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一什么是民歌 1
(一)歌谣与音乐 1
(二)歌谣与舞蹈 4
(三)歌谣与谚语 5
(四)歌谣的称谓 7
(五)民歌的定义 10
二民歌是怎么产生的 17
(一)关于民歌起源的种种学说 17
1.摹仿说 18
2.宗教说 20
(二)劳动起源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23
(三)必须把握和探究民歌起源的“中介” 29
(四)节奏感、音乐感所起的“中介”作用 32
三 中国民歌的历史流程与演变脉络 40
(一)中国民歌的历史流程简述 40
(二)中国民歌诗律的演变脉络 46
1.从二言到四言 47
2.五言民歌 49
3.七言民歌 51
4.词、曲和长短句 53
5.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歌体例 57
四民歌的分类 61
(一)民歌分类的标准 61
(二)按民歌题材内容分类 66
1.劳动歌 66
2.仪式歌 68
3.时政歌 73
4.生活歌 79
5.情歌 82
6.儿歌 85
7.历史传说歌 89
8.其他 93
五 中国民歌的深层蕴涵与多种功能 96
(一)劳动的手段和伴侣 96
1.劳动的手段 96
2.劳动的伴侣 98
3.劳动经验的结晶 99
(二)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 103
1.揭露旧社会黑暗,控诉人世间不平 103
2.以歌为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06
3.革命的号角和战鼓 108
(三)人生的教科书 112
(四)爱情婚姻的媒介 115
(五)娱乐和游戏的工具 120
(六)民间的法律条款 122
(七)科学研究的宝库 123
六中国民歌的固有特征与不朽魅力 129
(一)“天籁”之声 129
(二)兴比赋的魅力 137
1.关于兴 138
2.关于比 146
3.关于赋 153
(三)和谐的音乐美 156
1.单字的重叠反复 157
2.词的重叠反复 158
3.句的重叠反复 159
4.段落的重叠反复 160
5.同字韵的重叠反复 162
七中国民歌与民族文化 169
(一)民歌融汇着丰厚无比的文化内涵 169
(二)民歌中的文化积淀是研究“国民性”的重要材料 172
(三)民歌与“寻根热”和“文化热” 176
八民歌与民俗 182
(一)民歌与民俗是一对孪生姐妹 182
(二)歌谣学与民俗学比翼双飞 186
1.歌谣学与民俗学同属一个系统 186
2.歌谣学与民俗学同步发展 187
3.中国民歌在民俗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188
(三)民歌民俗研究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189
1.民歌借助民俗知识才能得到较全面的认识和合理的解释 189
2.民俗学利用民歌资料可以弥补研究中史实与论据的不足 191
九中国的歌节 201
(一)中国歌节概貌 201
1.以歌唱活动和歌唱场地命名的歌节 202
2.以歌舞为其活动中心内容的歌节 211
(二)歌节的由来和形成 214
1.与宗教祭祀有关 214
2.与社交、择偶有关 215
3.与歌仙传歌、男女对歌有关 218
5.与农事生产直接有关 219
4.与纪念某人某事有关 219
6.与人民传统美德有关 220
(三)歌节最早源于原始对偶婚生活 221
十民间诗人与歌手 225
(一)历代民间诗人歌手概况 225
1.原始社会的歌手——巫 225
2.阶级社会的民间诗人、歌手 229
(二)民间诗人、歌手的创作特色 237
1.集体智慧与个人天才的结合 237
2.民族风格与创作个性的交织 238
3.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合流趋势 242
十一民歌与诗风 244
(一)民歌是诗的乳娘 244
1.中国大诗人都受到民歌的哺育 247
(二)民歌哺育了中外历代著名诗人 247
2.外国大诗人也是向民歌学习的 249
(三)诗人向民歌学些什么 252
1.端正对民歌的认识 252
2.向民间歌谣学习什么 254
3关于民歌与诗风的几个认识问题 255
十二中国歌谣学的兴起与发展 262
(一)中国古代的歌谣学活动 262
(二)“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 264
1.北京大学是中国歌谣学运动的发源地 264
2.《歌谣》周刊始末 270
3.三十年代的歌谣学活动 273
(三)延安时期的歌谣学活动 276
(四)新中国成立后歌谣学的发展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