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记 1
绪 论 1
一、文艺学是研究文学的科学 1
文艺学的对象和任务 1
目 录 1
文艺学概论的任务和内容 5
学习文艺学概论的方法 7
二、文学理论的发展概貌和马克思主 7
义文学理论的建立 7
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概貌 7
欧洲文学理论发展的概貌 16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立 19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21
本章结语 23
第一节文学是上层建筑 27
基础与上层建筑 27
第一章文学的一般特征 27
第一编文学的特征与本质 27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28
第二节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30
文学与现实生活 30
反映论的基本原理 31
反映论与文学 33
第三节文学是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 35
科学 36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点 36
艺术和科学的不同点 37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38
艺术的特点 42
第四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43
艺术的各种样式 4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45
语言艺术的特征 47
本章结语 51
第二章形象与典型 54
第一节形象 54
形象的概念 54
文学形象的特点 55
文学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59
文学形象主要是人的形象 62
典型的概念 64
第二节典型 64
典型问题是文学的中心问题 65
生活中的典型和艺术中的典型 68
文学典型的共性与个性 71
第三节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 72
环境 72
典型环境 74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78
生活的基础 84
第四节典型性格的创造 84
个性化 86
思想意义 89
本章结语 90
第三章文学与人民 93
第一节文学与人民的关系 93
人民的概念 93
人民性的概念 95
人民性的历史性 96
人民和文学的人民性 98
第二节文学的人民性的标志 100
真实地表现了富有社会意义的主题 100
以先进的思想观点评价生活 102
作品的高度艺术成就 103
评价人民性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05
古典文学人民性的特色 107
第三节古典文学的人民性 107
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局限性 114
第四节社会主义文学的人民性 117
社会主义文学是真正劳动人民的文学 117
人民性与党性 118
爱国主义与人民性 120
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主要人物 120
本章结语 121
第四章文学与政治 124
第一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124
政治的概念 124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125
第二节文学的阶级性 127
阶级的概念与作家的阶级性 127
文学的阶级性的复杂性 130
阶级斗争与文学 130
第三节文学的党性 136
阶级性和党性 136
文学的共产主义党性 136
党性与进步性 137
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 138
毛泽东同志发展了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 142
党性原则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143
为捍卫文学的党性原则而斗争 145
本章结语 151
第五章文学与民族 154
第一节文学的民族性 154
民族的概念 154
文学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156
第二节文学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学 159
两种民族文化 159
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特点 161
民族性与国际主义 161
第三节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文学 163
文学是属于全人类的 163
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163
文学的世界意义 164
为文学的世界水平而奋进 165
本章结语 166
第六章文学与社会 167
第一节文学与社会生活 167
社会与社会生活 167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基本内容 168
作家的社会实践与文学 168
文学的上层建筑作用 170
其它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 172
第二节文学的社会作用 174
文学的认识作用 174
文学的教育作用 175
文学的美学意义 176
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 177
本章结语 178
第二编文学作品的分析 181
第一章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181
第一节文学艺术中内容和形式的概念 181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学说 181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对 183
文学艺术中内容和形式概念的不同理解 183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内容 186
艺术对象和艺术内容的区别 186
文学内容的特征 187
文学作品内容的诸因素 189
第三节文学作品的形式 190
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的区别 190
“艺术语言”的概念 191
文学作品的形式及其诸因素 193
第四节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94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联系和相对的独立性 194
内容的主导作用 196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197
本章结语 199
第二章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 203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题材 203
题材的概念 203
题材的形成 204
题材的选择 206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主题 208
主题的概念 208
主题的形成 211
主题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213
对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应有的认识 219
第三节怎样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19
分析作品主题思想的条件和方法 220
本章结语 227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情节和结构 231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情节 231
情节的概念 231
情节的组成部分 232
情节的历史性 237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 239
结构的概念 239
结构的原则 241
第三节结构和情节的相互关系 251
结构和情节的相互关系 251
非情节因素 252
本章结语 254
第一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58
语言是形象地再现现实的手段 258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语言 258
语言的一般特征 259
作家的语言工作 261
第二节文学作品语言和人民口头语言 263
文学作品语言和人民口头语言的关系 263
人民口头语言的特点 265
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273
第三节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和叙述人的语言 286
人物的语言 286
叙述人的语言 290
第四节为丰富文学语言而斗争 292
丰富文学语言的主要途径 292
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296
本章结语 298
第一节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概念 301
描写与人物描写的概念 301
第五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 301
人物描写与人物创造的关系 302
第二节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303
描写人物的前提与要求 303
概括地抽象说明与概括地具体描写 304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09
从行动上描写人物 311
描写人物的谈话 314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316
人物肖像的描写 320
本章结语 323
第三编文学的发展过程 327
第一章文学的历史性 327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 328
文学起源于劳动 328
劳动在文化和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3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中的文学 333
的发展过程的特殊反映 333
第二节文学发展过程是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 333
封建社会中的文学 334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学 335
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338
社会主义社会中文学艺术的繁荣 339
第三节文学的继承和革新 340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 340
无产阶级文学的继承和革新 344
现代中国文学的继承和革新 346
本章结语 348
第二章风格和流派 351
第一节作家的风格 351
风格的一般概念 351
作家风格的基础 354
风格在作品中的体现 358
风格的发展 369
第二节文学的流派 371
文学流派的一般概念 371
文学流派的产生和消亡 373
文学流派之间的斗争 374
阶级消灭以后的文学流派 375
本章结语 377
第三章创作方法和文学思潮 379
第一节创作方法 379
创作方法的一般概念 379
创作方法的基本类型 381
现实主义 382
浪漫主义 390
形式主义 394
第二节文学思潮 395
文学思潮的一般概念 395
古典主义 396
感伤主义 400
浪漫主义 402
批判现实主义 406
自然主义及其他 409
第三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般概念 4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414
本章结语 421
第四章文学的种类 423
第一节文学分类的依据 423
第二节文学分类的概况 425
一、诗歌 425
诗歌的特征 425
诗歌的体裁 426
中国诗歌的形式 429
中国诗歌的发展 431
小说的特征 433
二、小说 433
小说的体裁 434
小说的叙述方式 437
中国小说的发展 438
三、戏剧 441
戏剧艺术的特点 441
戏剧文学的特点 441
戏剧的体裁 444
中国戏剧的发展 449
四、散文 452
散文的特点 452
散文的体裁 454
第三节文学分类的相对性和文学种类的历史性 459
文学分类的相对性 459
文学种类的历史性 460
本章结语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