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一、经济管理学的涵义 1
二、经济管理学的特点 2
三、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5
一、经济管理的涵义及其性质 5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特点 8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任务 9
第三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一、最优化效益原则 12
二、民主管理和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3
三、责、权、效、利相统一的原则 14
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5
第四节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 16
一、经济方法 16
二、行政方法 19
三、法律方法 21
第二章经济管理的基本职能 25
第一节决策计划职能 25
一、决策计划职能的涵义 25
二、决策计划职能的特点和作用 27
三、编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28
一、组织指挥职能的涵义和作用 30
第二节组织指挥职强 30
二、建立管理组织的原则 31
三、我国经济组织的现状和趋势 33
第三节控制调节职能 35
一、控制调节职能的涵义和条件 35
二、控制调节的类型和作用 36
三、增强控制调节能力 37
第四节检查监督职能 39
一、检查监督的涵义及客观必然性 39
二、检查监督的内容 40
一、经济决策的涵义和特点 44
第三章经济管理决策 44
第一节经济管理决策的作用和分类 44
二、经济决策的作用 45
三、经济决策的分类 46
第二节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49
一、经济管理决策的前提 49
二、经济管理决策体系 51
三、经济管理决策的程序 53
第三节经济管理决策方法 59
一、预测方法 59
二、决策方法 62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69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管理 69
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资源的管理 69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71
三、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 73
第二节物力资源的管理 77
一、物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77
二、物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79
三、有效管理物力资源 80
第三节财力资源的管理 86
一、财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86
二、财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89
三、有效地管理财力资源 90
一、科学技术资源管理的意义 93
第四节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 93
二、科学技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95
三、有效地管理科学技术资源 98
第五章经济运行管理 102
第一节经济运行机制 102
一、经济运行机制的涵义及类型 102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104
第二节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形式 108
一、国家指令性计划和调拨市场的结合 108
二、国家指导性计划和有控制的市场的结合 109
三、国家政策性计划和有调节的市场的结合 110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11
四、国家宏观调控和自发市场的结合 111
一、继续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112
二、开放资金市场 113
三、开拓技术市场 114
四、健全劳务市场 115
第四节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 116
一、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 117
二、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17
三、处理好运用行政手段与运用经济手段的关系 118
篇六章经济信息管理 120
第一节经济信息的涵义及功能 120
一、经济信息的涵义 120
二、经济信息的功能 123
第二节经济信息的管理程序 124
一、经济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传递和使用 124
二、经济信息的反馈 128
第三节经济信息的管理系统 129
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置 129
二、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 131
三、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化 133
第七章财政金融管理 135
第一节财政金融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135
一、财政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135
二、财政金融管理及其职能 137
三、财政金融管理的作用 140
一、国家预算管理 141
第二节财政管理 141
二、税收管理 144
三、企业财物管理 148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 150
第三节金融管理 151
一、银行信贷管理 151
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 154
三、储蓄管理 155
第一节城市的涵义和功能 158
一、城市的涵义 158
第八章城市经济管理 158
二、城市的功能 160
第二节城市的规划和管理 162
一、城市的规划 162
二、城市的管理 166
第三节以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管理 172
一、城市与地区的经济联系 172
二、经济区与经济网络 173
三、经济区的建设与管理 174
第四节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 177
一、小城镇的概念和体系 177
二、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 179
三、小城镇的建设方针和管理原则 180
第九章农村经济管理 184
第一节农村经济管理及其重要性 184
一、农村经济及其管理 184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 185
第二节农业经济管理 187
一、农业双向承包责任制 187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190
三、农业结构调整 191
第三节乡镇企业管理 194
一、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195
二、乡镇企业的特点 197
三、乡镇企业管理的重点 199
第四节农村商品流通管理 202
一、农村商品流通的地位与作用 202
二、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 203
三、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管理与改革的重点 205
第十章涉外经济管理 208
第一节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208
一、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208
二、涉外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209
第二节对外货物贸易的管理 211
一、对外货物贸易管理的意义 211
二、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的 212
历史变革和主要成就 212
三、出口贸易的管理 214
四、进口贸易的管理 216
第三节对利用外资的管理 218
一、利用外资的意义 218
二、利用外资的方式 219
三、利用外资的管理措施 221
第四节对外金融、外汇的管理 223
一、对外金融管理 223
二、外汇管理 224
第十一章企业经营管理 227
第一节企业经营管理的涵义和任务 227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涵义 227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任务 228
第二节生产经营管理 231
一、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管理 231
二、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管理 237
第三节企业行为的管理 242
一、企业行为的含义及其特点 243
二、不合理的企业行为及其对策 245
第十二章经济管理体制 251
第一节经济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现状 251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 251
二、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253
三、十年改革的状况 255
一、财税体制改革 257
第二节深化宏观配套改革 257
三、外贸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258
二、金融体制改革 258
四、价格改革 259
五、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260
六、计划体制改革 260
第三节深化企业改革 261
一、巩固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262
二、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263
三、发展企业集团 264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及其意义 266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涵义 266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经济效益 266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层次 268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是经济效益 270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评价 272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 272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评价内容 273
三、评价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275
第三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77
一、我国经济效益较差的表现及原因 277
二、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279
三、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281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