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述 1
第一章 细胞核 3
第一节 间期核的形态 4
一、核质 4
二、核仁 7
三、核被膜 11
五、细胞核常见的病理变化 16
四、核内包含物 16
第二节 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结构 17
一、有丝分裂 17
二、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18
三、染色体大分子结构研究的某些进展 19
第三节 核的功能 27
一、基因的功能 28
二、基因表达的调节 控制 31
四、基因工程 37
三、逆转录 37
第四节 细胞生活周期 39
第二章 细胞膜及其特化物 41
第一节 膜的结构 42
一、膜的分子结构 42
二、膜的代谢转换 49
第二节 膜行使功能的基础 49
一、膜成分的构型变化 49
二、膜蛋白与膜脂的关系 50
三、细胞表面调节 装置及越膜控制 51
四、细胞膜受体 52
第三节 膜的主要功能 57
一、物质运输作用 57
二、调节 代谢的作用 62
三、免疫作用 65
第四节 细胞外衣 67
四、其它作用 67
第五节 基层 69
第六节 细胞连接 70
一、紧密连接 71
二、裂隙连接 71
三、中间连接 72
四、桥粒 73
第七节 微绒毛 74
第八节 细胞内褶 74
第九节 纤毛 75
第十节 膜的运动 78
一、内吞作用 79
二、外倾作用 81
三、内移作用 81
第三章 细胞质 83
第一节 线粒体 83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84
二、线粒体的化学构成 87
三、线粒体的主要功能 87
四、线粒体执行其特殊机能的结构基础 88
五、线粒体的分布及与其它细胞成分间的关系 92
六、线粒体的发生 92
七、线粒体的进化起源 93
八、线粒体的更替 93
第二节 核糖体 93
一、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94
二、mRNA和多核糖体 95
三、异常情况下核糖体的变化 98
第三节 内质网 99
一、粗糙型内质网 99
二、平滑型内质网 101
三、特殊形式的内质网 103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学基础 104
四、内质网的更替 104
一、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内定位 105
二、蛋白质合成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 105
第五节 环孔板 111
一、形态 111
二、功能 112
三起源 112
第六节 高尔基复合体 112
一、形态 112
二、功能 114
三、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成与更替 115
第七节 分泌 115
一、分类 116
二、分泌的细胞学基础 116
第八节 溶酶体 120
一、溶酶体的种类 121
二、溶酶体的功能 124
三、溶酶体的形成与更替 125
四、溶酶体在医学生物学上的意义 125
第九节 微体 127
第十节 中心粒 128
第十一节 微管及微丝 129
第十二节 包含物 131
主要参考文献 133
附电子显微镜技术 136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136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136
一、分辨率 136
二、热电子发射 137
三、电磁透镜 138
四、电磁透镜的特性 139
五、成像原理 140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141
一、镜体 142
二、真空系统 147
三、供电系统 147
第二章 超薄切片方法 151
第一节 取材和固定 151
一、固定的意义和固定剂的选择 151
二、几种常用固定剂的特点和配制方法 152
三、取材和固定 158
第三节 组织块染色 159
第三节 脱水 159
第四节 浸透和包埋 160
一、浸透 160
二、甲基丙烯酸酯包埋剂 160
三、苯二甲酸二丙烯酯包埋剂 161
四、环氧树脂包埋剂 162
第五节 切片 167
一、铜网和支持膜 167
三、切片刀 169
二、包埋块的修整 169
四、超薄切片机及其设计原理 171
五、切片 172
六、超薄切片的染色 172
第六节 生物组织超薄切片制备步骤及时间 175
第三章 生物样品的其它制备技术 176
一、冰冻超薄切片 176
二、负染色技术 176
三、真空喷镀技术 176
四、复型技术 177
五、冰冻蚀刻 177
六、铁蛋白标记抗体 179
七、电镜放射自显影术 181
八、电镜组织化学(超微细胞化学)技术 183
主要参考文献 186
图版注字说明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