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第一节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仍然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第二节 对“贫困”理论的再认识 6
第三节 关于贫困界定的讨论 15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其把握的视角 20
上篇 25
第一章 脱贫致富的历史起点 25
第一节 解放前,云南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25
第二节 云南发展民族经济的经验教训 30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现实基础 36
第二章 民族贫困地区的战略地位 40
第一节 祖国西南边疆巩固、民族团结和政治安定的重点地区 40
第二节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地区与启动地区 43
第三节 祖国西南热区和高寒山区开发的重要基地 45
第四节 全国水能、矿产资源开发和南方水系保护的重点地区 48
第五节 云南省体制改革和特殊政策的试验区 50
第六节 云南高原旅游业的待开发区 52
第一节 发展方向:立足市场,开发资源 55
第三章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 55
第二节 发展途径:普遍扶持,重点突破 58
第三节 产业结构:基本协调,倾斜发展 60
第四节 发展步骤:循序渐进,局部跳跃 63
第五节 发展方式:适度展开,效益优先 65
第四章 脱贫致富的条件 68
第一节 脱贫致富条件的特点 68
第二节 利用脱贫致富条件的原则 71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 74
第四节 脱贫致富的限制条件 78
第五章 经济开发方式 82
第一节 现行开发方式反思 82
第二节 国内外开发落后地区的方式借鉴 84
第三节 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开发方式优选 89
第六章 科技扶贫 98
第一节 依靠科技进步是加速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 98
第二节 科技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
第三节 科技扶贫的指导思想 102
第四节 技术吸纳战略 106
第五节 科技扶贫措施优选 108
第七章 文化贫困与文化扶贫 113
第一节 文化贫困的状况分析 114
第二节 文化“扶贫”的建议 125
第八章 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 139
第一节 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分析 139
第二节 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149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云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若干特殊对策 158
第九章 脱贫致富与民族干部的开发 167
第一节 脱贫致富少不了民族干部 167
第二节 开源——有计划按比例地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169
第三节 培养——解决要求高与素质不适应的矛盾 172
第四节 使用——牵动贫困地区稳定的红线 173
第五节 管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高速度发展的动力 176
第十章 民族贫困地区经济体制改革 177
第一节 改革的必然趋势 177
第二节 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80
第三节 改革的主要内容 182
第十一章 民族贫困地区政治体制改革 191
第一节 改革的必然趋势 191
第二节 改革的社会环境 196
第三节 改革的若干原则 199
第四节 改革的基本思路 203
第五节 改革的主要内容 206
第六节 改革的宏观对策 211
下篇 216
第十二章 基诺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216
第一节 贫困原因分析 217
第二节 近几年来基诺族的历史性飞跃 221
第三节 基诺族脱贫的主要经验 224
第四节 基诺族地区今后巩固脱贫的建议 228
第十三章 哈尼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232
第一节 哈尼族基本情况 232
第二节 贫困状况与原因 237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条件 245
第四节 脱贫措施建议 247
第十四章 彝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251
第一节 彝族地区发展概况 251
第二节 彝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252
第三节 制约彝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57
第四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及开发模式 262
第五节 特殊对策建议 264
第十五章 瑶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269
第一节 社会经济与历史发展的特点 269
第二节 脱贫致富的条件分析 274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276
第十六章 藏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279
第一节 藏族的社会历史发展 279
第二节 当前脱贫致富中的问题及原因 285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基础和潜力 288
第四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及步骤 290
第五节 主要对策建议 291
第十七章 壮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294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94
第二节 脱贫致富的条件 298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及步骤 304
第四节 主要对策建议 305
第十八章 普米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10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现状 310
第二节 脱贫致富的条件 316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设想 320
第十九章 德昂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23
第一节 德昂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严峻现实 323
第二节 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 326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及开发模式的选择 330
第四节 特殊对策建议 332
第二十章 拉祜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35
第一节 拉祜族的历史演变 335
第二节 解放四十年以来的拉祜族 341
第三节 拉祜族人民的未来 348
第二十一章 景颇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51
第一节 景颇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特点 351
第二节 脱贫致富的条件分析 357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 359
第四节 主要对策建议 359
第二十二章 傈僳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62
第一节 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 362
第二节 脱贫致富的条件分析 370
第三节 发展的基本思路 372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375
第二十三章 苗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75
第二节 贫困原因分析 379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和对策 382
第二十四章 佤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86
第一节 佤族发展概况 386
第二节 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 388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91
第四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 395
第五节 发展对策建议 396
第一节 发展现状分析 400
第二十五章 独龙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400
第二节 贫困原因分析 404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 407
第四节 发展对策建议 408
第二十六章 怒族地区脱贫致富 41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12
第二节 脱贫致富优势分析 413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 416
第四节 今后发展建议 419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423
第二十七章 布朗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423
第二节 贫困原因分析 426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 432
第四节 脱贫致富建议 434
第二十八章 对贫困标准的探讨 437
第一节 正确确定划分贫困标准的意义 437
第二节 政策性标准的“一刀切”问题 439
第三节 生活必需品标准的不确定性 442
第四节 平均数法的非科学性 444
第五节 恩格尔系数法的背离现象 445
第六节 杨京英计算方法的难点 447
第七节 我们提出的贫困标准 449
附一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及民族自治地方简况 451
附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分布简况 466
附三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1989年末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476
附四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发展情况简介 480
附五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495
附六云南省宗教情况一览表 518
附七《云南多民族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研究》成果评审鉴定意见 537
后记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