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秀梅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3967
  • 页数:2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经济结构为主线,论述了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相关理论,根据1978~2008年我国的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支出结构、地区结构的动态关联,以及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揭示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随经济周期变化的内在规律、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的内在机理、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和互动模式。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3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6

第四节 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 6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定义及其衡量 10

一 经济增长的定义 10

二 经济增长的衡量 12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一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5

二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8

三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9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 20

一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20

二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6

第四节 经济发展 39

第三章 经济结构 43

第一节 经济结构概念 43

一 关于经济结构的定义 43

二 本书对经济结构的解释 45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与变化趋势 46

一 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46

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基本性质 49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理论发展 51

一 产业结构的含义 51

二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52

三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54

第四节 产业分类及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关系 58

一 产业的分类 58

二 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关系 68

第四章 就业与失业 73

第一节 就业的基本概念 73

一 就业的定义 73

二 就业的统计划分 74

三 就业的作用 75

四 就业的分类 77

第二节 就业理论概述 78

一 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就业自动均衡论) 78

二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78

三 菲利浦斯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说明 81

四 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 82

五 新剑桥学派的就业理论 84

六 货币主义的就业观点 85

七 供给学派的就业观点 86

八 其他就业理论 88

第三节 失业的类型与成因 88

一 摩擦性失业 88

二 结构性失业 90

三 周期性失业 91

四 隐性失业 93

五 其他类型失业 94

第四节 两个失业模型 95

一 结构性失业模型 95

二 增长与失业模型 99

第五章 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特征与关联 105

第一节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 105

一 总量变化特征 105

二 增长率变化特征 107

第二节 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行业、支出结构的关系 110

一 三次产业结构 111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114

三 行业结构 117

四 支出结构 120

第三节 我国经济增长与地区结构的关系 125

一 各省结构变化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25

二 区域结构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34

第四节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 135

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 135

二 经济结构阶段划分的聚类分析方法 137

三 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关系 142

第六章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与关联 148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 148

一 三次产业增长与就业增长 148

二 行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157

第二节 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特征 161

一 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特征 161

二 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 163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失业(就业)的非线性关联 166

一 数据的选取及模型的设定 167

二 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与结果分析 169

第七章 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与互动模式 175

第一节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就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75

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总变化值的度量 175

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与分析 176

第二节 基于劳动力视角的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178

一 基于劳动力视角的产出增量分解 178

二 劳动力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180

第三节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经济规模和生产要素效率关系的计量模型 183

一 模型与变量选择 183

二 数据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183

三 结构—增长—就业的机理分析 185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的原因 186

一 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 186

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岗位创造能力的影响 188

三 制度、政策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189

第五节 调整结构、促进经济与就业共同增长的对策建议 190

一 应用适度技术,兼顾效率与就业,走技术促进就业的道路 190

二 发展能带动服务业就业的现代制造业,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 191

三 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平状况,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消费,促进就业 192

四 发展多种经济类型的中小企业,推进非正规—灵活就业 192

五 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调整 193

六 发展教育,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193

七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挥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 194

参考文献 195

致谢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