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生产管理 3
1—1 生产管理的意义 3
1—2 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 4
1—3 生产管理的内容 5
1—4 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 6
1—5 生产过程组织 8
1—6 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 10
1—7 流水线及其设计的一般原理 13
1—8 自动线组织 16
1—9 混流生产 17
1—11 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19
1—10 生产平准化 19
1—12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22
1—13 生产计划及主要指标 23
1—14 生产能力及其合理利用 25
1—15 生产调度工作 28
1—16 调度工作制度 30
1—17 均衡生产 32
1—18 保证均衡生产的措施 33
经营管理 37
2—1 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37
2—2 经营思想的确立 39
2—3 经营目标的制定 41
2—4 市场开发策略 43
2—5 产品开发策略 45
2—6 产品寿命周期策略 47
2—7 销售管理的基本任务 49
2—8 产品销售计划 51
2—9 产品定价 53
2—10 定价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55
2—11 企业的推销策略 57
2—12 企业经营中的形象设计 59
2—13 吸引公众开拓市场 61
2—14 处理拒绝订货的技巧 63
2—15 影响市场活动的因素 65
2—16 取得市场分析资料应遵循的原则 67
2—17 获取企业外部市场分析资料的方法 69
2—18 如何认识和战胜竞争者 71
2—19 界定企业产品消费者的标准 73
2—20 购买动机如何分析 74
2—21 进行商业市场分析需把握的几点 76
2—22 市场分析员应具备的素质 78
2—23 产品销售量指标的确定 79
质量管理 83
3—1 质量管理的意义 83
3—2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84
3—4 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85
3—3 产品质量管理 85
3—5 产品设计程序 86
3—6 产品设计的可靠性 87
3—7 产品技术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 88
3—8 “三全”的质量管理 89
3—9 工艺方案的经济评价 89
3—10 设计审查 89
3—11 厂内反馈和厂外反馈 89
3—12 质量指标 90
3—13 质量目标计划 92
3—14 质量改进措施计划 92
3—16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93
3—15 无差错管理 93
3—17 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 95
3—18 质量管理中的几项基础工作 96
3—19 质量管理中的四个循环 105
3—20 质量管理中数据的收集 107
3—21 直方图的观察和分析 109
3—22 管理图的观察和分析 111
3—23 质量体系认证——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绿卡 113
合同管理 117
4—1 法人及其设立 117
4—2 债权 118
4—4 签订合同的程序 120
4—3 经济合同 120
4—5 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 121
4—6 经济合同的担保 122
4—7 经济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123
4—8 买卖合同 125
4—9 货物运输合同 129
4—10 财产租赁合同 131
4—11 加工承揽合同 133
4—12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135
4—13 借贷合同 137
4—14 保险合同 139
4—15 产品购销合同 140
4—16 技术引进合同 142
4—17 商标及商标法 143
4—18 商标的注册 144
4—19 注册商标的转让 146
4—20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146
4—21 注册商标的续展和终止 147
4—22 假冒商标罪 148
4—23 制定出口产品商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9
4—24 国际劳务合同的几个重要条款 150
4—25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153
4—26 企业如何聘请法律顾问 155
财会管理 159
5—1 会计的分类 159
5—2 会计循环 159
5—3 会计假设 160
5—4 会计原则 161
5—5 会计基本要素及其排列 162
5—6 主要会计事项通常有哪些?如何记录 165
5—7 原始凭证的分类 170
5—8 如何填制传票 171
5—9 试算和试算表如何编制 171
5—10 试算表不平衡的原因及其核对方法 172
5—11 会计上有哪些错误是试算表不能发现的 172
5—12 如何加强企业现金内部管理 173
5—13 如何对零用现金进行帐务处理 174
5—14 会计活动中对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处理方法 175
5—15 无形资产成本进行摊销的方法 178
5—16 财务报表的分类 179
5—17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利润分配表、财务状况变动表 179
5—18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185
5—19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 185
5—20 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186
5—21 会计资料的内涵 187
5—22 预算资料的分析 187
5—23 存货资料的分析 188
5—24 固定资产资料的分析 188
5—25 新旧财会制度的主要区别表 190
6—2 劳动管理的内容 195
6—1 劳动管理的任务 195
劳动管理 195
6—3 劳动定额的概念及作用 196
6—4 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 197
6—5 如何分析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 198
6—6 劳动定额的实施和修改 198
6—7 班组劳动管理的几项内容 199
6—8 计时工资 201
6—9 计件工资 202
6—10 岗位技能工资 203
6—11 奖金 205
6—12 津贴 205
6—13 劳动分工及其形式 206
6—14 劳动协作及其几种组织形式 207
6—15 工作地如何组织 209
6—16 编制定员的几点要求 210
6—17 人员配备的几点要求 211
6—18 用工制度的几种形式 212
6—19 怎样看待股份制 213
设备管理 217
7—1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217
7—2 设备管理的任务 219
7—3 设备的分类 219
7—4 生产设备ABC分类法 221
7—5 设备的选择 222
7—6 设备的评价 224
7—7 设备的日常管理 225
7—8 设备的分级管理 227
7—9 全员生产维修的特点 228
7—10 生产维修保养的内容和方法 229
7—11 设备的合理使用 231
7—12 设备的磨损与故障的规律 232
7—13 设备的检查 235
7—14 设备的修理 236
7—15 设备修理的几种方法 237
7—16 设备维护的五项要求 239
7—17 设备的保养分类 239
7—18 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240
7—19 设备的维修制度 241
7—20 设备的三种寿命 242
7—21 设备改造与更新的四种类型 243
7—22 班组设备的日常润滑管理 244
7—23 班组设备的点检工作 245
7—24 设备的管理为企业的经营服务 247
7—25 发展设备的商品关系 248
政工管理 253
8—1 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企业管理 253
8—2 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254
8—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56
8—4 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57
8—6 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 258
8—5 人生观 258
8—7 发展企业文化 259
8—8 培育企业精神 262
8—9 思想信息的收集 264
8—10 思想信息分析 266
8—11 实事求是的原则 268
8—12 积极引导原则 269
8—13 正面激励原则 270
8—14 预防为主原则 271
8—15 讲求实效原则 273
8—16 灌输教育法 274
8—17 疏导教育法 276
8—18 实践教育法 278
8—19 自我教育法 280
8—20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281
8—21 个别教育法 282
8—22 示范教育法 283
8—23 对比教育法 284
8—24 形象教育法 285
8—25 综合教育法 286
8—26 目标管理法 287
8—27 比较鉴别法 288
8—28 别对待法 290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