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本书采用的理论范式及方法论 4
二、本书的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10
三、本书的主要结构 13
第一部分 历史与现状 15
第一章 凉山彝族社会的历史、现状与教育 15
一、凉山彝族概况 15
二、凉山彝语及其使用状况 16
三、凉山彝族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17
(一)民族教育的发展概况 17
(二)不同历史时期实施的民族教育政策 24
(三)民族教育的基本特征 26
一、凉山彝汉双语教育发展史 37
第二章 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历史、现实与成就 37
二、凉山彝汉双语教育的现状与成就 46
(一)学校两类模式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发展及成就 46
(二)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双语教育的思路与实施 50
(三)双语师资培训成就 53
(四)四川凉山彝文教材编写历程 55
(五)彝文扫盲教育成就 65
第二部分 访谈(主位研究)--文化负荷者的观点 73
第三章 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决策者的观点 74
一、对凉山州教委行政官员的访谈 74
二、凉山州教委行政官员主要观点辑要 81
第四章 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实施者与被实施者的观点 82
一、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对大学的影响 83
(一)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访谈 84
(二)西南民族学院教师访谈 93
(三)大学教师观点辑要 97
二、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对中学的影响 101
(一)一类模式高中--喜德县民族中学、昭觉县民族中学访谈 101
(二)一类模式与二类模式并存初中--布拖县特木里中学访谈 113
(三)二类模式初中、高中--西昌市民族中学访谈 119
(四)二类模式中学教师、学生观点辑要 126
三、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对小学的影响 127
(一)一类模式小学--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小学、布拖县石咀乡小学访谈 128
(二)一类模式与二类模式并存小学--昭觉县比尔乡中心小学家长与教师的访谈 140
(三)小学教师、学生、家长观点辑要 146
一、实施彝汉双语教育引发的社会争论 151
第三部分 问题与理论探讨(容位研究)--研究者的观点 151
第五章 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151
二、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论证 153
(一)必要性之一:彝汉双语教育是“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人类文化共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153
(二)必要性之二:彝汉双语教育是落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必由之路 158
(三)必要性之三:彝汉双语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语言平等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法律与法规的具体落实 161
(四)必要性之四:彝汉双语教育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规模浩大的人类长期双语教育实验工程 165
(五)必要性之五:彝汉双语教育客观反映了凉山彝族社区语言文字社会生态环境与语言文字的社会使用功能 166
(六)必要性之六:彝汉双语教育切实体现了绝大多数彝族群众的社会语言文字态度 169
(七)必要性之七:彝汉双语教育是遵循儿童语言、文字的习得规律,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顺利完成“普初”、“普九”任务的有效保证 181
(八)必要性之八:彝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实现凉山彝族族群及其成员既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又融入现代主流社会的教育目标 184
第六章 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方案的理论设计与分析 187
(一)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188
一、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方案的理论设计 188
(二)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与指导原则 191
(三)方案设计的主要特点 192
(四)方案设计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193
二、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方案理论设计的分析 194
(一)方案要点的归纳 194
(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195
第七章 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理论设计目标与实践结果存在的差距 197
一、语言目标差距 198
(一)一类模式学生汉语言文字总体水平与其教学理论设计目标的差距 199
(二)二类模式学生汉语言文字总体水平与其教学理论设计目标的差距 202
二、专业目标差距 203
三、社会融合目标差距 206
第八章 影响与制约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 207
一、凉山彝族社区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学校彝汉双语教育的影响 208
(一)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法规、政策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08
(二)凉山彝族社区语言、文字生态环境与未来均势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16
(三)语言人口数量、质量与分布类型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20
二、民族心理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23
(一)双语学习者的年龄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24
(二)两种语言熟练程度和双文化现象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25
(三)双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态度与动机 227
三、凉山彝族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30
(一)实施双语教育的经费 231
(二)双语教育的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 233
(三)双语教育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234
(一)地理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36
四、凉山彝族社区地理与经济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36
(二)经济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238
第九章 21世纪凉山彝族社区彝汉双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239
一、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双语教育方案的修订 239
(一)学校彝汉双语教育方案修订的社会组织工作 239
(二)学校彝汉双语教育修订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240
二、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双语教育目标与模式的讨论 241
(一)双语教育的目标 241
(二)双语教育的模式 242
三、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双语教育实验获得成功的条件--两上典型个案的比较与启示 244
四、女童失学--困扰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忧虑 245
第十章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47
本书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56
参考文献 259
附录 274
附录1:国家教育委员会、亚洲开发银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项目关于四川凉山彝族双语教育情况第二阶段实地调查日程表 274
附录2:国家教育委员会给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的信函 280
附录3:国家教育委员会、亚洲开发银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项目关于四川凉山彝族双语教育情况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大纲 280
附录4: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双语教育调查问卷(学校) 282
附录5:中国彝族分布情况 291
附录6:彝族自称、他称简表 294
附录7:中国各民族语言系属表 296
附录8:中国各民族文字类型表 297
附录9:彝语方言分布地区简表 298
附录10: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 300
附录11: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节选) 304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