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中央党校教务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3501340
  • 页数:48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路线 1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

(一) 恢复实践的权威,是提出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根据 2

(二) 提高主体素质,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要条件 9

(三) 扩展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1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 24

(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5

(二)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32

(三) 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39

三、唯物辩证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6

(一) 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46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着重把握的辩证法的几个基本理论 50

四、唯物辩证法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68

(一)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与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 68

(二) 辩证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实践意义 71

(三) 坚持世界观、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的统一 80

五、社会基本矛盾与体制改革 82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与经济体制改革 82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体制改革 93

(三) 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101

六、生产力标准和唯物史观 107

(一)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 107

(二) 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涵义 110

(三) 衡量历史进步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113

(四) 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和运用生产力标准 115

(五) 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122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13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31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131

(二)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客观依据 134

(三)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 138

(四) 公有制的补充经济成分 141

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47

(一)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性发展 147

(二)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51

(三) 商品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个性 159

(四)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 163

(五) 价值规律与竞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 166

(六)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 17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17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只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176

(二)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主体 177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184

(四) 现阶段我国分配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5

(一) 两权分离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经济实体的前提 190

四、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 190

(二) 在两权分离的前提下企业经营机制的构造 195

(三) 实行两权分离和塑造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选择 201

(四) 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目标模式 204

五、社会主义市场和市场体系 213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规定性和特点 213

(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培育 216

(三)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 221

(四)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 231

(五) 社会主义劳务市场 237

六、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 241

(一)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及研究的重要性 241

(二)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45

(三)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 252

(四)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调控 256

(一)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和基本依据 264

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264

(二) 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67

(三) 两种发展战略及其转换 270

(四) 把加快科技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275

(五)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77

(六) 坚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79

八、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82

(一)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客观经济条件 282

(二)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287

(三)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291

(四)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294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300

(一) 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300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300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及其实现的途径 303

(三)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及其主要教训 308

(四)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3

(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31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1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 321

(二)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 324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科学论断 328

(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33

三、社会主义和对外开放 343

(一) 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 343

(二)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历史经验 347

(三) 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52

(四) 对外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58

(一) 改革的必要性 362

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362

(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 369

(三) 改革的目标和步骤 393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建设 397

(一) 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397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文化的结构、任务和地位 400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发展战略 403

(四) 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建设 408

(一) 党的建设面临的最重大课题 410

(五)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413

第四单元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新时期党的建设 418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418

(二)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420

(三) 党的建设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422

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 429

(一) 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430

(二) 坚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432

(三) 党的领导的特点及其实质 437

(四)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443

三、治理经济环境与党的制度建设 455

(一) 在整治经济环境和秩序中,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55

(二) 抓住契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459

(三) 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防止两个倾向 463

四、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风建设 465

(一) 如何认识党风现状 465

(二) 党内不正之风产生的基本原因和社会根源 471

(三) 深化改革是党风建设的治本之策 475

(四) 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主动自觉地抓好党风建设 480

后记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