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启闭醒脑开窍类 1
(一)百会 隐白 1
(二)百会 水沟 3
(三)水沟 风府 5
(四)水沟 合谷 6
(五)涌泉 足三里 7
(六)素髎 内关 9
(七)膻中 内关 11
(八)水沟 会阴 13
(九)曲池 中冲 14
(十)印堂 上脘 15
(十一)曲泽 委中 17
(十二)水沟 委中 20
(十三)内关 内庭 21
(一)风池 风府 23
第二章 疏风解表清热类 23
(二)风门 肺俞 24
(三)风门 身柱 27
(四)合谷 曲池 29
(五)大椎 束骨 30
(六)天柱 束骨 32
(七)孔最 合谷 33
(八)大都 经渠 35
(九)二间 阴郄 36
(十)合谷 复溜 38
(十一)少商 商阳 40
(十二)期门 温溜 42
(十三)陶道 肺俞 44
(十四)膏盲俞 百劳 45
(十五)膏盲俞 足三里 46
(十六)内关 三阴交 48
(十七)鱼际 太溪 49
第三章 祛风止痒类 52
(一)肩髃 曲池 52
(二)曲池 血海 53
(三)屋翳 至阴 54
第四章 和表里调气血疏肝胆类 57
(一)大椎 间使 57
(二)大杼 间使 58
(三)支沟 阳陵泉 60
(四)梁门 阳辅 62
(五)外关 阳辅 64
(六)太溪 商阳 65
(七)外关 足临泣 65
(八)胆俞 日月 71
第五章 清热解毒消肿类 74
(一)太溪 中渚 74
(二)液门 鱼际 75
(三)合谷 内庭 76
(四)足三里 二间 77
(五)二间 太溪 78
(六)下关 合谷 79
(七)手三里 太溪 80
(八)廉泉 中冲 82
(九)阳谷 侠溪 83
(十)身柱 委中 85
(十一)委中 膈俞 86
(十二)委中 女膝 88
(十三)归来 太冲 89
(十四)承山 三阴交 91
(十五)委中 承山 92
(十六)委阳 天池 94
(十七)三间 后溪 95
(一)足三里 肝俞 97
第六章 清热明目类 97
(二)攒竹 三间 99
(三)攒竹 商阳 100
(四)睛明 行间 101
(五)睛明 合谷 102
(六)合谷 光明 103
(七) 天柱 养老 105
(八)风池 合谷 106
(九)风池 水泉 107
(十)支正 飞扬 108
(十一)肝俞 少泽 109
(十二)丝竹空 攒竹 110
第七章 通窍亮音益聪类 112
(一)翳风 听会 112
(二)天牖 四渎 113
(三)听会 金门 115
(四)听会 迎香 116
(五)迎香 合谷 117
(六)迎香 足三里 118
(七)上星 迎香 119
(八)廉泉 通里 120
(九)哑门 涌泉 121
(十)哑门 关冲 122
(十一)哑门 廉泉 123
(十二)天鼎 间使 124
第八章 止咳平喘类 126
(一)天突 尺泽 126
(二)肺俞 天突 128
(三)天突 膻中 129
(四)肺俞 中府 130
(五)乳根 俞府 131
(六)璇玑 气海 133
(七)璇玑 巨阙 134
(八)中脘 丰隆 136
(九)关元 肾俞 138
(十)列缺 足三里 140
(十一)肺俞 孔最 141
(十二)身柱 大杼 142
(十三)列缺 照海 144
(十四)丰隆 列缺 146
(十五)大椎 内关 146
(十六)俞府 云门 147
第九章 清热凉血止血类 150
(一)上星 禾髎 150
(二)上星 素髎 152
(三)天府 合谷 153
(四)膈俞 足三里 154
(五)长强 承山 155
第十章 清热利湿退黄类 157
(一)胆俞 阳纲 157
(二)至阳 涌泉 157
(三)中脘 腕骨 160
(四)足三里 太冲 161
(五)阳陵泉 足三里 162
(六)行间 少冲 163
第十一章 醒脾开胃增食类 165
(一)璇玑 足三里 165
(二)中庭 中府 166
(三)脾俞 胃俞 167
(四)魂门 胃俞 168
(五)脾俞 膀胱俞 169
第十二章 调整胃肠止泻通便类 171
(一)天枢 足三里 171
(二)合谷 足三里 173
(三)大肠俞 阴陵泉 175
(四)百会 长强 176
(五)天枢 上巨虚 177
(六)建里 足三里 179
(七)支沟 足三里 181
(八)支沟 照海 182
(九)丰隆 阳陵泉 183
(十)命门 太溪 184
第十三章 调和肠胃理气止痛类 186
(一)中脘 足三里 186
(二)梁门 足三里 188
(三)内关 公孙 189
(四)足三里 三阴交 191
(五)劳宫 章门 192
(六)期门 中脘 194
(七)足三里 内庭 195
(八)内关 厉兑 196
(九)手三里 足三里 197
(十)下脘 陷谷 198
(十一)阴谷 行间 199
(十二)内庭 足临泣 201
第十四章 开胸顺气利膈畅中类 202
(一)神藏 璇玑 202
(二)劳宫 足三里 203
(三)承山 阴陵泉 204
(四)膻中 巨阙 205
(五)阴交 承山 206
(六)中府 意舍 207
(七)天突 列缺 208
(八)太白 足三里 209
(一)中脘 大陵 212
第十五章 强心止痛类 212
(二)心俞 内关 213
(三)巨阙 心俞 215
(四)心俞 通里 216
(五)膻中 气海 216
(六)大陵 内关 220
第十六章 宁心安神类 222
(一)神门 三阴交 222
(二)通里 照海 225
(三)通里 大钟 226
(四)厉兑 隐白 227
(五)申脉 照海 228
(六)神门 太溪 230
(七)神门 复溜 232
(一)上脘 神门 234
第十七章 镇静镇惊抗癫癎类 234
(二)鸠尾 后溪 235
(三)劳宫 涌泉 236
(四)水沟 间使 237
(五)四神聪 涌泉 238
(六)本神 身柱 239
(七)水沟 少商 241
(八)后溪 申脉 242
(一)合谷 太冲 244
第十八章 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244
(二)太溪 太冲 246
(三)百会 涌泉 247
(四)行间 涌泉 248
(五)二间 厉兑 249
(六)内关 足三里 250
(七)足三里 悬钟 251
(八)百会 风府 252
(九)风池 后溪 253
(十)头维 厉兑 254
(十一)风池 涌泉 255
第十九章 利尿消肿类 257
(一)水沟 前顶 257
(二)足三里 阴陵泉 258
(三)气海 足三里 259
(四)水分 复溜 260
(五)水分 阴陵泉 261
(六)水分 气海 262
第二十章 固精止带摄尿类 264
(一)气海 三阴交 264
(二)中极 三阴交 265
(三)命门 肾俞 266
(四)气海 然谷 267
(五)心俞 白环俞 268
(六)心俞 肾俞 269
(七)志室 三阴交 271
(八)大赫 太溪 272
第二十一章 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274
(一)承浆 后溪 274
(二)后溪 束骨 275
(三)列缺 后溪 276
(四)风池 悬钟 278
(五)水沟 曲池 279
(六)承浆 风府 280
(七)悬钟 昆仑 281
(八)水道 筋缩 282
(九)白环俞 委中 283
(十)天柱 大杼 284
(十一)肾俞 三间 285
(十二)尺泽 曲池 286
(十三)尺泽 合谷 287
(十四)肾俞 委中 288
(十五)水沟 哑门 289
(十六)环跳 阳陵泉 291
(十七)后溪 环跳 292
(十八)曲池 阳陵泉 293
(十九)后溪 昆仑 294
(二十)横骨 大都 295
(二十一)阳陵泉 悬钟 296
(二十二)阳陵泉 太冲 297
(二十三)环跳 委中 298
(二十四)阳陵泉 阴陵泉 299
(二十五)曲泉 膝阳关 300
(二十六)中渚 后溪 302
第二十章 散结消瘰类 304
(一)少海 天井 304
(二)曲池 臂臑 305
第二十三章 妇人杂病类 307
(一)关元 气海 307
(二)中极 子宫 308
(三)曲池 三阴交 309
(四)合谷 三阴交 310
(五)气海 天枢 314
(六)归来 三阴交 315
(七)大敦 隐白 316
(八)交信 合阳 317
(九)足三里 至阴 318
(十)外关 照海 320
(十一)光明 足临泣 321
(十二)乳根 少泽 322
病症索引 324
腧穴索引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