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的物质代谢 赵昇? 池芝盛 王建华 王振纲 1
糖的代谢 1
一、葡萄糖的透入细胞 1
(一)透入细胞的方式 1
(二)易化扩散及其调节 1
二、葡萄糖的利用与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 3
(一)葡萄糖的利用 3
(二)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 3
三、糖酵解 3
(一)酵解的特征 3
(三)脂肪酸和酮体对酵解的影响 5
(二)酵解的关键酶 5
四、三羧酸循环 6
五、磷酸戊糖途径 6
六、葡萄糖醛酸代谢途径 6
七、糖原合成 7
(一)合成过程 7
(二)糖原合成的调节 7
八、糖原分解 9
(一)分解过程 9
(二)糖原分解的调节 9
九、糖的异生 11
(一)意义 11
(二)原料来源 12
(三)糖异生的途径 13
(四)糖异生的调节 15
十、乳酸的代谢 16
(一)乳酸的来源去路 16
(二)乳酸的异常代谢 17
十一、山梨醇途径 21
(一)生化过程 21
(二)糖症性白内障的形成 22
(三)糖症性神经病变 22
(四)其它代谢障碍 23
一、红细胞的功能 25
二、红细胞糖代谢的特点 25
红细胞的代谢 25
三、2,3-二磷酸甘油酸 26
(一)代谢调节和生理功能 26
(二)低氧症 27
(三)酸碱平衡紊乱 27
脂质代谢 28
一、消化和吸收 28
(一)血浆脂蛋白 29
(二)血浆脂质 31
(三)高脂蛋白血症 31
三、脂肪的储存 32
四、生物合成 32
(三)甘油三酯的合成 33
(二)从葡萄糖合成脂肪酸 33
(一)原料的来源 33
(四)甘油的代谢 34
五、脂肪的动员 35
六、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36
七、酮体的生成及其氧化 37
八、酮体生成的调节 38
(一)脂肪酸的来源多少 39
(二)NAD的来源多少 39
(三)肉碱系统的活性 39
九、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40
蛋白质的代谢 42
(二)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核酸 43
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3
(一)氨基酸的来源 43
(三)合成过程 46
二、氨基酸的透入细胞 48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 48
(一)基因调节 48
(二)胰岛素与转录 49
(三)转译阶段的调节 51
四、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51
五、肌肉蛋白分解产物的转化 52
(一)丙氨酸的来源及其去向 52
(二)谷氨酰胺的代谢 54
(三)蛋白餐后体内氨基酸代谢 55
六、酮体在调节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 56
基底膜化学 56
一、基底膜的结构 56
(一)基底膜的化学本质和生理功能 56
(二)基底膜的溶解性 57
(三)糖的组成和结构单位 57
(四)肽化物的组成和结构 58
二、基底膜的代谢 58
(一)生物合成 58
(二)关于糖症性基底膜代谢缺陷的原因 60
(一)增生基底膜的化学本质 60
三、糖尿病与基底膜代谢异常 60
(二)分解代谢 60
第二章 胰岛素、胰岛素原和连接肽 64
胰岛素的生物化学 张友尚 64
一、胰岛素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64
(一)胰岛素的分离、纯化 64
(二)胰岛素的鉴定 65
二、胰岛素的化学结构 65
三、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69
四、胰岛素的立体结构 69
五、胰岛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0
(一)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 70
(三)酶促降解 72
(四)胰岛素类似物的合成 72
(二)化学降解 72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 池芝盛 73
一、前胰岛素原及胰岛素原的生物合成 73
二、胰岛素原分解为胰岛素和连接肽 73
三、胰岛素的分泌 74
四、调节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因素 74
(一)营养物质 75
(二)胃肠激素 76
(三)神经调节 78
(四)激素调节 78
胰岛素的代谢及其对物质代谢的调节 池芝盛 79
一、胰岛素在体内的转运、分布和代谢 79
(五)药物影响 79
二、胰岛素分解代谢的途径 80
三、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80
(一)正常人能量的来源 80
(二)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82
胰岛素的作用方式 张世荣 83
一、胰岛素的受体 84
(一)受体的特性 84
(二)激素的生理效应与受体的关系 85
(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受体的关系 85
(四)胰岛素受体的分离和纯化 87
二、胰岛素的作用原理 87
(一)单一作用机理 88
血浆胰岛素测定 范果仪 89
(二)多种作用机理 89
一、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原理 90
二、胰岛素的标记 91
(一)标记胰岛素的方法 91
(二)碘标记胰岛素的纯化 91
(三)碘标记胰岛素的鉴定 91
三、胰岛素抗血清(抗体)的制备 92
(一)动物的选择 92
四、放射免疫复合物的分离 93
(一)吸附法 93
(二)双抗体法 93
(三)抗体滴度的测定 93
(二)免疫的方法 93
(三)溶剂分段沉淀分离法 94
(四)固相法 94
(五)反向滴定法 94
五、血浆胰岛素的测定 94
(一)试剂配制 94
(二)抗体稀释度曲线 95
(三)标准曲线 95
胰岛素原和连接肽 陆召麟 97
一、胰岛素原 97
(一)胰岛素原的测定 97
(二)周围血中胰岛素原的水平 99
(一)C-肽的测定 100
(三)胰岛素原的代谢 100
二、连接肽 100
(二)正常人血循环中的C-肽 103
(三)糖尿病人血中的C-肽 103
(四)C-肽测定的其他临床应用 106
(五)尿中的C-肽 106
第三章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 池芝盛 111
胰高血糖素 111
一、化学 111
二、胰岛各种细胞的分泌功能及结构上的相互连系 111
三、血浆放射免疫反应胰高血糖素 112
四、胰高血糖素在体内的代谢及分解 112
(四)刺激肝内、外的脂肪分解并加强生酮作用 113
(六)对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13
(五)对血浆甘油三酯浓度的影响 113
五、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113
(三)抑制肝糖原生成 113
(二)促进肝糖原异生 113
(一)促进肝糖原分解 113
六、胰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 114
(一)代谢作用 114
(二)对胃肠道的作用 114
七、调节和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114
(一)葡萄糖 114
(四)激素 115
(三)脂肪酸 115
(二)氨基酸 115
(五)神经调节 116
八、胰外胰高血糖素 117
九、病理性血浆胰高血糖素增高或减低 117
(一)高胰高血糖素血症 117
(二)低胰高血糖素血症 117
(三)B细胞功能的检查 118
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118
十一、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症治疗的应用 118
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 118
(二)肝功能检查 118
(一)A细胞功能的检查 118
十、胰高血糖素在检查体内某些器官功能上的应用 118
二、皮质醇对代谢的影响 119
(一)对糖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19
(二)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120
(三)皮质醇对血糖的调节 120
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 120
一、对代谢的影响 121
二、影响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因素 121
(一)饥饿及低血糖 121
(二)寒冷 121
(一)细胞内葡萄糖缺乏 122
(二)蛋白餐后或静脉注射氨基酸 122
一、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多的因素 122
(三)各种应激因素 122
(四)运动、疼痛、麻醉等 122
生长激素 122
(五)血容量减少 122
(三)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 122
(四)雄性或雌性激素 123
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 123
(一)高血糖 123
(二)脂肪酸增多 123
(三)肥胖 123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 123
三、生长激素对代谢的影响 123
一、在体内的分布 125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125
二、生物作用 126
(一)对垂体激素分泌的影响 126
(二)对胰岛素的影响 126
(三)对肠道激素的影响 126
(四)其它作用 126
三、分泌及作用机理 126
四、生理作用 127
(一)抑制生长激素释放 127
(二)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127
(三)调节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127
五、D细胞肿瘤 127
(二)糖尿病时胰岛病变 129
(一)正常胰岛 129
第四章 糖尿病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129
糖尿病的病理 刘彤华 129
一、胰腺病变 129
(三)整个胰腺的病变 130
二、肾脏病变 131
(一)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 131
(五)肾乳头坏死 132
三、血管病变 132
(一)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 132
(四)肾盂肾炎 132
(三)肾小管上皮糖原沉积 132
(二)小动脉硬化 132
(二)动脉中层钙化 133
(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 133
(四)小动脉病变 133
四、其它脏器病变 133
(一)内分泌器官 133
(二)眼 133
(三)神经 133
(三)肝及脾 134
(二)肺 134
(一)胰腺 134
六、糖尿病妇女的婴儿 134
五、死亡原因 134
(六)胆囊 134
(五)皮肤 134
(四)肝 134
(七)脾及网状内皮系统 134
(四)肾及肾上腺 135
(五)生殖腺 135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池芝盛 135
一、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 136
四、糖尿病人生长激素分泌的异常 137
(一)幼年型或依赖胰岛素型糖尿病人 137
三、糖尿病人胰岛功能的动态变化 137
二、胰岛素抵抗或对胰岛素不敏感 137
(二)成年型糖尿病人 138
(三)生长激素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138
(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138
五、糖尿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138
六、糖尿病人儿茶酚胺的分泌 138
七、糖尿病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139
八、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与胰岛素平衡的失调 139
九、糖尿病人代谢的异常 139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 139
(二)蛋白质代谢异常 140
(三)脂肪代谢异常 141
十、对肌肉运动的反应 142
十一、胰岛素缺乏时对机体的慢性影响 143
第五章 糖尿病的定义、历史、分期分型、病因及发病情况 145
糖尿病的定义 池芝盛 145
糖尿病研究的历史 池芝盛 145
糖尿病的分期及分型 池芝盛 146
一、糖尿病倾向 146
二、隐性糖尿病 146
三、化学性糖尿病 146
四、临床糖尿病 146
糖尿病的基因遗传学说 池芝盛 147
(三)多基因多因素学说 148
(二)显性遗传学说 148
(一)单基因隐性遗传学说 148
一、遗传方式 148
(四)糖尿病的异质性 149
二、特异性基因异常的遗传疾病伴发糖尿病 149
三、糖尿病夫妇的后代 150
四、对孪生子糖尿病研究的新认识 150
五、HL-A抗原与糖尿病遗传的关系 151
六、基因的作用机理 153
七、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53
(一)感染 154
(二)肥胖 154
(三)食物 154
糖尿病的病毒及免疫学的病因学说 谢少文 155
(五)妊娠及经绝期 155
(四)体力活动 155
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池芝盛 157
一、地理分布 157
二、年龄分布 157
三、性别 158
第六章 糖尿病的症状、体征、发病方式、诊断及鉴别诊断 池芝盛 160
糖尿病的症状 160
体征 160
一、急性糖尿病综合征 160
(二)发病略急者 161
(二)曲并发症而发现为糖尿病者 161
(一)有糖尿病症状者 161
二、发病慢的发病方式 161
一、发病快的发病方式 161
(一)发病急者 161
糖尿病的发病方式 161
二、慢性糖尿病综合征 161
(三)无症状者 162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 163
一、血糖的测定 163
(一)血标本的采取 163
(二)血糖的测定方法 164
(三)血糖测定在诊断糖尿病上的应用 165
(一)妊娠期糖尿 174
二、尿糖的测定 174
(二)肾性糖尿 175
(三)滋养性糖尿 175
(四)滋养性果糖尿及半乳糖尿 175
(五)原发性果糖尿 175
(六)尿糖假阳性反应 175
三、病情不稳定者 177
二、治疗原则 177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原则及一般处理 池芝盛 177
一、治疗目的 177
二、病情重者 177
一、病情轻者 177
病情轻重的划分标准 池芝盛 177
第七章 糖尿病的治疗及预后 177
三、血糖、尿糖的控制标准 178
四、一般处理 178
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 池芝盛 179
一、总热量 179
二、碳水化合物 180
三、蛋白质 181
四、脂肪 182
五、饮食计算法 182
(一)细算法 183
(一)糖类食物 184
六、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成份 184
(三)主食固定法 184
(二)粗算法 184
(二)脂肪食物 186
(三)蛋白食物 186
口服降血糖药物 潘孝仁 187
一、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187
(一)历史 187
(二)药理作用 187
(三)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189
(四)对抗和加强磺脲类药物降血糖作用的药物 190
(五)临床应用 190
(一)药理作用 192
二、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192
(二)药物的吸收及代谢 193
(三)临床应用 193
三、口服降血糖药物对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 195
胰岛素治疗 池芝盛 198
一、各种胰岛素制备 198
(一)普通胰岛素及结晶锌胰岛素 198
(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198
(四)中长效型 200
(三)中效型 200
(二)长效型 200
(一)短效型 200
(五)各种胰岛素锌悬液 200
(四)珠蛋白胰岛素 200
(三)低精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200
二、胰岛素的类型 200
三、新型胰岛素 201
(一)中性胰岛素注射液 201
(二)单组分胰岛素 201
(三)CZI与PZI混合 202
五、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 202
(一)胰岛素的剂量 202
(二)CZI与各种胰岛素锌悬液混合 202
(一)CZI与NPH混合 202
四、混合胰岛素 202
(二)注射的体积 203
(三)注射部位 203
(四)个体的差异 203
(五)注射途径 203
六、胰岛素的保存 204
七、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204
(一)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204
(二)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205
(三)胰岛素的用法 205
八、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 211
(一)低血糖反应 211
(二)胰岛素的过敏反应 216
(四)胰岛素浮肿 217
(三)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217
(五)屈光不正 218
(六)胰岛素的拮抗或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 218
不稳定型糖尿病的治疗 池芝盛 220
一、发生率 220
二、病理生理 220
(一)胰岛素高度缺乏 220
(二)胰岛素抗体的作用 221
(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异常 221
(四)清晨及早饭后显著高血糖 221
(五)低血糖后的高血糖 221
(一)开始治疗阶段 222
(四)灵活加餐 222
(三)防治低血糖 222
(二)病情相对稳定阶段 222
(六)对胰岛素的敏感和抵抗 222
三、治疗 222
(八)对各种影响糖尿病病情的因素格外敏感 222
(七)某些疾病使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 222
(五)合理使用并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223
(六)降糖灵的使用 223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池芝盛 224
(二)体育锻炼的作用(慢性反应) 225
(一)急性反应 225
一、体育锻炼的生理效应 225
糖尿病的体育疗法 池芝盛 225
二、糖尿病人的体育活动 226
三、体育锻炼的方式 227
四、体疗方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227
五、运动时注意事项 227
分泌胰岛素组织的移植 池芝盛 227
一、胰腺移植 228
(一)实验性动物胰腺移植 228
(二)糖尿病人的胰腺移植 228
二、胰岛细胞移植 228
四、胎儿胰腺移植 229
三、胰腺小块移植 229
人工胰岛装置 池芝盛 2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实践 张育轩 230
一、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230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探讨 233
糖尿病的预后 池芝盛 235
一、糖尿病是否可以根治? 235
二、胰岛功能的恢复情况 235
三、糖尿病的慢性病变 235
四、糖尿病人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 236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240
(三)血管功能不足 240
(二)酮症酸中毒 240
一、糖尿病中感染的发生情况 240
(一)高血糖 240
感染和糖尿病 孟迅吾 240
第八章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合并症 240
二、糖尿病的特殊感染 241
(一)泌尿系感染 241
(二)肺结核 241
(三)肺炎 241
(四)败血症和菌血症 241
一、发病机理 241
(三)控制感染的同时积极治疗糖尿病并纠正酸中毒 242
(二)早期和有效地控制感染 242
(一)重视预防工作,加强卫生宣教 242
四、预防和治疗原则 242
三、感染常为糖尿病酸中毒的重要诱因之一 242
(五)毛霉菌病 24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史轶? 243
(一)高血糖 243
(二)高酮体血症 244
(三)代谢性酸中毒 245
(四)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246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血氧解离的影响 248
二、临床表现 248
(一)发生率 248
(二)诱因 249
(三)症状和体征 250
三、化验检查 252
(一)血糖和尿糖 252
(二)酮体 253
(三)血酸碱度和二氧化碳结合力 254
(四)血清电解质 254
(五)非蛋白氮或尿素氮 254
(八)血浆氨基酸 255
(九)血清酶 255
(十)白细胞 255
(七)高脂血症 255
(六)尿酸 255
四、鉴别诊断 256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256
(一)胰岛素的应用 256
(二)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 258
(三)碱治疗 260
(四)脑水肿的治疗 260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261
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后 261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潘孝仁 262
一、发病机理 262
二、临床表现 263
(一)胰岛素治疗 264
(二)补液 264
三、诊断 264
四、治疗 264
(三)补钾 265
(四)纠正酸中毒 265
(五)其他治疗 265
五、预后 265
六、病例介绍 265
第九章 糖尿病的慢性病变 269
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机理 池芝盛 269
一、凝血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269
二、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 271
(一)高血脂及胰岛素分泌异常 271
(五)高血压 272
(六)凝血异常 272
(二)酸性粘多糖的代谢异常 272
(四)微血管病变 272
(三)山梨醇代谢途径 272
三、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发生的机理 273
(一)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273
(二)组织缺氧 273
(三)人对组织缺氧的反应 275
(四)微血管病变的预防措施 276
糖尿病人的心脏病变 金兰 277
一、糖尿病与冠心病 277
(一)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及其对死亡的影响 277
(二)影响冠心病发生的因素 278
(四)糖尿病人的心肌梗塞 280
(三)糖尿病中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280
(五)冠心病中的糖耐量 283
(六)糖尿病冠心病人的血脂变化 283
(七)糖尿病冠心病人的治疗 283
二、糖尿病的其他心脏病变 284
(一)糖尿病心肌病 284
(二)心脏神经病变 285
三、糖尿病人的高血压 285
四、糖尿病的其他血管病 286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87
(一)眼底所见及其生理病理改变 287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朱宣和 287
(二)发生率 289
(三)与其他并发症的关系 290
(四)视网膜电流图 290
(五)治疗 291
二、白内障 292
(一)糖尿病性白内障 292
(二)一般性白内障 292
三、暂时性眼部并发病 292
(五)视网膜静脉阻塞 293
(四)虹膜睫状体炎 293
(三)虹膜玫瑰疹及出血性青光眼 293
(二)眼肌麻痹 293
四、非特异性眼部并发症 293
(一)视神经病变 293
(三)暂时性低眼压 293
(二)暂时性调节麻痹 293
(一)暂时性屈光改变 293
(六)结膜微血管瘤 294
(七)感染并发症 294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 谭铭? 294
一、发生率与流行病学 294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294
(一)缺血学说 294
(二)代谢学说 295
三、病理 296
(三)轴索学说 296
四、电生理学 297
五、临床表现 297
(一)周围神经病变 297
(二)脊髓病变 301
(三)脑部病变 301
六、治疗 301
糖尿病肾脏并发症 潘孝仁 302
一、糖尿病肾病 302
(一)病理生理 302
(二)发生率 303
(三)临床表现 304
(五)预后及死亡原因 30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305
(六)治疗 306
二、肾盂肾炎 307
三、肾乳头坏死 308
糖尿病的骨关节病变 张雪哲 309
一、肯定的并发症 309
(一)夏科氏关节 309
(二)骨质溶解 310
二、可能的并发症 310
(一)脊柱骨质增生 310
(二)关节周围炎 310
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陈锡唐 311
一、原发性糖尿病的皮肤疾病分类 311
(四)Dupuytren氏挛缩 311
(五)关节挛缩 311
(三)骨性关节炎 311
二、糖尿病时常见的皮肤病 312
(一)皮肤真菌感染 312
(二)皮肤化脓性感染 313
(三)皮肤搔痒症 313
(四)糖尿病性硬化性水肿 314
(五)糖尿病性黄瘤 314
(六)睑黄斑瘤 314
(七)胡萝卜素沉着症 314
(十)糖尿病性大疱 315
(九)胫前方色素性斑 315
(八)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315
(十一)紫癜 316
(十二)糖尿病性颜面潮红 316
(十三)播散型环形肉芽肿 316
(十四)糖尿病性无汗症 316
糖尿病与口腔病的关系 王巧璋 钱秀萍 316
一、口腔症状可作为发现糖尿病的线索 316
二、糖尿病与龋的关系 316
三、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 317
四、口腔疾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318
五、糖尿病人的口腔治疗 318
二、痈 323
(二)病因病理 323
(一)发生率 323
糖尿病与外科感染 黄汉源 曾宪九 323
一、糖尿病与化脓性感染的相互关系 323
第十章 糖尿病的外科情况 323
(三)临床表现 324
(四)诊断 324
(五)治疗 324
(六)预后 325
(七)预防 325
三、手术切口感染 326
四、暴发性败血症 326
(一)症状 327
二、临床表现 327
下肢血管病 黄汉源 朱预 327
一、发生率 327
(二)体征 328
三、诊断 328
(一)示波计 328
(二)血流图 328
(三)动脉造影 328
(四)超声诊断 329
(五)血压指数 329
四、治疗 329
(一)保守治疗 329
(二)外科治疗 330
(二)神经病变 331
二、临床表现 331
(四)混合因素 331
(三)感染 331
五、预防 331
(一)缺血 331
一、病因 331
糖尿病足 黄汉源 朱预 331
(一)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332
(二)缺血的临床表现 332
(二)肢体缺血性病变的治疗 333
(三)神经损害性足底顽固性慢性溃疡的治疗 333
(一)糖尿病的治疗 333
(四)神经损害性关节或夏科氏关节的治疗 333
(五)治疗感染 333
(一)缺血的检查 333
(二)X线检查 333
三、诊断 333
(三)感染的临床表现 333
四、治疗 333
(六)截肢 334
五、预防 334
糖尿病手术前后的处理 孟迅吾 334
三、择期手术的术前术后处理 335
(一)术前准备 335
(二)手术日处理 335
二、糖尿病病情 335
一、手术类型和手术大小与糖尿病的关系 335
(三)术后处理 336
四、急诊外科手术 337
五、麻醉的选择 337
六、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338
第十一章 糖尿病合并妊娠 许杭、孟迅吾 340
妊娠期母体的代谢变化 340
一、相对低血糖、低血胰岛素及高游离脂肪酸状态 340
二、关于妊娠末期血葡萄糖/血胰岛素比值继续下降的问题 340
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341
一、血糖值和胰岛素需要量的关系 341
妊娠期糖尿病的分级及诊断 342
五、妊娠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342
三、酮症酸中毒 342
二、低血糖症 342
四、肾糖阈降低 342
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343
一、羊水过多 343
二、妊娠中毒症 343
三、酮症酸中毒 344
四、感染 344
五、产后出血和产道损伤 344
糖尿病对胎婴儿的影响 344
一、围产期死亡率 344
四、巨大儿 345
二、畸形 345
三、智力 345
五、新生儿低血糖症 346
六、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 346
处理 346
一、内科处理原则 346
(一)化学性糖尿病 346
(二)临床糖尿病 347
二、产科处理原则 347
(一)定期产前检查 347
(五)产后计划生育 348
(四)新生儿 348
(二)及时中止妊娠 348
(三)分娩方式 348
第十二章 幼年型糖尿病 颜纯 350
一、发病数 350
二、病因学 350
三、起病情况 351
四、临床表现 351
(一)多尿多饮 351
(二)多食与厌食 351
(三)体重减轻和精神不振 351
(四)消化道症状 351
六、鉴别诊断 352
(二)肾性糖尿 352
(一)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 352
(六)其他症状 352
五、实验室检查 352
(五)感染 352
七、治疗 353
(一)胰岛素的使用 353
(二)饮食 354
八、晚期并发症和预后 355
九、酮症酸中毒 355
(一)临床表现 356
(二)鉴别诊断 356
(三)酮症酸中毒的分度 356
(四)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357
十、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358
第十三章 低血糖症 白耀 360
低血糖的分类 360
器质性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瘤 361
一、临床表现 361
二、诊断 362
(一)空腹血糖和发作时的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 362
(二)血糖的测定 362
(三)饥饿试验 362
(四)胰高血糖素试验 363
(五)甲磺丁脲耐量试验 363
(六)亮氨酸耐量试验 363
三、治疗 364
其他原因的低血糖症 365
一、口服降糖药及外用胰岛素 365
二、反应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365
三、肝原性低血糖症 366
四、糖原累积症 366
五、半乳糖血症 367
六、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367
七、对胰岛素过度敏感 367
八、小儿低血糖症 368
(一)低出生体重儿 368
(二)特发的自发性低血糖症 368
(五)亮氨酸引起的低血糖症 369
(三)缺乏儿茶酚胺的低血糖症 369
(四)新生儿低血糖症 369
(六)生酮的低血糖症 370
(七)夸希奥科病 370
九、胰外肿瘤 370
十、乙醇引起的低血糖症 371
十一、饥饿引起的低血糖 371
十二、碳水化合物丢失过多 371
十三、中毒 372
第十四章 糖尿病新进展 池芝盛 于宗河 373
一、丙氨酸循环中的丙氨酸来源即其碳源问题 373
(二)糖尿病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375
(三)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病理生理 375
(一)毛细血管基底膜的结构及功能 375
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375
(四)年龄及性别对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影响 376
(五)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 376
三、脂蛋白的代谢 376
(一)载脂蛋白 376
(二)脂蛋白的代谢及脂质的转运 379
(三)脂蛋白脂酶的活性 380
(四)高密度脂蛋白 380
四、胰岛素分泌 383
(一)正常生理 383
(二)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 384
(一)糖尿病的分型 387
五、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87
(二)胰岛素依赖型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88
(三)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90
六、糖尿病的诊断 393
(一)正常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数值 395
(二)糖尿病诊断 395
(三)糖耐量低减 395
(四)妊娠糖尿病 395
(六)有糖耐量异常史者 396
(七)潜伏性糖耐量异常 396
(五)儿童糖尿病 396
七、胰岛素抵抗 397
(一)受体前缺陷 397
(二)受体水平缺陷 399
(三)受体后缺陷 400
八、糖尿病的并发症 400
(一)大血管病变 400
(二)微血管病变 405
九、治疗 406
(一)胰岛素释放系统 406
(二)胰岛移植 407
(三)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407
(四)UGDP研究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