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育展望》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祝智庭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728433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信息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1

§1 概念的变迁: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教育 1

1.1 信息教育产生的背景 1

1.2 信息教育的特点 2

§2 信息教育的内涵: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 6

2.1 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 6

2.2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 11

2.3 信息素养和高等教育 12

2.4 信息素养和课程教学法 12

§3 信息素养的指标体系 13

§4 信息教育与信息化教育 14

4.1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化教育 14

4.2 信息教育透析 18

4.3 信息化教育的特点 25

4.4 信息化教育与师生的信息素养 30

§5 信息教育蓝图展望 32

5.1 信息教育的理论框架 32

第2章 信息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45

§1 社会理由 46

1.1 信息疲乏综合症 46

1.2 杀手武器 47

1.3 教学的困惑 48

1.4 终身学习 49

§2 政治理由 50

2.1 信息教育的研究价值 50

2.2 信息教育的市场 51

2.3 一种策略 52

2.4 高等教育的信息工作 54

2.5 资源的问题 55

§3 经济理由 56

3.1 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 56

3.2 信息业的角色 57

3.3 信息业的经济业绩 59

§4 教育改革理由 64

4.1 21世纪的教育改革特点 64

4.2 面向未来的人才品质:全新的教育价值观 66

4.3 知识经济需要创造教育 67

4.4 信息素养与创造教育 69

5.1 信息素养:基本的生存技能 70

§5 个人发展理由 70

5.2 21世纪的新型技能 74

5.3 21世纪的个人生活需要 75

第3章 信息教育的内容 82

§1 信息教育:以信息素养为中心 82

1.1 掌握信息素养文化 83

1.2 信息素养:新的自由艺术 85

1.3 信息素养文化课程 86

1.4 新社会、新目标 87

§2 信息教育:信息技术与技能 88

2.1 信息技术 88

2.2 信息资源 89

2.3 信息处理过程 90

2.4 信息控制 91

2.5 知识建构 92

2.6 知识扩展 93

2.7 智慧 94

§3 信息教育: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95

3.1 任务定义 97

3.2 信息检索策略 98

3.3 查找和访问 98

3.4 信息的利用 99

3.5 综合 99

3.6 评估 100

§4 信息教育:知识、能力与观念 101

3.7 其他 101

4.1 信息知识教育 102

4.2 信息能力教育 103

4.3 信息观念教育 104

§5 信息教育与素质教育 106

5.1 关于素质教育 107

5.2 信息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 108

5.3 信息素养的基本技能 110

第4章 信息教育的参照标准 116

§1 信息素养标准 116

1.1 信息素养概念 116

1.2 美国:信息素养九大标准 118

1.3 英国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课程标准 118

1.4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结果目标 121

§2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标准 123

2.1 信息素养标准 124

2.2 行为指标 125

§3 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 129

3.1 信息素养标准 130

3.2 行为指标 132

§4 公民信息素养标准 138

4.1 概括 139

4.2 ECDL如何工作 139

4.3 获得ECDL的好处 139

4.4 ECDL大纲 140

第5章 信息教育的途径 143

§1 概述 144

1.1 信息教育的教学模式 145

1.2 教育重组和信息教育 148

1.3 课程及信息素养教育 149

1.4 信息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 149

§2 课程教育途径 150

2.1 课程条件 151

2.2 信息教育的教材开发 151

§3 学科渗透途径 153

3.1 信息技术教育整合模式 153

3.2 整合模式的构想和实施 155

§4 信息教育与创造教育 156

4.1 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教育 156

4.2 信息素养与创造教育 157

4.3 通才教育与创造教育 158

4.4 信息教育内容与创造教育 160

§5 公民培训途径 161

5.1 信息和公民 161

5.2 终身教育:21世纪的生存概念 164

5.3 终身教育与信息教育 165

5.4 学会生存 169

第6章 信息教育的方法 177

§1 教学方法 178

1.1 概述 178

1.2 信息教育的实质 182

1.3 学习目标 184

1.4 信息素养的教学 185

2.1 学科,或教学单元 187

§2 实践方法 187

2.2 学科渗透 189

2.3 制度上的支持 190

2.4 保障措施 192

2.5 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194

§3 评价方法 195

3.1 评估选项概括 196

3.2 评估方法 197

3.3 评估的现状 199

3.4 评估的未来 201

§4 信息教育的8W模型 202

4.2 8W方法 203

4.1 信息教育与基于项目的学习 203

4.3 信息教育过程模型 205

第7章 信息教育中的教师 208

§1 教师的作用 209

§2 教师的素质 214

2.1 信息素养的内涵 215

2.2 教师素质的标准 219

2.3 教师素质的提高 221

§3 教师的培训 223

3.1 教师的专业化 223

3.2 教师的在职教育 225

3.3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 229

3.4 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233

第8章 发达国家的信息教育 238

§1 发展概况 239

1.1 发达国家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教育 239

1.2 发达国家高级中学阶段的信息教育 241

1.3 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242

1.4 英国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45

§2 国家政策 246

2.1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 246

2.2 美国的措施 248

2.3 英国的信息教育政策 250

2.4 法国的信息教育政策 250

2.5 其他发达国家的信息教育政策 251

3.1 发达国家的学校信息教育 252

§3 学校教育 252

3.2 发达国家信息教育课程的评价 257

3.3 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 258

§4 社会支撑 261

4.1 基础设施支撑 261

4.2 教育资源支撑 267

4.3 人员培训支撑 269

第9章 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教育 277

§1 发展概况 278

1.1 实现知识的全球共享 278

1.2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284

1.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85

1.4 实例:南非的教育信息化现状 285

2.1 各有特色的政府行为 288

§2 国家政策 288

2.2 抢占信息领域制高点 290

2.3 符合国情的IT政策 290

2.4 成功范例 292

§3 学校教育 296

3.1 全球大学面面观 296

3.2 印度IT革命和人才战略启示录 300

§4 社会支撑 304

4.1 电信企业积极发展远程教育 304

4.2 推动信息化的网络革命 306

4.3 改变生活方式的电子商务 307

4.4 带动经济发展的信息产业 308

§1 发展概况 311

第10章 我国的信息教育 311

1.1 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312

1.2 我国中小学教育网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314

1.3 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网的反思 315

1.4 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 316

§2 国家政策 318

2.1 国家对信息教育高度重视 319

2.2 加强政府行为 322

§3 学校教育 325

3.1 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327

3.2 信息课程的综合化 327

3.3 明了课程教学目标 328

3.4 建立信息意识 328

3.6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 329

3.5 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 329

3.7 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330

§4 社会支撑 332

4.1 中小学信息化教学 333

4.2 成人信息素质教育 335

4.3 高等教育 337

4.4 信息教育的合格师资 341

附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息需要标准 345

附录2 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 350

附录3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55

附录4 ECDL模块及其目标 362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