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二、社会主义经济概论的框架和结构 8
三、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方法 11
第一章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的基本理论 14
第二节 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依据 2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补充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1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43
第一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43
第二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属性 50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 61
第三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70
第一节 按劳分配及其实现的特点 70
第二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 78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 8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在规定性 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手段和途径 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109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117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117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形式 123
第三节 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基本条件 13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1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地位和性质 136
第二节 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体制 144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 15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的特征和作用 162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68
第三节 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管理 176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和调控的目标 183
第二节 我国新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189
第三节 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 197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 208
第一节 经济成长阶段与经济发展战略 208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换 218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227
第十章 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 234
第一节 农村经济与农业 234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 244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 252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262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262
第二节 我国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格局 266
第三节 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 271
第四节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