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1
目 录 1
二、微生物学的任务 2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 5
一、我国古代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 6
二、微生物的发现 6
三、微生物学的奠基 7
四、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 8
复习思考题 10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和大小 11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11
第一节细菌 11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14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 28
四、细菌的繁殖方式 29
五、细菌的分类 30
第二节放线菌 39
一、放线菌与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39
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40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41
四、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41
五、放线菌的代表属 43
第三节其他原核微生物 44
一、立克次氏体 44
二、支原体 44
三、衣原体 46
四、蓝细菌 46
复习思考题 47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48
第一节酵母菌 48
一、酵母菌的概念 48
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49
四、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51
三、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51
第二节霉菌 53
一、霉菌的概念 53
二、霉菌的形态结构 53
三、霉菌的菌落特征 55
四、霉菌的繁殖方式 55
五、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 63
第三节食用真菌 65
一、食用真菌概念 65
二、食用真菌的形态和生活史 65
三、食用真菌人工栽培的一般方法 66
复习思考题 73
一、病毒的大小 74
第一节病毒的形态结构 74
第三章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 74
二、病毒的形态 76
三、病毒的结构 77
四、包涵体 81
五、病毒的化学组成 83
第二节病毒的繁殖 85
一、病毒复制过程 85
二、溶原性 94
三、一步生长曲线 97
第三节病毒的种类与分类 99
一、病毒的种类 99
二、病毒的分类 103
第四节类病毒 110
复习思考题 112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113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13
一、微生物的营养需要 113
二、营养物质及其功用 113
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16
一、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117
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 117
三、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117
四、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118
一、单纯扩散 119
第三节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119
二、促进扩散 120
三、主动运输 121
四、基团转位 122
第四节培养基 124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24
二、培养基的种类及其应用 126
复习思考题 128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129
第一节微生物对自然界有机物的分解 129
一、纤维素的分解 130
二、淀粉的分解 130
四、木质素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 131
三、果胶质的分解 131
五、蛋白质的分解 132
六、氨基酸的分解 132
七、农药的分解 134
第二节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发酵与呼吸 134
一、发酵 135
二、呼吸 142
第三节 自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47
一、光能自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47
二、化能自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50
第四节生物固氮 153
一、固氮微生物 154
二、固氮作用的机理 156
第五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能量消耗和代谢调节 158
一、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158
二、微生物的能量消耗 167
三、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168
复习思考题 173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 174
第一节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174
一、纯培养的概念和分离方法 174
二、细菌的个体生长 175
三、细菌的群体生长 180
一、物理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85
第二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185
二、化学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86
第三节抑菌、灭菌和化学治疗 188
一、抑菌灭菌的物理因子 189
二、抑菌灭菌的化学因子 191
三、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192
复习思考题 194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196
第一节微生物的突变 196
一、微生物突变体的主要类型 196
二、抗性突变的变量试验和影印培养实验 197
三、突变是DNA分子碱基对发生变化的结果 199
第二节细菌的基因重组 206
一、转化 207
二、接合 209
三、转导 212
四、溶原转变 214
五、细菌基因转移方式的比较 215
第三节诱变育种 216
一、诱变育种的一般方法 216
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221
一、低温保藏法 224
二、隔绝空气保藏法 224
第四节菌种保藏 224
三、干燥保藏法 225
复习思考题 226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227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227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227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228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231
四、粮食和食品中的微生物 232
五、正常人体及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 233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污水处理 234
中的作用 234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34
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237
第三节微生物的生物环境 239
一、互生关系 239
二、共生关系 240
三、竞争关系 242
四、拮抗关系 242
五、寄生关系 242
六、猎食关系 243
复习思考题 243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244
第一节细菌性传染 245
一、细菌性传染的机制 245
二、环境因素对细菌传染的影响 249
第二节抗原 250
一、抗原的性质 250
二、微生物的抗原结构 254
第三节非特异性免疫 255
一、皮肤与粘膜 255
二、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256
三、吞噬细胞 256
四、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因素 259
第四节特异性免疫 264
一、特异性免疫的组织学基础 264
二、特异性体液免疫 269
三、特异性细胞免疫 275
五、各类免疫反应的相互关系 276
四、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76
第五节 免疫学的应用 278
一、生物制品 278
二、血清学反应 279
第六节变态反应 286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 286
二、变态反应的类型和举例 286
复习思考题 288
第一节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89
一、微生物与土壤的生物活性 289
第十章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89
二、微生物肥料 290
三、微生物发酵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292
四、农用抗菌素 292
五、微生物农药 293
第二节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用 295
一、微生物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295
二、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98
三、微生物在有机酸生产中的应用 300
四、微生物在氨基酸生产中的应用 301
五、微生物酶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303
六、微生物在医用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 306
复习思考题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