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设备的建设与运行》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本新电气事业讲座编辑委员会编辑;刘玉琦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5143·6317x
  • 页数:19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供电设备的建设及其运行的概念 1

一、供电设备的特点 1

二、供电设备的扩建及其维护 1

目录 1

第二节 供电设备与电力系统 2

(一)送电线路 2

一、供电设备的构成 2

(三)设备管理 2

(二)新建工程施工 2

(一)计划与设计 2

(二)变电所 3

(三)配电线路 3

二、系统结构 3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形态 3

(二)一般的系统结构 4

(三)城市中心区的系统结构 6

(四)继电保护方式与中性点接地方式 7

一、系统负荷结构的变化 8

第三节 系统负荷的变化与提高服务质量 8

(二)不同行业的用电上涨趋势 9

(三)低谷用电 9

(四)城市负荷 9

二、服务质量的提高 9

(一)电压的变动 9

(一)夏季的高峰负荷 9

第四节 日本供电设备的发展史 10

(一)市内配电时期 10

一、战前设备 10

三、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要求 10

(三)供电的可靠性 10

(二)频率的变动 10

(二)近、中距离送电时期 12

(三)电力系统 13

(四)远距离送电时期 14

二、战争时期的设备 18

三、战后的设备 19

四、电力系统的发展 20

五、频率的历史 23

第二章 架空送电设备 25

第一节 概论 25

一、架空送电设备的概况 25

二、架空送电线路的发展 25

(一)设备的变化 25

(二)施工的变化 26

(三)维护管理上的变化 26

(二)附属部件 26

(一)种类 27

第二节 架空送电设备的结构 27

一、导线及架空地线 27

二、绝缘子 30

(一)种类 30

(一)送电规模的确定 34

一、架空送电设备的设计 34

(二)其它种类杆塔 34

第三节 架空送电设备的扩建 34

三、杆塔 34

(二)金具及绝缘子串连接装置 34

(一)铁塔、铁制电杆 34

(二)线路路径的选择 35

(三)调查事项 36

(四)设计 40

二、架空送电线路的架设 45

(一)工程准备 45

(二)施工 46

(一)目的 49

(二)巡线 49

第四节 架空送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49

一、维护管理 49

(三)定期检查 50

(四)检修 51

(五)与环境的协调 51

二、安全措施 51

(一)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51

(三)社会性安全 52

(二)安全装置 52

一、特高压送电 53

第五节 今后的展望与课题 53

二、直流送电 54

三、解决土地占用的措施 54

四、维护工作的复杂化 54

第三章 地下送电设备 55

第一节 概论 55

一、地下送电设备的概况 55

二、地下送电设备的演变 55

第二节 地下送电设备的组成与敷设方式 58

一、电缆 58

(一)电缆的种类 58

(二)油浸纸绝缘电缆 58

(三)橡胶及塑料电缆 60

二、电缆附件 60

(二)充油电缆的供油装置 61

(三)钢管充油电缆的供油装置 61

(一)电缆接线盒 61

三、敷设方式 63

(一)直接埋设式 63

(二)管道穿引式 63

(三)隧道式 63

(一)地下送电设备的建设顺序 64

(二)路线的选定 64

(三)敷设方式的选定 64

一、设计 64

第三节 地下送电设备的扩建 64

(四)直埋式的设计 65

(五)管道式的设计 66

(六)隧道的设计 68

(七)电缆设计 68

二、敷设 72

(一)施工准备 72

(二)施工开始 73

(三)试验 76

二、巡视与定期检查 77

一、目的 77

第四节 地下电缆线路的维护管理 77

三、施工现场护线 79

四、绝缘监视 79

五、查找故障点 79

六、维修作业 80

七、对现有设备的调查及其图纸的管理 80

第五节 今后的展望与课题 81

一、大容量化 81

(三)直流电缆 82

(一)500千伏以上特高压电缆 82

(二)原有电缆的强迫冷却 82

(四)管道充气电缆(CGI电缆) 83

(五)蒸发冷却电缆 85

(六)超低温电缆(超导电缆) 85

二、今后的课题 86

(一)大容量变电所的建设 87

二、变电设备的演变 87

一、变电设备的概况 87

第四章 变电设备 87

第一节 概论 87

(二)变电所允许容量的演变 89

(三)变电所无人值班的演变 89

三、运行管理的现代化 89

(一)运行与检修的分离 89

(二)变电所的自动化 89

一、变电所的种类 90

(一)按功能分类 90

第二节 变电所的种类与设备的构成 90

(三)采用移动式设备 90

(二)按形式分类 91

(三)按监控方式分类 91

二、变电设备的构成 92

(一)主变压器 92

(二)带负荷调压装置 93

(三)断路器 94

(四)仪用互感器 95

(五)控制装置 96

(六)保护装置 97

(七)调相设备 98

第三节 变电设备的扩建 99

一、计划与设计 99

(一)计划 99

(二)变电所的设计 103

(三)变电设备的技术标准 117

(二)工程管理 118

(三)施工中注意事项 118

(一)施工准备 118

二、变电所的建设 118

第四节 变电设备的运行与维修 119

一、运行 119

(一)监视 119

(二)记录 120

(三)巡视 120

(四)操作 121

(二)维修 122

(一)目的 122

二、维修 122

(三)预防事故的措施 123

三、安全措施 123

(一)安全作业的措施 123

四、维护工作的现代化 126

(一)采用油中气体分析法 126

(二)维护工具的机械化 126

(三)公共安全保护 126

(二)安全装备 126

(三)插件方式的采用 127

(四)不需要维修的设备的研制 127

第五节 今后的展望和课题 127

一、大容量化 127

二、缩小空间 128

三、特高压变电计划 128

四、地区环保对策 128

五、维护技术的研究开发 128

(一)配电电压及配电方式 129

二、配电设备的演变 129

第五章 配电设备 129

一、配电设备的概况 129

第一节 概论 129

(二)配电器材的演变 130

第二节 配电设备的分类及构成 131

一、机能的分类 131

(一)配电电压与供电方式 131

(二)系统的构成 132

(三)架空配电线路及地下电缆配电线路 135

二、设备的构成 136

(一)配电杆塔 136

(二)绝缘子 137

(三)导线 139

(四)电缆 139

(五)配电变压器 140

(六)开关及保护装置 140

(一)计划 142

一、计划与设计 142

第三节 配电设备的扩建 142

(二)设计 143

二、施工 149

(一)架空配电线路的施工 149

(二)地下电缆线路的施工 151

(三)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 152

一、运行与管理 153

(一)电压调整与电压管理 153

第四节 配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153

(二)负荷电流的管理 154

(三)配电设备的维护 155

(四)配电线路的事故 155

二、安全措施 156

(一)人身事故实况 157

(二)安全教育 157

(三)监护人员的职责 158

(四)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的事项 159

一、配电线路的升压 160

第五节 今后的展望与课题 160

二、系统结构的加强 161

三、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161

二、电力通讯的演变 162

(一)战前的电力通讯 162

(二)战后的电力通讯 162

一、电力通讯的概况 162

第一节 概论 162

第六章 通讯设备 162

第二节 电力通讯的分类 164

一、按使用目的分类 164

二、按通讯方式分类 164

三、通讯线路 164

四、载波通讯 165

(一)通讯线路载波 165

(二)电力线路载波 166

(二)甚高频、超高频无线通讯 167

(一)中、短波无线通讯 167

五、无线通讯 167

(三)超高频固定式无线通讯 168

(四)微波通讯 168

六、电子装置的应用 168

(一)遥测装置 168

(二)监视盘 170

(三)循环数字显示信息传输装置 170

(五)故障探测器 171

(四)行波继电器(高频继电保护) 171

第三节 电力通讯设备的维护 172

一、维护 172

二、电子计算机的引进 172

第四节 今后的展望与课题 173

一、新技术 173

(一)光导纤维通讯 173

(二)电子交换机 173

二、今后的展望与课题 174

(一)负荷结构的改变——高消费和高标准服务 175

一、必须现代化的理由 175

第七章 供电设备的现代化 175

第一节 现代化的必要性 175

(二)地区结构的变化与电力设施 176

(三)技术工人的紧缺 176

(四)供电部门成本的上涨 176

(五)电力系统的扩大和日趋复杂化 177

二、现代化的目标 177

(二)破除旧方式与传统观念 178

(四)要与城市规划和地区规划相协调 178

(三)立足于长远的展望 178

一、基本设想 178

(一)要与地区和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178

第二节 现代化的设想 178

(五)防止公害、保证安全 179

二、现代化的具体设想 179

(一)确立大容量送电方式 179

(二)电力系统的现代化 180

(三)新配电方式 182

(四)各种设备的现代化 184

(五)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186

(六)安全施工与无公害施工 189

(七)对现有设备的改进和对各项标准的重新评价 189

第三节 今后的课题 189

一、独立自主的技术开发 189

(一)大容量送电线路建设技术的开发与改进 190

(二)变电所的小型化与简易化 190

(三)关于22千伏(33千伏)配电和400/230伏配电技术 190

(四)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190

(八)光通讯的实用化 191

(十)新保护方式和新式保护继电器 191

(九)配电系统采用远方集控方式 191

(五)抑制故障时大电流的新技术 191

(七)管道材料及埋设方法 191

(六)大容量地下送电方式 191

(十一)防治公害和保障安全的新技术 192

二、与城市规划和社会的协调 192

三、要讲求效率 192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