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安玲,卢昌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079489X
  • 页数:45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一、政治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8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8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2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5

一、唯物辩证法是基本方法 15

二、其他方法是具体方法 16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18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经济学 18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21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24

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27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7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 27

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29

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30

第二节 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2

一、商品的二因素 32

二、劳动的二重性 35

三、商品的价值量 36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0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 41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 41

二、货币的职能 46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50

一、价值规律及其基本作用 50

二、货币和纸币流通规律 54

一、资本的总公式 57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57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57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60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62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62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4

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65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66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66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68

三、生产自动化与剩余价值生产 70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71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72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72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74

三、资本主义工资的水平 76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 7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积累 79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79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82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 83

四、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84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85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85

二、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8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90

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90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91

三、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93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95

一、资本循环的形态变化 95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 95

二、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98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01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次数 101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03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05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流通 108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08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10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12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115

第六章 资本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 118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118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19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21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23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25

一、商业资本的产生和作用 125

二、商业利润的源泉和来源 127

三、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 129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131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 131

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34

三、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 135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37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37

二、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 139

三、资本主义的绝对地租 143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8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过程 148

一、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 148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51

三、垄断资本主义竞争的特点 152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特征 154

一、具有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155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57

三、资本输出的特别重要意义 160

四、国际垄断同盟瓜分世界经济 162

五、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164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166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66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特征 168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176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发展 180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国际化 180

一、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史因 180

二、跨国公司的广泛兴起 182

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184

第二节 垄断资本关系的全面国际化 188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88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90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94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194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98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202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5

第一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5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 205

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原因 212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17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217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26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结论 234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34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 23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 235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历史经验 236

四、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历史经验 236

五、社会主义改革初期的历史经验 237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238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3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240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24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 24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4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47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 24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249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253

第十一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57

一、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257

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 2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266

一、制定正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266

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269

三、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关键和方针 273

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措施 2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277

一、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 277

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279

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2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283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283

第十二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3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理论依据 286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实践依据 2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29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及特性 291

二、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地位 292

三、市场经济的特征及功能 294

四、市场经济的缺陷及弥补 2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97

一、国际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 297

二、各种不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特征 29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30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01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 304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 304

第十三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304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306

三、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309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13

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相关概念 313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依据 315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系统 319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 322

第三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25

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325

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 328

三、健全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 330

第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333

第一节 市场的机制和功能 333

一、市场内涵 333

二、市场功能 335

三、市场机制 336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 3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338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及其意义 3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346

一、加强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 347

二、改革现有的商品流通体系 348

三、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349

四、健全各种市场中介组织 350

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 351

第十五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353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 353

一、国民收入的内涵外延和增长途径 353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57

三、正确处理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 359

一、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362

第二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362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365

三、正确处理个人收入的分配关系 367

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制度 370

第三节 个人收入的消费方式 374

一、我国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 374

二、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 377

第十六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380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特性 380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380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 382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383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意义 385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385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作用 391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 393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改革 397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397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399

第十七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4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宏观调控 404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404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 407

第二节 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409

一、履行总体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职能 410

二、采取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 412

三、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手段 415

第三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418

一、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418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422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426

四、继续计划体制改革 428

第十八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格局 431

第一节 坚持对外开放国策 431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431

二、对外开放应遵循的原则 436

第二节 开拓对外开放领域 438

一、发展对外贸易 439

二、合理利用外资 441

三、有效引进技术 442

四、拓展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 444

五、积极参加国际经济组织和协定 445

第三节 完善对外开放格局 448

一、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48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50

三、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 453

主要参考文献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