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
心脏病患者的处理原则 9
第一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
目录 9
心脏病患者的处理原则 9
第一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
第一节 隐性冠心病 11
第一节 隐性冠心病 11
一、治疗方案的选择 12
一、治疗方案的选择 12
二、推荐的诊断途径 12
二、推荐的诊断途径 12
三、推荐的治疗方案 15
三、推荐的治疗方案 15
四、治疗结果 17
四、治疗结果 17
第二节 无并发症的心肌梗塞 18
一、院外、家庭及急诊治疗 18
第二节 无并发症的心肌梗塞 18
一、院外、家庭及急诊治疗 18
二、监护病房 19
二、监护病房 19
三、观察项目 19
三、观察项目 19
四、饮食 20
六、康复 20
五、护理 20
四、饮食 20
六、康复 20
五、护理 20
七、特殊治疗 21
七、特殊治疗 21
八、随访观察 24
八、随访观察 24
第三节 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 26
一、室颤 26
第三节 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 26
一、室颤 26
二、室上性心律失常 30
二、室上性心律失常 30
三、传导障碍 31
三、传导障碍 31
第四节 心肌梗塞后低血压和休克 33
第四节 心肌梗塞后低血压和休克 33
一、血液动力学监测 34
一、血液动力学监测 34
二、低心输出量和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37
二、低心输出量和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37
第五节 心肌梗塞后再灌注治疗 45
第五节 心肌梗塞后再灌注治疗 45
一、治疗方案 46
一、治疗方案 46
二、溶栓制剂的选择 51
二、溶栓制剂的选择 51
三、心肌梗塞时的急诊血管重建术 52
三、心肌梗塞时的急诊血管重建术 52
一、急性室间隔穿孔 54
第六节 心肌梗塞时的室间隔穿孔和二尖瓣返流…… 54
一、急性室间隔穿孔 54
第六节 心肌梗塞时的室间隔穿孔和二尖瓣返流…… 54
二、急性二尖瓣返流 56
二、急性二尖瓣返流 56
第七节 室壁瘤 58
一、临床特点 58
一、临床特点 58
第七节 室壁瘤 58
二、并发症及其治疗 59
二、并发症及其治疗 59
三、外科治疗。 63
三、外科治疗。 63
第八节 稳定性心绞痛 65
第八节 稳定性心绞痛 65
一、一般性措施 68
一、一般性措施 68
二、药物治疗 69
二、药物治疗 69
三、外科治疗 75
三、外科治疗 75
四、冠状动脉成形术 77
四、冠状动脉成形术 77
一、病理生理学 78
第九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 78
第九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 78
一、病理生理学 78
二、处理的一般原则 79
二、处理的一般原则 79
三、药物治疗 80
三、药物治疗 80
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83
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83
五、心导管检查 84
五、心导管检查 84
六、嗣后的治疗 85
六、嗣后的治疗 85
第十节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86
一、复发的心肌缺血 86
第十节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86
一、复发的心肌缺血 86
二、患者的评估 87
二、患者的评估 87
三、药物治疗 88
三、药物治疗 88
四、心导管检查 91
四、心导管检查 91
第十一节 冠状动脉痉挛 93
第十一节 冠状动脉痉挛 93
一、急性发病时期的治疗 94
一、急性发病时期的治疗 94
二、院外患者的治疗 96
二、院外患者的治疗 96
三、监测治疗 97
四、没有解决的问题 97
三、监测治疗 97
四、没有解决的问题 97
第十二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99
第十二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99
一、历史 100
一、历史 100
二、作用机理 101
二、作用机理 101
三、基础准备工作 102
四、候选的条件 102
四、候选的条件 102
三、基础准备工作 102
五、手术过程 105
五、手术过程 105
六、并发症 106
六、并发症 106
七、再狭窄 107
七、再狭窄 107
八、未来的发展方向 108
八、未来的发展方向 108
第十三节 搭桥术后的患者 110
一、搭桥手术的目的 110
二、心绞痛的真性和假性改善 110
第十三节 搭桥术后的患者 110
一、搭桥手术的目的 110
二、心绞痛的真性和假性改善 110
三、运动心电图阳性的无症状患者 111
三、运动心电图阳性的无症状患者 111
五、工作和娱乐活动 112
四、持续性和复发性心绞痛 112
四、持续性和复发性心绞痛 112
五、工作和娱乐活动 112
六、阳萎和行为异常 113
六、阳萎和行为异常 113
七、自身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 114
八、血管桥的粥样硬化 114
七、自身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 114
八、血管桥的粥样硬化 114
十、心衰、心律失常和运动试验 115
十、心衰、心律失常和运动试验 115
九、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115
九、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115
十一、手术后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16
十一、手术后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16
十二、再次手术和PTCA 117
十二、再次手术和PTCA 117
十三、少见并发症 118
十三、少见并发症 118
第十四节 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 120
一、心脏康复计划 120
一、心脏康复计划 120
第十四节 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 120
二、出院计划 127
三、持续作记录 127
二、出院计划 127
三、持续作记录 127
六、早期锻炼选择对象 128
四、计划的益处 128
五、危险性 128
四、计划的益处 128
五、危险性 128
六、早期锻炼选择对象 128
第十五节 冠心病患者的行为限制 130
二、患者选择 130
一、治疗的选择 130
第十五节 冠心病患者的行为限制 130
一、治疗的选择 130
二、患者选择 130
三、行为医学 133
三、行为医学 133
四、行为变型 134
四、行为变型 134
第二章瓣膜性心脏病 137
第二章瓣膜性心脏病 137
一、预防 139
一、预防 139
第一节 风湿热的预防和治疗 139
第一节 风湿热的预防和治疗 139
二、急性风湿热治疗 140
二、急性风湿热治疗 140
第二节 二尖瓣狭窄 143
第二节 二尖瓣狭窄 143
一、预防性的治疗 143
一、预防性的治疗 143
二、手术前期的处理 144
二、手术前期的处理 144
三、外科治疗 147
三、外科治疗 147
四、手术后的治疗 149
四、手术后的治疗 149
第三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151
第三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151
一、急性期 151
一、急性期 151
二、慢性期 153
二、慢性期 153
三、特殊药物治疗 154
三、特殊药物治疗 154
第四节 主动脉瓣并闭不全 159
一、药物治疗 159
第四节 主动脉瓣并闭不全 159
一、药物治疗 159
二、急症外科处理 160
二、急症外科处理 160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61
四、中度~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61
四、中度~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61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61
五、左心室疾病 162
五、左心室疾病 162
六、合并二尖瓣疾病 164
六、合并二尖瓣疾病 164
七、修复瓣周围主动脉瓣返流 165
七、修复瓣周围主动脉瓣返流 165
第五节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166
一、病理因素 166
一、病理因素 166
第五节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166
二、病理生理因素 167
二、病理生理因素 167
三、临床诊断 168
三、临床诊断 168
四、药物外科治疗 169
四、药物外科治疗 169
五、对无症状患者的处理 170
五、对无症状患者的处理 170
六、修复瓣的选择 171
六、修复瓣的选择 171
一、风湿性心脏病 173
第六节 获得性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 173
一、风湿性心脏病 173
第六节 获得性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 173
二、细菌性心内膜炎 176
二、细菌性心内膜炎 176
三、缺血 178
三、缺血 178
四、外伤 178
四、外伤 178
五、脱垂 179
五、脱垂 179
六、浸润性疾病 180
六、浸润性疾病 180
七、肿瘤 181
七、肿瘤 181
八、瓣膜钙化 182
八、瓣膜钙化 182
第七节 二尖瓣脱垂 183
第七节 二尖瓣脱垂 183
一、听诊诊断 184
一、听诊诊断 184
二、治疗 186
二、治疗 186
三、并发症 187
三、并发症 187
第八节 修复瓣膜的选择 195
第八节 修复瓣膜的选择 195
一、瓣膜的类型 195
一、瓣膜的类型 195
二、二尖瓣替换术 197
二、二尖瓣替换术 197
三、主动脉瓣替换术 198
三、主动脉瓣替换术 198
四、三尖瓣修补或替换术 199
四、三尖瓣修补或替换术 199
五、儿童的瓣膜替换术 200
五、儿童的瓣膜替换术 200
第九节修复瓣的随访 202
第九节修复瓣的随访 202
二、灌注后综合征 203
一、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203
二、灌注后综合征 203
一、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203
三、修复瓣心内膜炎 204
三、修复瓣心内膜炎 204
四、溶血性贫血 206
四、溶血性贫血 206
六、血栓栓塞 207
五、与抗凝有关的出血事件 207
六、血栓栓塞 207
五、与抗凝有关的出血事件 207
七、术后充血性心衰 208
七、术后充血性心衰 208
八、修复瓣的失败 209
八、修复瓣的失败 209
九、建议 210
九、建议 210
第三章心肌疾病 211
第三章心肌疾病 211
一、诊断 213
第一节 心肌炎 213
第一节 心肌炎 213
一、诊断 213
二、治疗 214
二、治疗 214
一、发病及预后 219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219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219
一、发病及预后 219
二、可逆性病因 220
二、可逆性病因 220
三、心肌病的可逆性病因 222
三、心肌病的可逆性病因 222
四、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225
四、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225
五、利尿剂 226
五、利尿剂 226
六、血管扩张剂 231
六、血管扩张剂 231
七、抗心律失常药 234
七、抗心律失常药 234
八、抗凝剂 235
八、抗凝剂 235
一、HCM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机制 236
第三节 肥厚型心肌病(HCM) 236
第三节 肥厚型心肌病(HCM) 236
一、HCM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机制 236
二、血液动力学分类 238
二、血液动力学分类 238
三、患者调查 239
三、患者调查 239
四、治疗 240
四、治疗 240
第四节 左心肥大的其他情况 247
第四节 左心肥大的其他情况 247
一、治疗原则 248
一、治疗原则 248
三、钙通道阻滞剂 249
二、β阻滞剂 249
二、β阻滞剂 249
三、钙通道阻滞剂 249
四、硝酸盐制剂 250
四、硝酸盐制剂 250
五、利尿剂 251
六、抗心律失常药 251
六、抗心律失常药 251
五、利尿剂 251
七、冠状动脉搭桥术 252
七、冠状动脉搭桥术 252
第四章心包疾病 255
第四章心包疾病 255
一、治疗决择 257
第一节 急性及复发性心包炎 257
第一节 急性及复发性心包炎 257
一、治疗决择 257
二、选择方案 258
三、复发性急性心包炎 258
三、复发性急性心包炎 258
二、选择方案 258
四、外科处理 259
四、外科处理 259
第二节 亚急性慢性心包渗液及缩窄 260
第二节 亚急性慢性心包渗液及缩窄 260
第三节 心包填塞 265
一、急性严重外科型 265
一、急性严重外科型 265
第三节 心包填塞 265
二、内科急症性心包填塞 266
三、内科患者的心包填塞 266
三、内科患者的心包填塞 266
二、内科急症性心包填塞 266
四、低压性心包填塞 268
四、低压性心包填塞 268
七、肿瘤 269
六、慢性肾病 269
五、渗出一缩窄性心包炎 269
七、肿瘤 269
六、慢性肾病 269
五、渗出一缩窄性心包炎 269
第五章先天性心脏病 271
第五章先天性心脏病 271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 273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 273
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274
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274
二、房室间隔缺损 275
二、房室间隔缺损 275
四、单心房 277
三、静脉窦型缺损 277
四、单心房 277
三、静脉窦型缺损 277
五、后遗症和并发症 278
五、后遗症和并发症 278
六、残留畸形 279
六、残留畸形 279
一、A型 小型室间隔缺损 280
一、A型 小型室间隔缺损 280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280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280
四、C型 大型室间隔缺损伴血管阻力增高 281
三、C型 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大型室间隔缺损 281
四、C型 大型室间隔缺损伴血管阻力增高 281
二、B型 中型室间隔缺损 281
三、C型 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大型室间隔缺损 281
二、B型 中型室间隔缺损 281
六、避免失误 282
五、术后随诊 282
六、避免失误 282
五、术后随诊 282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DA) 290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DA) 290
一、早产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 291
一、早产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 291
二、足月婴幼儿、儿童及成年人动脉导管未闭 293
二、足月婴幼儿、儿童及成年人动脉导管未闭 293
三、先天性心脏病保护性(代偿)动脉导管未闭 295
三、先天性心脏病保护性(代偿)动脉导管未闭 295
第四节肺动脉狭窄 297
一、瓣下狭窄 297
一、瓣下狭窄 297
第四节肺动脉狭窄 297
二、典型的肺动脉瓣狭窄 298
二、典型的肺动脉瓣狭窄 298
四、主肺动脉远端狭窄 300
三、肺动脉瓣发育不良 300
四、主肺动脉远端狭窄 300
三、肺动脉瓣发育不良 300
一、主动脉瓣狭窄 302
一、主动脉瓣狭窄 302
第五节 先天性主动脉狭窄 302
第五节 先天性主动脉狭窄 302
二、固定的主动脉瓣下狭窄 307
二、固定的主动脉瓣下狭窄 307
三、主动脉瓣上狭窄 308
三、主动脉瓣上狭窄 308
第六节 Ebstein s畸形 310
第六节 Ebstein s畸形 310
一、心律失常 311
一、心律失常 311
二、血液动力学问题 313
二、血液动力学问题 313
第七节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318
一、临床分级 318
第七节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318
一、临床分级 318
二、婴幼儿发生心肌梗塞 319
二、婴幼儿发生心肌梗塞 319
三、幼儿时手术治疗的选择 322
三、幼儿时手术治疗的选择 322
第八节 婴幼儿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329
一、治疗 329
第八节 婴幼儿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329
一、治疗 329
二、优选的处理 331
二、优选的处理 331
三、低肺血流量 332
三、低肺血流量 332
四、高肺血流量 335
四、高肺血流量 335
一、根治手术指征 339
第九节 成人紫绀型先心病 339
一、根治手术指征 339
第九节 成人紫绀型先心病 339
二、四联症 340
二、四联症 340
三、肺动脉闭锁伴室缺 341
四、右室双出口 341
三、肺动脉闭锁伴室缺 341
四、右室双出口 341
七、体静脉连接异常 342
五、大动脉转位合并室缺 342
六、共同动脉干 342
七、体静脉连接异常 342
六、共同动脉干 342
五、大动脉转位合并室缺 342
八、内科处理 344
八、内科处理 344
九、移植手术的预后和指征 345
九、移植手术的预后和指征 345
第六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347
第六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347
第一节 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349
一、一般治疗 349
一、一般治疗 349
第一节 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349
二、特殊的抗生素治疗 353
二、特殊的抗生素治疗 353
第二节 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358
一、革兰氏阴性菌心内膜炎 358
第二节 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358
一、革兰氏阴性菌心内膜炎 358
二、真菌心内膜炎 363
二、真菌心内膜炎 363
一、诊断 365
第三节 人造瓣膜心内膜炎 365
第三节 人造瓣膜心内膜炎 365
一、诊断 365
二、临床考虑 366
二、临床考虑 366
三、治疗 367
三、治疗 367
第四节 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374
一、术前的评价和治疗 374
第四节 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374
一、术前的评价和治疗 374
二、手术适应征 375
二、手术适应征 375
三、手术考虑 377
三、手术考虑 377
四、术后处理和手术效果 378
四、术后处理和手术效果 378
第七章充血性心力衰竭 381
第七章充血性心力衰竭 381
第一节 急性肺水肿 383
第一节 急性肺水肿 383
一、高血压性肺水肿 384
一、高血压性肺水肿 384
二、特殊情况 386
二、特殊情况 386
三、正常和低血压性肺水肿 387
三、正常和低血压性肺水肿 387
一、心衰患者的处理 389
一、心衰患者的处理 389
第二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89
第二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89
第三节 心脏移植 396
一、患者选择 396
第三节 心脏移植 396
一、患者选择 396
二、手术和术后处理 397
二、手术和术后处理 397
三、排斥 398
四、后期结果 398
四、后期结果 398
三、排斥 398
第八章外周血管疾病 401
第八章外周血管疾病 401
一、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分型 403
第一节 动脉闭塞性疾病 403
一、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分型 403
第一节 动脉闭塞性疾病 403
二、评价 404
二、评价 404
三、手术指征和保守疗法 406
三、手术指征和保守疗法 406
四、外科手术选择 407
四、外科手术选择 407
第二节 急性动脉栓塞 411
第二节 急性动脉栓塞 411
一、动脉栓子 412
一、动脉栓子 412
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415
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415
三、医源性动脉栓塞 417
三、医源性动脉栓塞 417
第三节 急性血栓性静脉炎 419
第三节 急性血栓性静脉炎 419
一、诊断 420
一、诊断 420
二、治疗 423
二、治疗 423
三、小腿静脉血栓 424
三、小腿静脉血栓 424
四、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25
四、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25
五、溶栓疗法 425
五、溶栓疗法 425
六、再发DVT的外科静脉阻断 431
六、再发DVT的外科静脉阻断 431
第四节 静脉炎后综合征 432
一、解剖问题 432
一、解剖问题 432
第四节 静脉炎后综合征 432
二、病理生理情况 433
二、病理生理情况 433
三、症状及治疗 434
三、症状及治疗 434
四、外科治疗 436
四、外科治疗 436
一、临床指征 440
一、临床指征 440
二、治疗 441
二、治疗 441
三、纤溶制剂的应用 443
三、纤溶制剂的应用 443
第六节 血管成形术在外周血管病中的应用 445
一、诊断和治疗 445
一、诊断和治疗 445
第六节 血管成形术在外周血管病中的应用 445
二、检查技术的选择 446
二、检查技术的选择 446
四、股浅支脉狭窄一闭塞 447
三、髂动脉狭窄一闭塞 447
三、髂动脉狭窄一闭塞 447
四、股浅支脉狭窄一闭塞 447
五、结论 448
五、结论 448
六、外周血管病PTA有关事项 449
六、外周血管病PTA有关事项 449
第九章心律失常 451
第九章心律失常 451
一、病因学 453
一、病因学 453
第一节 窦房结功能不全 453
第一节 窦房结功能不全 453
二、临床表现 455
二、临床表现 455
三、诊断 456
四、心电图 456
三、诊断 456
四、心电图 456
五、逸博节律 457
五、逸博节律 457
六、自然病程 458
六、自然病程 458
七、治疗 458
七、治疗 458
第二节 房性及室性异位搏动 460
一、室性异位搏动:临床的概念 460
第二节 房性及室性异位搏动 460
一、室性异位搏动:临床的概念 460
三、现代药物治疗 461
三、现代药物治疗 461
二、室性异位搏动的特点 461
二、室性异位搏动的特点 461
四、对室性异位搏动患者的处理 465
四、对室性异位搏动患者的处理 465
五、房性异位搏动患者的处理 469
五、房性异位搏动患者的处理 469
一、电生理特点 471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471
一、电生理特点 471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471
三、心律失常和自律性增强 472
二、心律失常的抑制 472
三、心律失常和自律性增强 472
二、心律失常的抑制 472
四、心律失常与折返 474
四、心律失常与折返 474
五、WPW综合征的折返性心律失常 476
五、WPW综合征的折返性心律失常 476
六、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 478
六、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 478
七、WPW综合征中的心房颤动 479
七、WPW综合征中的心房颤动 479
第四节 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480
第四节 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480
一、处理原则 481
一、处理原则 481
二、急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487
二、急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487
三、慢性反复发作性室速的处理 490
三、慢性反复发作性室速的处理 490
第五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496
第五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496
一、药物选择 496
一、药物选择 496
二、起搏 498
二、起搏 498
三、倾向的治疗途径 499
三、倾向的治疗途径 499
四、赞成和反对的观点 503
四、赞成和反对的观点 503
一、基础评价和治疗途径 505
常 505
第六节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室性心律失 505
一、基础评价和治疗途径 505
常 505
第六节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室性心律失 505
二、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植入 507
二、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植入 507
四、AICD患者的随访 508
三、术后AICD调试 508
四、AICD患者的随访 508
三、术后AICD调试 508
五、临床意义 512
五、临床意义 512
第七节 房室传导阻滞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 513
第七节 房室传导阻滞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 513
第八节 预激综合征 521
一、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 521
一、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 521
第八节 预激综合征 521
二、隐匿性W—P—W综合征 525
三、Lown—Ganong—Levme综合征 525
三、Lown—Ganong—Levme综合征 525
二、隐匿性W—P—W综合征 525
四、无症状患者的房室传导异常 526
五、预激综合征患者的非药物处理 526
五、预激综合征患者的非药物处理 526
四、无症状患者的房室传导异常 526
第九节 Q—T延长综合征 529
第九节 Q—T延长综合征 529
一、首选治疗 531
一、首选治疗 531
二、次选治疗 532
二、次选治疗 532
三、其它治疗 533
三、其它治疗 533
四、结果 534
四、结果 534
第十节 洋地黄中毒 535
第十节 洋地黄中毒 535
一、治疗途径 536
一、治疗途径 536
第五节 溶栓疗法 539
第五节 溶栓疗法 539
二、大剂量洋地黄中毒 542
二、大剂量洋地黄中毒 542
第十一节 起搏器:植入技术和仪器选择 545
第十一节 起搏器:植入技术和仪器选择 545
一、手术入路 545
一、手术入路 545
二、房室电极的位置 547
二、房室电极的位置 547
三、术后并发症 548
三、术后并发症 548
四、选择 549
四、选择 549
第十二节 心脏起搏器随访 550
第十二节 心脏起搏器随访 550
一、监视与处理 550
一、监视与处理 550
二、发生器的评价 552
二、发生器的评价 552
三、电极功能评价 553
三、电极功能评价 553
四、对起搏器工作的其它影响 554
四、对起搏器工作的其它影响 554
五、患者教育 557
五、患者教育 557
第十三节 入院前心脏骤停的幸存者 558
第十三节 入院前心脏骤停的幸存者 558
一、心脏骤停幸存者的总体评价 558
一、心脏骤停幸存者的总体评价 558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559
二、治疗终止点和预防复发 559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559
二、治疗终止点和预防复发 559
五、抗纤颤一抗心动过速装置 562
四、抗缺血治疗和外科治疗 562
五、抗纤颤一抗心动过速装置 562
四、抗缺血治疗和外科治疗 562
第十四节 心律失常的电心脏复律 563
一、电复律适应征 563
一、电复律适应征 563
第十四节 心律失常的电心脏复律 563
二、复律准备 564
二、复律准备 564
三、使用电复律的技术 565
三、使用电复律的技术 565
四、电复律的并发症 567
四、电复律的并发症 567
第十章高血压 569
第十章高血压 569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571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571
一、鉴别诊断:肾素系统 572
一、鉴别诊断:肾素系统 572
二、肾素分布图的应用 573
二、肾素分布图的应用 573
三、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575
三、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575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580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580
一、肾实质疾患 581
一、肾实质疾患 581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 583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 583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85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85
四、嗜铬细胞瘤 586
四、嗜铬细胞瘤 586
五、药物性高血压 588
五、药物性高血压 588
六、其它原因的继发性高血压 590
六、其它原因的继发性高血压 590
第三节 高血压危象 591
第三节 高血压危象 591
一、治疗措施和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学 591
一、治疗措施和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学 591
二、初级治疗后的诊治方案 597
二、初级治疗后的诊治方案 597
三、近期对高血压危象处理的争论 599
三、近期对高血压危象处理的争论 599
第四节 老年高血压 600
第四节 老年高血压 600
二、适宜的治疗方案 601
一、药物替代疗法 601
二、适宜的治疗方案 601
一、药物替代疗法 601
三、治疗目标 608
三、治疗目标 608
第十一章主动脉疾病 611
第十一章主动脉疾病 611
一、治疗措施 613
第一节 主动脉夹层血肿 613
第一节 主动脉夹层血肿 613
一、治疗措施 613
二、外科治疗 620
三、内科治疗 620
三、内科治疗 620
二、外科治疗 620
第二节腹主动脉瘤 624
第二节腹主动脉瘤 624
一、非手术治疗的恶化率和危险性 625
一、非手术治疗的恶化率和危险性 625
二、未破的腹主动脉瘤的诊断 626
二、未破的腹主动脉瘤的诊断 626
三、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 628
三、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 628
四、腹部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629
四、腹部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629
五、动脉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632
五、动脉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632
六、术后护理 633
六、术后护理 633
七、未破裂的动脉瘤修补术预后 634
七、未破裂的动脉瘤修补术预后 634
第三节 胸主动脉瘤 635
一、病因和病理概念 635
第三节 胸主动脉瘤 635
一、病因和病理概念 635
二、现代诊断和检查 636
二、现代诊断和检查 636
三、手术患者的选择 637
四、治疗和结果 637
四、治疗和结果 637
三、手术患者的选择 637
第四节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644
第四节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644
一、马凡氏(Marfan s)综合征 647
一、马凡氏(Marfan s)综合征 647
二、Ehlers—Danlos综合征 649
二、Ehlers—Danlos综合征 649
三、骨生成缺陷综合征 651
四、高胱氨酸血症 651
三、骨生成缺陷综合征 651
四、高胱氨酸血症 651
五、黑尿酸尿 652
六、假黄瘤 652
七、Stickler综合征 652
五、黑尿酸尿 652
六、假黄瘤 652
七、Stickler综合征 652
八、矮小症 653
八、矮小症 653
第十二章肺循环 655
第十二章肺循环 655
第一节 急性和慢性肺栓塞 657
第一节 急性和慢性肺栓塞 657
一、溶栓剂的疗效 658
一、溶栓剂的疗效 658
二、优先处理 658
二、优先处理 658
二、外科治疗 664
二、外科治疗 664
第二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665
第二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665
一、治疗方法 665
一、治疗方法 665
第十三章其它 666
第十三章其它 666
三、治疗评论 671
三、治疗评论 671
第三节 肺原性心脏病 672
第三节 肺原性心脏病 672
一、治疗探讨 674
一、治疗探讨 674
二、支气管扩张剂 676
二、支气管扩张剂 676
三、洋地黄 677
四、利尿剂 677
四、利尿剂 677
三、洋地黄 677
五、血管扩张剂的治疗探讨 678
五、血管扩张剂的治疗探讨 678
第一节 心脏复苏(CPR) 679
第一节 心脏复苏(CPR) 679
一、CPR的ABC 681
一、CPR的ABC 681
二、胸部按压的生理学意义 682
二、胸部按压的生理学意义 682
三、胸部按压的实施 683
三、胸部按压的实施 683
四、特殊处理 683
四、特殊处理 683
五、除颤和药物 684
五、除颤和药物 684
第二节 高脂血症 686
第二节 高脂血症 686
一、诊断 687
一、诊断 687
二、治疗机制 690
二、治疗机制 690
三、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 691
三、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 691
四、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治疗 692
四、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治疗 692
五、控制HDL水平 693
五、控制HDL水平 693
一、甲状腺功能低下 694
第三节 甲状腺病与心脏 694
一、甲状腺功能低下 694
第三节 甲状腺病与心脏 694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696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696
三、治疗 697
三、治疗 697
四、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698
四、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698
第四节 心脏病患者的妊娠 700
第四节 心脏病患者的妊娠 700
一、先天性心脏病 701
一、先天性心脏病 701
二、围产期心脏病 703
三、肥厚性心脏病 703
二、围产期心脏病 703
三、肥厚性心脏病 703
四、心律失常 704
四、心律失常 704
五、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707
五、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707
六、妊娠期心血管药物 710
六、妊娠期心血管药物 710
一、手术危险性的评价 711
第五节 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 711
一、手术危险性的评价 711
第五节 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 711
二、降低手术危险性的措施 713
二、降低手术危险性的措施 713
三、术后合并症的处理 715
三、术后合并症的处理 715
第六节 外伤性心血管病 717
一、心脏钝性伤 717
一、心脏钝性伤 717
第六节 外伤性心血管病 717
二、心脏穿透伤 718
二、心脏穿透伤 718
三、主动脉和大血管损伤 719
三、主动脉和大血管损伤 719
一、原发性心脏肿瘤 721
第七节 心脏肿瘤和心脏类癌肿 721
第七节 心脏肿瘤和心脏类癌肿 721
一、原发性心脏肿瘤 721
二、继发性心脏肿瘤 722
二、继发性心脏肿瘤 722
三、类心脏癌肿 722
三、类心脏癌肿 722
第八节 动静脉血管畸形 724
第八节 动静脉血管畸形 724
第九节 体位性低血压 727
第九节 体位性低血压 727
一、治疗方案 728
一、治疗方案 728
二、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 730
二、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 730
三、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的治疗 732
三、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的治疗 732
第十节 雷诺氏现象 734
第十节 雷诺氏现象 734
一、治疗 736
一、治疗 736
二、手术治疗 740
二、手术治疗 740
第十一节 心脏病与抑郁症 741
一、治疗的选择 741
一、治疗的选择 741
第十一节 心脏病与抑郁症 741
二、治疗方法 742
二、治疗方法 742
三、药物的选择 743
三、药物的选择 743
四、治疗的基本策略 745
四、治疗的基本策略 745
五、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747
五、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747
第十二节 非心源性胸痛 749
一、一般方法 749
一、一般方法 749
第十二节 非心源性胸痛 749
二、特殊非心源性因素估计 752
第十三节 老年人与心脏病 752
第十三节 老年人与心脏病 752
二、特殊非心源性因素估计 752
一、心脏节律的问题 754
二、缺血性心脏病 754
二、缺血性心脏病 754
一、心脏节律的问题 754
三、控制血压 755
三、控制血压 755
四、心力衰竭 756
四、心力衰竭 756
五、其它心脏病 757
六、心脏手术 757
六、心脏手术 757
五、其它心脏病 757
一、蒽环类抗生素引起的心脏病 758
第十四节 抗癌治疗引起的心脏病 758
第十四节 抗癌治疗引起的心脏病 758
一、蒽环类抗生素引起的心脏病 758
二、放射引起的心脏病 761
二、放射引起的心脏病 761
第十五节 心脏手术后的护理 765
第十五节 心脏手术后的护理 765
一、术后近期 766
一、术后近期 766
二、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768
二、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