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形态和结构 1
1.1 正常星系和特殊星系 2
1.2 正常星系的分类 5
霍姆伯格分类 5
霍姆伯格类型的描述 7
哈勃分类 10
德沃库勒分类 12
1.3 星系的视扁度和真扁度 16
1.4 其它分类系统 19
叶凯士分类 19
光度分类 21
1.5 特殊星系的分类 25
2.1.1 测光性质 27
第二章 正常星系 27
2.1 组成 27
总光度 30
亮度分布 32
其它光度分布 34
视大小 35
颜色 35
2.1.2 恒星组成 40
复合谱 41
光度效应 41
化学组成的差异 42
中性氢观测 43
2.1.3 星系中的星际介质 43
中性氢含量沿星系序列的变化 45
中性氢的分布 47
星系中的电离介质 48
2.1.4 子系统 52
球状子系 52
球状星团 53
核子系 54
盘状子系 55
旋臂子系 56
棒及其有关子系 56
2.2 运动和质量 58
2.2.1 运动学 59
晚型星系的自转曲线 60
晚型星系的观测自转曲线 63
对圆运动的偏离 66
早型星系的自转 67
早型星系中的速度弥散 68
2.2.2 星系的质量 68
从自转曲线确定星系质量 69
表征质量 71
质量分布 71
从自转曲线确定角动量 73
从星系对确定统计质量 75
从恒星的速度弥散确定质量 75
从星系系统确定统计质量 77
2.2.3 质光比 78
累积值 79
质光比的局部变化 80
大质量晕 81
2.3 正常星系的模型 81
2.3.1 动力学模型 82
椭圆星系 83
椭圆星系的扁度 84
椭圆星系的三轴结构 86
2.3.2 星系成分的演化 87
基本方程 88
星际气体的化学演化 89
恒星形成速率 90
作为年龄指示的累积颜色 93
矮星系的性质 96
第三章 活动星系 98
3.1 分类 98
3.2 星系际HⅡ区(IGHⅡ) 103
3.3 具有核发射的星系(neG) 104
3.4 IrrⅡ星系 107
爆发星系 107
3.5 塞佛特星系(SyG) 111
爆发后星系 111
3.5.1 发射谱 112
3.5.2 连续谱 113
3.5.3 光变 115
3.5.4 射电发射 116
3.5.5 相关性 116
3.6 强射电星系(SRG) 117
3.6.1 射电结构 117
3.6.2 射电频谱 119
3.6.3 时标 120
3.6.4 致密源 121
3.6.6 光学谱 124
3.6.5 与强射电星系成协的光学形态 124
3.6.7 强射电星系的能量 125
3.7 N星系 128
3.8 类星体(QSO) 129
3.8.1 连续谱 130
3.8.2 线谱 132
3.8.3 蝎虎座BL型天体 133
3.8.4 红移和类星体的本质 134
3.9 致密天体中的活动 135
3.9.1 激发机制 137
3.9.2 能源 138
4.1 星系间的相互作用 141
4.1.1 潮汐作用 141
第四章 星系及其环境 141
相互作用星系(IG) 142
环形特殊星系 146
动力摩擦 147
合并星系 149
4.1.2 非潮汐相互作用 151
作为环境探测器的强射电星系 151
头-尾射电源 155
剥落过程 160
吸积 160
4.2 星系集团 161
4.2.1 星系对和多重星系 162
4.2.2 星系群 166
4.2.3 星系团 168
分类 168
动力学和演化 172
团内介质(ICM) 174
光度函数 176
4.2.4 二级成团 176
本超星系团(LSC) 177
4.2.5 成团性 179
观测和计算的相关性 180
Saslaw的解释 180
4.3 宇宙中物质的平均质量密度 181
等级式宇宙吗? 183
第五章 度量宇宙 184
5.1 距离指针 185
5.1.1 一级距离指针 186
星际吸收 186
新星 189
星族Ⅰ造父 变星 190
天琴RR型星 194
5.1.2 其它光度指针 194
最亮的星 195
蓝亮星 195
哈勃-桑代奇星 196
球状星团 197
红巨星 197
颜色-星等(CM)效应 198
光度型 199
星系的绝对星等 200
5.1.3 几何指针 200
HⅡ环的直径 201
最大HⅡ区的直径 201
旋涡星系的直径 204
5.1.4 其它距离指针 205
星系的表面亮度 205
超星协(SAS) 205
超新星 206
21厘米线宽 208
超新星膨胀 210
超光速膨胀 210
5.2 距离标度 212
5.2.1 哈勃流 212
5.2.2 对HO的探索 214
通向哈勃常数的七步 214
通向哈勃比的另外七步 215
获得HO的两个步骤 217
尾声 218
5.3 太空深处和宇宙早期 218
5.3.1 红移 218
5.3.2 哈勃定律 222
红移星等图 223
减速因子 226
第六章 宇宙学 227
6.1 基本假设 228
6.2 爆炸宇宙学 231
6.3 宇宙的热演化 235
6.4 原始核合成 238
6.5 背景辐射 241
6.6 观测宇宙学 243
6.6.1 可观测参量 243
6.6.2 模型跟宇宙的拟合 245
6.6.3 解除Λ=0的限制 248
第七章 引力不稳定性和星系形成 250
7.1 金斯波长和金斯质量理论 251
7.1.1 金斯质量 252
7.2 膨胀宇宙中的引力不稳定性 253
7.2.1 引力不稳定时期 258
7.3 原星系 258
7.3.1 密度扰动的非线性增长 259
7.4 通过耗散塌缩形成星系 261
7.4.1 非平衡定态 266
7.4.2 阶式碎裂 268
7.4.3 阶式碎裂的结束 270
7.4.4 整体动力学 273
7.4.5 自转的影响 275
7.5 非耗散塌缩 277
第八章 注释和评论 279
8.1 星系的表和图 279
8.2 复合谱 281
复合谱的定量分析 282
8.3 HⅠ谱 283
谱线形成 284
21厘米线的激发 286
光深和吸收 287
8.4 自转曲线的测定 288
8.5 星系中心区的自转周期 289
8.6 对§5.1.4的注释 290
参考文献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