三、社会进步和“道德退步” 196

历史是教科书 196

正确理解马克思 19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

第三篇 价值的认识 205

第九章 价值、评价、认识 207

一、价值与评价 207

评价揭示价值 207

价值决定评价 209

二、评价与认识 212

评价的认识特性 212

评价认识的特性 215

三、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 217

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的区别 217

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的联系 219

第十章 价值认识过程 224

一、价值认识前提 224

社会实践 224

事实认识 226

价值态度 232

二、价值认识阶段 233

价值感知 233

价值理解 235

价值体验 239

三、价值直觉 241

价值直觉概念 241

价值直觉的特点 243

价值直觉意义 245

第十一章 价值认识尺度 247

一、价值认识尺度的涵义 247

二、价值认识尺度的内容 250

需要 250

兴趣 251

偏爱 256

三、价值认识尺度体系 260

多元尺度和一元尺度 260

多维尺度 264

主次尺度 265

四、价值认识的参照尺度 267

外参照尺度 267

内参照尺度 268

等价物 270

第十二章 价值与真理 272

一、真理的价值性 272

真理具有价值性 272

真理的价值性和客观性 275

真理价值性的检验 277

二、价值认识的真理性 279

价值认识有真假之别 280

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 282

价值真理的实践检验 287

三、批评和答辩 291

价值真理和真理的价值性 293

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 294

价值标准和真理标准 297

认识客体和认识对象 299

第四篇 价值的实现 307

第十三章 价值的实现 309

一、价值实现的涵义 309

价值和潜价值 309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312

价值和异化 315

二、价值实现的途径 317

三、价值实现的层次 321

自然属性层 321

社会功能层 322

文化意蕴层 322

四、价值实现的主体性 325

主体的心理结构 325

主体的文化环境 329

第十四章 价值客体的消费 332

一、价值客体消费的涵义 332

需要、需求和消费 332

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 334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3336

二、价值客体消费和价值客体生产 338

生产生产着消费 339

消费生产着生产 342

三、价值的辩证运动 345

第五篇 价值的作用 347

第十五章 价值的社会作用 349

一、价值取向 349

价值取向和价值意向 350

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 353

二、价值激励 357

价值激励和需要激励 357

价值激励和动机激励 361

三、价值调节 364

价值调节和价值工程 365

价值调节和价值认同 368

第十六章 人的价值意识 373

一、价值理想 373

价值理想的规定 373

价值理想的形成 375

价值理想的作用 376

二、价值观念 378

价值观念的规定 378

价值观念的形成 380

价值观念的作用 383

三、价值规范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