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名著探究 2
[叶天士《温热论》] 2
一、“在卫汗之可也”其力欠足,“到气才可清气”为时已晚 2
二、“益胃”法不足以“战汗”解邪 5
三、“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析 7
四、“斑出热不解”非“甘寒”所能解 9
五、“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之意义 11
六、“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法引申 13
七、初期用桂枝汤本意考析 16
[吴鞠通《温病条辨》] 16
八、从银翘散服法谈温病服药 18
九、湿温“三禁”与不禁 19
十、“治上焦如羽”之不足 21
[吴又可《温疫论》] 24
十一、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 24
十二、“逐邪勿拘结粪”说是吴氏最大贡献 27
十三、评“一病一药”观点 31
十四、疫派祛邪论应发扬 33
一、温病概念求是 37
[概论] 37
中篇理论探究 37
二、“感冒”即“感受” 43
三、寒温相争评述 46
四、伏邪学说应扬弃 55
五、膜原病证归于脾胃湿热证 68
[病因] 72
六、审病邪重在识其性 72
七、“毒”说无意义 78
八、“火”非病邪 83
九、热邪伤阴且耗气 84
[病机] 88
十、心包证形成及辨治 88
十一、腑实致昏谵辨 93
十二、血分证血瘀之因与治 96
十三、血分虚证析 99
十四、血分证不含下焦证 101
十五、温热类温病辨治纲领新探 104
十六、湿热类温病辨治纲领新探 109
十七、温病传变因素及其防治 112
十九、营分证未必“口干不甚渴饮” 118
十八、温病无苔并非邪已退 118
[诊法] 118
二十、“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分析 121
二十一、斑疹不“宜见” 124
二十二、内斑诊治 126
[治法] 128
二十三、普济消毒饮宜作卫分证代表方剂 128
二十四、麻杏石甘汤难敌邪热壅肺证 132
二十五、白虎汤祛邪力弱 134
二十六、重视黄连解毒汤治气分证 137
二十七、“透热转气”含义及清营汤功用分析 139
二十八、“三宝”组方欠全面 143
二十九、安宫牛黄丸用苦寒重在祛热邪 146
三十、营分证血瘀及化瘀探究 148
三十一、应重视用黄连解毒汤治神昏 180
三十二、苦寒解毒是营血分证重要治法 182
三十三、苦寒化燥伤阴难置信 205
三十四、千金犀角地黄汤不宜作血分证代表方 208
三十五、治疗营血分证应重视补气 210
三十六、治肝肾阴虚应配合化瘀 213
三十七、治温病应注重补肾 214
三十八、病在何脏补何脏 217
三十九、利尿法在温热型温病中的应用 220
四十、暑病基本治法分析 221
四十一、治暑用“清心利小便”法之机理 222
四十二、对传统治温主要方剂的改进 224
四十三、青草药在温病中的应用 237
下篇实验探究 240
[气分证血瘀的探讨] 240
一、温病气分证血瘀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讨 240
二、清气化瘀合剂对家兔气分证的影响 244
三、温病营分证血瘀模型的研制 252
[营分证血瘀的研究] 252
四、凉营化瘀复方对家兔营分证血瘀的防治作用 263
[苦寒解毒、益气方药治疗营血分证的研究] 274
五、苦寒解毒合剂对家兔营血分证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74
六、黄连解毒汤对家兔渴饮及舌象影响的观察 280
七、清瘟口服液对家兔DIC血小板性质的影响 283
八、清营益气液防治家兔营分证的实验观察 290
主要参考书目 297
后记 300
附图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