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的发展 3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概况 3
第二章 人格主义 7
第一节 乔治·霍姆斯·豪伊森 12
一、生平与著作 12
二、人格唯心主义 14
三、进化的局限性 17
四、个人自由与上帝的实在性 20
五、短评 22
第二节 博登·帕克·鲍恩 23
一、生平与著作 23
二、人格:自我、他人与上帝 25
三、宗教及其道德意义 29
四、非人格主义批判 32
五、短评 37
第三节 埃德加·谢菲尔德·布莱特曼 39
一、生平与著作 39
二、人格主义的形而上学 41
三、人格领域 45
四、上帝的时间性和有限性 49
五、短评 53
第四节 威廉·欧内斯特·霍金 54
一、生平与著作 55
二、自我与世界 56
三、上帝及其存在 61
四、国家的起源和功能 65
五、短评 69
一、生平与著作 71
第五节 彼特·安东尼·伯托西 71
二、人格及其特性 72
三、作为人格的上帝 75
四、短评 80
第三章 实用主义 81
第一节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86
一、生平与著作 86
二、实在及其可知性 88
三、怀疑、探索、信念 92
四、符号理论 95
五、意义理论 98
六、真理论与可错论 101
七、短评 105
一、生平与著作 107
第二节 威廉·詹姆斯 107
二、意识流与自我意识 110
三、彻底经验主义 114
四、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用主义 118
五、有用就是真理 121
六、改善主义 125
七、短评 127
第三节 约翰·杜威 129
一、生平与著作 130
二、经验自然主义 131
三、经验主义 135
四、工具主义 139
五、人性论 143
六、社会历史观 145
七、短评 148
一、生平与著作 151
第四节 乔治·赫伯特·米德 151
二、实在与时间 152
三、心灵与自我 157
四、社会与道德 161
五、短评 164
第五节 克拉伦斯·艾尔文·刘易斯 166
一、生平与著作 166
二、分析真理与经验知识 168
三、证实与辩明 172
四、意义理论 175
五、价值与命令 177
六、短评 181
第六节 查尔斯·威廉·莫里斯 183
一、生平与著作 183
二、科学的经验主义 185
三、指号、指号过程与指号行为 189
四、意谓和意旨 192
五、短评 195
第七节 西德尼·胡克 196
一、生平与著作 196
二、实用主义的自然主义 197
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202
四、民主、平等与自由 204
五、短评 207
第四章 新实在论和批判实在论 209
第一节 威廉·佩泊雷尔·蒙塔古 213
一、生平与著作 214
二、新实在论的基本原则 215
三、实存和潜存 217
四、真接呈现说 220
五、真与错 222
六、短评 225
第二节 拉尔夫·巴顿·培里 227
一、生平与著作 227
二、对“自我中心困境”的批驳 229
三、内在之物的独立性 231
四、兴趣价值论 235
五、短评 239
第三节 阿瑟·翁肯·洛夫焦伊 240
一、生平与著作 241
二、认识论的二元论 242
三、时间论与实用主义 246
四、观念史研究 249
五、短评 252
一、生平与著作 254
第四节 乔治·桑塔亚拿 254
二、作为本质的“特性复合体” 255
三、理性的生命 257
四、存在领域 262
五、短评 265
第五章 自然主义 267
第一节 莫里斯·拉斐尔·柯恩 271
一、生平与著作 271
二、对反叛理性的批驳 273
三、合理性、不变性与两极性 276
四、道德和法律 279
五、短评 281
第二节 欧内斯特·内格尔 282
一、生平与著作 283
二、自然主义及其逻辑观 284
三、科学说明 286
四、科学理论的结构 289
五、理论在认识中的作用 292
六、短评 295
第三节 约翰·赫尔曼·小兰德尔 296
一、生平与著作 297
二、实体和经验 298
三、语言和宗教 300
四、哲学、历史与社会变迁 303
五、短评 306
第四节 劳伊·伍德·塞拉斯 308
一、生平与著作 308
二、认识论的二元论 309
三、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 312
四、意识与存在 317
五、价值、民主与宗教 319
六、短评 322
第六章 逻辑实证主义 324
第一节 鲁道夫·卡尔纳普 328
一、生平与著作 329
二、反形而上学与逻辑分析 331
三、语形学和语义学 333
四、可证实性、可检验性和可验证性 337
五、逻辑概率和验证度 339
六、现象主义、物理主义与科学的统一 341
七、短评 344
第二节 汉斯·赖欣巴赫 346
一、生平与著作 346
二、从唯理论到新经验论 348
三、概率的意义理论 352
四、归纳问题 355
五、短评 359
第三节 赫伯特·费格尔 360
一、生平与著作 361
二、意义理论 362
三、辩明和说明 365
四、身心同一论 368
五、短评 371
第四节 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 372
一、生平与著作 372
二、经验意义的标准 373
三、经验陈述的验证 376
四、科学说明的模型 379
五、短评 382
一、生平与著作 383
第五节 艾尔弗雷德·塔尔斯基 383
二、数理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 385
三、理论语义学及其应用 388
四、语义学的真理论 391
五、短评 394
第七章 操作主义与普通语义学 395
第一节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 399
一、生平与著作 399
二、操作和操作分析 400
三、操作分析与物理实在 403
四、真理理论 407
五、短评 410
第二节 艾尔弗雷德·哈布丹克·斯卡贝克·柯日布斯基 411
一、生平与著作 411
二、普通语义学的基础原理 412
三、内涵方法和外延方法 415
四、抽象概念理论 419
五、短评 421
第八章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423
第一节 马文·法伯 425
一、生平与著作 425
二、现象学及其特性 427
三、现象学的还原方法 430
四、现象学的主观主义 434
五、短评 437
第二节 艾尔弗雷德·舒茨 439
一、生平与著作 439
二、现象学与社会科学 440
三、生活世界的社会性 444
四、境遇、关联和类型 447
五、知识库与知识的社会分配 450
六、短评 453
第三节 约翰·丹尼尔·怀尔德 454
一、生平与著作 455
二、古典实在论 456
三、现象学与生活世界 460
四、存在主义的成就和不足 463
五、哲学与宗教的结合 466
六、短评 469
第四节 保罗·约翰内斯·蒂利希 470
一、生平与著作 471
二、神学的存在主义观 473
三、非存在、焦虑和存在的勇气 475
四、存在主义与心理分析 478
五、存在与上帝 480
六、短评 482
第九章 过程哲学 485
第一节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486
一、生平与著作 487
二、过程、事件、客体 489
三、现存实有 491
四、永恒客体 494
五、上帝 496
六、短评 499
第二节 查尔斯·哈茨霍恩 501
一、生平与著作 501
二、情感的连续统 503
三、万有心灵论 506
四、万有在神话 509
五、短评 512
第十章 基督教哲学和天主教哲学 515
第一节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 517
一、生平与著作 518
二、从自由主义神学到现实主义神学 519
三、从自由主义政纲到新政政纲 522
四、人性论 524
五、信仰和历史 526
六、短评 528
第二节 弗农·约瑟夫·伯克 530
一、生平与著作 530
二、实在、智慧与知识 531
三、神照说 534
四、意志的核心意义 537
五、短评 539
第五编小结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