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学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代华等编写
  • 出 版 社: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5705852
  • 页数:17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1

目 录 1

(一)《黄帝内经》问世 2

(二)《难经》成书 2

(三)《伤寒杂病论》传世 2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2

(一)隋代 2

(二)宋代 2

(三)金元时期 2

(一)唯物主义生命观 3

(三)唯物主义疾病观 3

(二)唯物主义形神观 3

(四)明清时期 3

一、唯物观 3

第二节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3

二、辩证观 4

(一)对立统一观 4

(二)整体观 4

(三)恒动观 4

第三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

(二)主要内容 5

(一)基本概念 5

一、整体观念 5

二、辨证论治 6

(一)基本概念 6

(二)辨证论治的应用 6

第四节 《传统中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7

一、绪论 7

二、阴阳五行学说 7

三、脏象学说 7

四、气血津液学说 7

五、经络学说 7

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8

三、要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不能生搬硬套现代医学知识 8

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8

七、病机学说 8

第五节学习中医学必须注意的问题 8

八、防治学说 8

六、病因与发病学说 8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9

第一节概述 9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概念 9

二、阴阳五行概念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 9

(一)阴阳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 9

(二)五行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 9

(一)中医学中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 10

(二)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10

三、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10

第二节阴阳学说 1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2

()阴阳的互根互用 12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3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一)概括人体的基本结构 14

(二)概括人体的气质类型 15

(四)说明人体的病机变化 16

(三)说明人体的正常功能 16

(五)指导临床诊断 17

(六)指导临床治疗 18

第三节五行学说 1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一)五行的特性 19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20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2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2

(一)说明脏腑的正常功能与相互关系 22

(三)说明五脏之间的病机传变 24

(二)概括人体的气质类型 24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5

〔附〕现代研究 27

一、对阴阳学说的探讨 27

二、对五行学说的探讨 29

第三章脏象学说 31

第一节概述 31

一、脏象学说的概念 31

二、脏象学说的内容 31

三、脏象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31

(一)脏象学说的形成 31

(一)脏腑的含义与内容 32

四、脏腑的基本概念 32

(二)脏象学说的发展 32

(二)脏腑的结构、功能与区别 33

五、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33

(一)阴脏阳腑互为表里 33

(二)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 33

(三)五脏统帅精神情志 33

六、脏象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34

〔附〕中医脏腑与现代医学脏器的区别 34

第二节五脏 34

一、心 34

(一)心的主要功能 34

(二)心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35

〔附〕心包络 36

二、肺 36

(三)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36

(一)肺的主要功能 37

(二)肺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38

(三)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38

三、脾 39

(一)脾的主要功能 39

(二)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40

(三)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1

四、肝 41

(一)肝的主要功能 41

(二)肝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43

(一)肾的主要功能 44

(三)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4

五、肾 44

(二)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47

(三)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8

〔附〕命门 48

第三节 六腑 49

一、胆 50

二、胃 50

三、小肠 51

四、大肠 52

五、膀胱 52

六、三焦 52

一、脑 54

第四节奇恒之腑 54

二、髓 55

三、骨 55

四、脉 55

五、女子胞 55

〔附〕精室 56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5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56

(一)心与肺的关系 57

(二)心与脾的关系 57

(三)心与肝的关系 57

(四)心与肾的关系 57

(七)肺与肾的关系 58

(五)脾与肺的关系 58

(六)肺与肝的关系 58

(八)肝与脾的关系 59

(九)肝与肾的关系 59

(十)脾与肾的关系 59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0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60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60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61

(三)脾与胃的关系 61

(四)肝与胆的关系 61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61

二、关于肺合大肠的研究 62

〔附〕现代研究 62

一、关于肺主治节、主宣发和肃降的研究 62

三、关于脾的形态及功能的研究 63

四、关于脾虚的病理生理学探索 63

五、肝主疏泄功能的研究 64

六、关于“天癸”与肾中精气关系的探讨 65

七、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主骨生髓的研究 65

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 66

第一节概述 66

一、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 66

二、气血津液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66

一、气的含义 67

二、气 67

三、气血津液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67

第二节气 67

三、气的功能 68

(一)推动作用 68

(二)温煦作用 68

(三)防御作用 68

(四)固摄作用 68

(五)气化作用 69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69

(二)宗气 70

(三)营气 70

五、气的分类 70

(一)元气 70

(四)卫气 71

第三节血 72

一、血的基本概念 72

二、血的生成 72

(一)水谷精微化血 72

(二)肾精化血 72

三、血的功能 72

(一)营养滋润全身脏腑肢体官窍 72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73

(二)津液的输布 73

(一)津液的生成 73

第四节津液 7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73

四、血的运行 73

(二)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73

(三)津液的排泄 74

三、津液的功能 74

(一)滋润濡养作用 74

(二)组成血并调节血的浓度 75

四、津液的分类 75

第五节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75

一、气和血的关系 75

(一)气对血的作用 75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 76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76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76

(二)血对气的作用 76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76

(一)津血同源 77

(二)津血互化 77

〔附〕现代研究 77

一、关于气的现代研究 77

二、对气血关系的探讨 79

一、经络学说的概念 81

二、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81

三、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81

第一节概述 81

第五章经络学说 81

第二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82

一、经络的概念 8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82

(一)经脉 82

(二)络脉 82

(三)连属部 82

第三节十二经脉 83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 83

(一)命名法则 83

(二)具体名称分类 83

(一)分布规律 84

(二)交接规律 84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 84

(一)走向规律 84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84

(二)表里关系 85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85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85

(一)手太阴肺经 85

(二)手阳明大肠经 86

(三)足阳明胃经 87

(四)足太阴脾经 88

(五)手少阴心经 89

(六)手太阳小肠经 90

(七)足太阳膀胱经 91

(八)足少阴肾经 92

(九)手厥阴心包经 93

(十)手少阳三焦经 94

(十一)足少阳胆经 95

(十二)足厥阴肝经 96

〔附〕十二经脉原文 97

第四节奇经八脉 98

一、奇经八脉的作用 98

(一)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98

(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98

(三)与肝肾及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 98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与功能 99

(一)督脉 99

(二)任脉 100

(三)冲脉 101

(四)带脉 102

(五)阴跷脉、阳跷脉 103

(六)阴维脉、阳维脉 104

〔附〕奇经八脉原文 106

第五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07

一、十二经别 107

(一)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 107

(二)十二经别的正常功能 107

(三)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 107

(二)十五别络的正常功能 108

(三)十五别络的分布部位 108

(一)十五别络的循行特点 108

二、十五别络 108

三、十二经筋 109

(一)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109

(二)十二经筋的正常功能 109

四、十二皮部 109

第六节经络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09

一、经络的正常功能 110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体窍 110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肢体 110

(三)感应传导作用 110

(四)调节人体的机能平衡 110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10

(一)说明病机变化 110

(三)指导临床治疗 111

(二)指导临床诊断 111

〔附〕现代研究 112

一、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 112

二、感传本质的探讨 113

三、隐性感传现象 114

四、可见的经络现象 115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学说 116

第一节病因学说 116

一、外感致病因素 117

(一)六淫 117

(二)疫疠之气 122

(一)七情 123

二、内伤致病因素 123

(二)胎传 125

三、其他致病因素 126

(一)饮食与劳逸 126

(二)外伤与虫兽所伤 127

(三)水土不服 128

(四)失治和误治 128

(五)病机产物 129

第二节发病学说 131

一、邪正与发病 131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 131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31

三、发病形式 132

二、发病途径 132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132

〔附〕现代研究 133

一、气象医学探讨 133

二、关于“六淫”致病的新见解 134

三、对“七情”致病的探讨 135

第七章病机学说 136

第一节基本病机 136

一、阴阳失调 136

(一)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136

(二)阴阳盛衰的发展转归 137

(二)邪正斗争与疾病转归 138

(一)邪正斗争与虚实变化 138

二、邪正斗争 138

第二节外感病病机 139

一、伤寒六经病机 139

(一)六经病机含义 139

(二)六经证候病机 139

(三)六经传变病机 141

二、温热卫气营血病机 142

(一)卫气营血证候病机 142

(二)卫气营血传变病机 143

三、湿热三焦病机 143

第三节内伤病病机 144

一、内生五邪 144

(一)三焦湿热证候病机 144

(二)三焦湿热传变病机 144

(一)内风 145

(二)内寒 145

(三)内湿 145

(四)内燥 145

(五)内火 145

二、脏腑病机 145

(一)五脏病机 145

(二)六腑病机 149

(三)奇恒之腑病机 151

(四)脏腑兼病病机 151

三、气血津液病机 152

(二)血病病机 153

(一)气病病机 153

(三)气血同病病机 154

(四)津液病病机 155

(五)津液与气血同病病机 156

四、经脉病机 157

(一)经脉虚实 157

(二)经脉厥逆 157

(三)经脉郁滞 157

(四)经脉气绝 157

第八章防治学说 159

第一节概述 159

一、防治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59

二、防治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59

(一)增强人体的正气 160

一、未病先防 160

三、防治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160

第二节预防 160

(二)防止病邪的侵害 161

二、既病防变 161

(一)早期诊治,防止疾病的发展 161

(二)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传变 161

第三节治则 162

一、治病求本 162

(一)正治 162

(二)反治 162

二、扶正祛邪 163

(一)标与本的含义 164

(二)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164

(二)扶正与祛邪的运用 164

三、治标治本 164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64

四、调整阴阳 165

(一)损其偏盛 165

(二)补其偏衰 165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65

(一)因时制宜 165

(二)因地制宜 166

(三)因人制宜 166

第四节治法 166

六、清法 167

五、吐法 167

七、温法 167

二、和法 167

三、下法 167

一、汗法 167

四、消法 167

十二、祛痰法 168

第五节疗法 168

十四、固涩法 168

十三、熄风法 168

十五、开窍法 168

十一、祛湿法 168

十、理血法 168

九、理气法 168

八、补法 168

一、中药内服法 169

二、中药外治法 169

三、针刺疗法 169

四、灸疗法 169

五、推拿疗法 169

六、气功疗法 169

七、心理疗法 169

八、饮食疗法 169

九、自然疗法 170

十、手术疗法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