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张登义 1
前言 1
1.绪论 1
1.1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
一、区域经济学的定义 1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
三、区域经济科学管理 4
1.2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5
1.3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 9
一、中国早期的区域治理与开发 9
二、我国重要区域经济历史文献 10
三、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 11
2.区域经济自组织机制 15
2.1现代自组织理论的主要成果 15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 15
二、协同学的主要结论 16
2.2区域经济自组织机制 17
一、中国区域经济管理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19
2.3中国区域经济自组织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19
二、区域产业结构对称性问题 21
3.区域经济评估 23
3.1区域经济评估与区域经济科学管理 23
一、区域经济评估的重要性 23
二、区域经济评估的主要内容 25
3.2科学技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6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要素变革的催化剂 26
二、科学技术是最活跃的生产力 27
三、科学技术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29
一、区域经济结构的划分 30
3.3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区域经济健康发 30
展的根本保证 30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与演化 32
三、区域经济结构的高级化 35
3.4小康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 36
一、小康概念的内涵 36
二、小康建设的重点 37
三、小康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 39
3.5区域经济评估指标体系 41
一、预测的作用和意义 45
4.区域经济预警系统 45
4.1区域经济预测预报 45
二、预测的方式和基本原则 46
三、区域经济系统主行为变量 47
4.2重大比例关系预警 48
一、经济波动与经济活动效果 48
二、重大比例关系预警 48
4.3区域经济预警指标体系 53
5.1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57
一、区域经济管理目标 57
5.区域经济调控 57
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 58
三、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60
5.2区域经济调控系统 62
一、区域经济调控系统 62
二、区域经济决策控制系统 62
三、区域经济政策调节系统 64
四、不同调控手段的配合 67
五、区域经济信息反馈系统 68
六、区域经济监督保证系统 68
一、区域经济调控机制 69
5.3区域经济调控机制及调控指标体系 69
二、区域经济调控指标体系 70
6.区域经济预测模型 73
6.1经典预测模型选介 73
一、回归模型 73
二、系统演化与生长模型 84
三、马尔可夫模型 85
四、ARMA模型 86
五、经济计量学模型 87
6.2缓冲算子与灰色模型 88
6.3 G—E组合模型 94
一、运用灰关联原理确定进入模型系统的主要变量 94
二、灰色—经济计量学组合模型 95
6.4区域经济预测模型简表 95
7.区域经济评估决策模型 97
7.1经典决策模型选介 97
一、投入产出模型 97
二、线性规划模型 100
三、经济计量学模型 102
四、“快车道”模型 105
五、树型决策模型 106
7.2灰色规划模型 107
一、灰参数线性规划模型 107
二、灰参数线性规划模型的定位问题 108
三、灰参数线性规划的满意解 111
四、灰参数线性规划的准优解 112
五、灰色无约束非线性规划模型 117
六、灰色约束非线性规划模型 120
7.3三角隶属函数评估决策模型 122
一、灰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 125
7.4广义灰关联诊断分析模型 125
二、灰关联因素与关联算子 127
三、灰色绝对关联度 129
四、灰色相对关联度 131
五、灰色综合关联度 132
六、优势分析 133
7.5区域经济评估决策模型简表 135
8.实证研究(一) 137
8.1经济振兴与启动机制 137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析 138
二、工业经济分析 139
三、农村经济分析 141
8.2 “梯度理论”质疑 142
一、“临海梯度开发”模式 142
二、“梯度开发”不利于经济发展 143
三、“梯度推移”不符合历史规律 145
8.3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河南经济 149
一、“科技兴豫”是河南发展的希望所在 149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150
二、实现“转轨”的主要标志 150
四、推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 152
五、运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54
六、做好科技工作的纵深配置和人才开发 155
七、建立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156
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资体系 157
九、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 158
9.实证研究(二) 159
9.1河南省人口预测及对策 159
二、水旱灾害分类预测 161
一、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河南的农业生产 161
9.2河南省水旱灾害灰色预测 161
9.3河南省粮食产量的G—E预测模型 165
一、应用灰关联原理确定模型变量 165
二、河南省粮食产量的G—E组合模型 166
三、河南省粮食产量的G—E组合预测 167
9.4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灰色系统预测 170
一、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170
二、基础数据与模型选择 171
三、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预测 177
一、河南经济发展动态 184
10.实证研究(三) 184
10.1河南省经济发展评估分析 184
二、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187
10.2河南经济的预警与调控 188
一、1992年河南经济预警 188
二、河南经济调控方案 189
10.3河南经济增长的“快车道” 190
一、最优生产强度 190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步方案 191
二、方便的数据管理功能 194
一、灵活的窗口管理和菜单管理功能 194
11.区域经济预测与评估决策系统软件 194
11.1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194
三、实用高效的建模计算功能 195
四、多种输出功能 196
五、强大的帮助功能 196
11.2运行环境与使用说明 196
12.主要模型数值计算说明 203
12.1基本数据生成函数 203
12.2主要预测模型 206
12.3主要评估决策模型 217
附录Ⅰ 主要模型算法程序清单 221
附录Ⅱ 主要模型检验用表 252
表1标准正态分布表 252
表2 t分布表 255
表3 x2分布表 258
表4 F分布表 262
表5 DW检验临界值表 277
表6相关系数检验表 281
参考文献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