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青少年永远是新人类——当代国外青少年研究概况 魏秋玲 1
第一章 青少年政治观与国家观 1
1.80年代的青少年问题与政治——多国比较研究 美国 R.布朗加特 M.布朗加特 谭笑麟译 戴侃校 3
2.80年代美国青年的社会观与政治观 原苏联 B.贝科夫 于文兰译 38
3.法国青少年的公民责任心 法国 A.佩尔谢隆 程晓燕摘译 47
4.法国青少年的法治观与价值观 法国 R.博施 江小平译 55
5.波兰摇滚乐与社会改革 波兰 M.希曼查克 王珂译 高一虹校 61
第二章 文化变革与青少年问题 71
1.“新人类”——日本青少年价值观考察 何培忠 73
2.埃及学者谈社会思潮与青年问题 李琛 101
3.欧洲学者的青年研究观 荷兰 W.米斯J.黑兹坎普Y.蒂普尔 李春玲译 秋玲校 110
4.欧洲的青年和文化 D.蒙特萨诺A.默纳理 徐顺霞 金阳译 121
5.1985年——国际青年年的研究成果与评价 德国 H.伯特伦 王力力摘译 秋玲校 132
6.青少年保守主义 荷兰 W.米斯 李春玲译 秋玲校 141
7.青年人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瑞士 H.霍夫曼-诺沃特尼 阎润鱼译 154
8.正常青少年和有问题的青少年对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与比较 波兰 W.斯皮里多维兹 风格译 秋玲校 159
9.原苏联青少年的社会问题 原苏联 B.利索夫斯基 于文兰译 166
第三章 青少年教育与就业 173
1.原苏联青少年的世界观教育问题 原苏联И.伊林斯基 李庆廷译 175
2.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大学新生的价值观 美国 L.布朗加特M.布朗加特 程晓燕译 186
3.青少年身心失调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矛盾的关系 德国 K.胡雷尔曼U.恩格尔B.赫勒E.诺德罗娜 戴伦摘译 戴侃校 201
4.工作在女青年生活中的意义 荷兰 E.彼得斯F.梅杰斯 马顺军译 212
5.男孩的非正式群体与职业道德 荷兰 J.黑兹坎普M.马西依斯 李委莎译 秋玲校 226
6.论青年无业 美国 A.里斯 柯柏章译 237
第四章 青少年与家庭的关系 261
1.美国家庭结构的变化 美国 M.怀特A.崔 李吟波译 263
2.青年人由父母家庭向自己家庭的过渡 英国 C.华莱士 戴伦译 戴侃校 277
3.新技术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影响 瑞典 J.哈特曼 陈新国译 张小军校 296
4.录像机在德国家庭中的影响 德国 K.舍恩巴赫J.哈克福恩 王力力译 秋玲校 306
5.家庭成员共进晚餐的意义 瑞士 L.卡戴-冯纽奇 王静摘译 秋玲校 312
6.法国青少年家庭观的变化 法国 A.皮图 程晓燕摘译 318
7.青年人传统家庭观的淡漠 美国 L.韦特F.戈德夏特 谭笑麟译 李瑞华校 330
8.论青年福利法规 德国 M.赫尔曼斯 阎润鱼译 秋玲校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