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吉惠,赵馥洁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34804256
  • 页数:85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先秦时期儒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

第一章 殷周奴隶社会和早期华夏文化 1

第一节 殷周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状况 2

一、社会结构 2

二、社会经济状况 5

第二节 殷周社会的思想文化 8

一、宗教与哲学 8

二、敬天与保民 11

三、宗族与宗法 14

四、德治与礼治 17

五、科学与文化 21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学术下移与儒学的形成 24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 24

一、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24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儒学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28

第二节 士阶层的分化与学术下移 31

一、春秋时期的士阶层 31

二、关于巫、卜、史和儒 33

三、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36

第三节 儒学的形成及早期儒家思想 39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学说 39

二、孔门弟子对儒学的阐扬与传播 70

第四节 孔子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74

一、孔子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 74

二、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77

一、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和社会变革 84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急剧变革与“百家争鸣” 84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初步发展 84

二、士阶层的分化与百家争鸣 86

第二节 取舍不同的儒家八派 90

一、“尊贤容众”的子张之儒 91

二、恪守师道的颜氏之儒 93

三、大智大勇的漆雕氏之儒 95

四、阐发《大学》之道的乐正乐之儒 96

第三节 继往开来的思孟学派 100

一、子思与《中庸》 100

二、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111

三、辟杨墨、斥许行 138

四、孟子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 143

第四节 儒家别宗的荀子学派 151

一、荀子生平及《荀子》一书 151

二、独具特色的荀子思想 156

三、荀子对先秦各家学说的批判与综合 176

四、荀子在中国儒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185

一、《易传》的作者和时代 196

第五节 儒学哲理化的《易传》 196

二、《易传》的儒学思想 199

三、《易传》对后世儒家的影响 205

小结 208

第二编 两汉时期儒学的经学化 213

第一章 汉初的黄老之学和儒学发展的特点 213

第一节 汉初残破的社会经济与复杂的社会矛盾 213

一、两汉初年的“休养生息” 213

二、复杂的社会矛盾 214

一、秦朝的任法与儒学 217

第二节 汉初思想家对先秦至汉初思想的反思与总结 217

二、汉初的黄老之学 222

三、汉初的儒道互绌 225

四、汉初儒学的特点 227

第二章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37

第一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儒术的独尊 237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237

二、举贤良对策与独尊儒术 239

三、五经博士的设立 242

一、大一统与君权神授 251

第二节 董仲舒与公羊春秋学 251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253

三、三纲五常论 256

四、历史循环论 260

五、公羊学在西汉的独尊地位 261

六、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及历代对他的评价 262

第三章 两汉经学的承传授受及其法典化 266

一、经与五经序列 267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承传授受 267

二、今文经学的承传授受 270

第二节 古文经学的承传授受 300

一、孔壁古文经典的发现 300

二、古文经学的承传授受 302

第三节 郑康成兼综今古文,集汉经学之大成 309

一、郑康成遍注群经 309

二、郑康成遍注群经的特色 310

三、郑康成的历史地位 311

一、盐铁会议与儒法不同思想倾向之争 313

第四节 两汉经学的法典化 313

二、石渠阁会议诸儒讲论五经异同 316

三、白虎观会议与儒学法典化 318

第四章 两汉经今古文之争 321

第一节 两汉经今古文之异同 321

一、学术渊源不同 321

二、研究方法不同 323

三、对孔子的态度不同 324

二、经今古文之争及经学的统一 325

第二节 两汉经今古文之争 325

一、儒术独尊与经今古文之争 325

第三节 两汉经学与儒学的演变 328

一、儒学以经学的形式存在 328

二、儒学成为官方的御用之学 329

三、儒学成为兼综各家的新儒学 330

第五章 谶纬之流行与反谶纬之斗争,经学之衰微 334

第一节 董仲舒与谶纬神学 334

一、谶纬演变为一种社会思潮 334

二、谶纬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338

第二节 《白虎通》与谶纬神学的发展 341

一、《白虎通》对谶纬神学的扬弃 341

二、《白虎通》对灾异符命思想的改造 342

三、《白虎通》以三纲五常思想为核心 344

第三节 古文经学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346

一、对谶纬编造者的批判 347

二、对灾异符命思想的批判 349

三、对夭命、目的论与夭人感应的批判 351

第四节 东汉末年经学之衰微 356

一、“党锢之祸”对经学的摧残 356

二、郑玄注经而汉学衰 360

三、王肃力攻郑玄而经学亡 362

小结 364

第三编 魏晋时期儒学的玄学化和南北朝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中的儒学 368

第一章 经学衰落与儒学的玄学化 368

一、汉末以来儒学的危机和汉魏之际儒学与道、名、法的合流 369

第一节 经学衰落与儒道合流的历史趋势 369

二、名理学调和儒道的过渡 372

三、儒道合一的社会历史根据 375

第二节 儒家经训的玄学改造 379

一、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 381

二、何晏《论语集解》和王弼《论语释疑》 387

第三节 玄学调和儒道的思想演进 390

一、何晏、王弼以“贵无论”对“自然”为本、“名教”为末的论证 391

二、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 393

三、裴?《崇有论》维护名教的努力 397

四、向秀、郭象《庄子注》对“名教”即“自然”的论证 400

第二章 儒、佛、道纷争与交融中的儒学 407

第一节 儒、佛纷争与交融中的儒学 408

一、儒、佛的主要论争与初步交融 409

二、儒、佛融合的深化 419

第二节 儒、道(道教)交融中的儒学 426

一、葛洪内神仙、外儒术的儒道合一思想 427

二、寇谦之等人用“以礼为首”的儒学思想对道教的改造 430

第一节 统治者振兴儒学的尝试 433

第三章 儒家经学在魏晋时期的变迁和南北朝时期的分立 433

第二节 魏晋时期儒家经学的变迁和南北朝时期经学的分立 444

一、魏晋时期儒家经学的变迁 444

二、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分立 44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和作用 450

第四章 儒学的统一与复兴 453

第一节 隋朝儒学的演变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453

一、隋朝统治者利用、扶植儒学 453

二、儒学实际地位的日趋低落 455

三、隋朝儒学危机的内在因素 456

四、王通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认同 459

第二节 唐初儒学思想的复兴 466

一、唐初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 466

二、唐太宗君臣“讲论商略”中所包含的儒学精神 467

三、《五经正义》的完成及其影响 470

第三节 中唐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 473

一、韩愈的儒学思想以及排斥佛老的理论 473

二、李翱的“复性论”及其影响 486

三、柳宗元的“圣人之道”和“统合儒释”的思想 492

小结 502

第四编 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理学化 507

第一章 新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07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成就 507

第二节 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儒学哲理化之必然趋势 510

一、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 510

二、魏晋以来儒、佛、道的互相渗透 512

一、胡瑗与苏湖教法 516

第二章 北宋新儒学——理学的奠基 516

第一节 开一代新学风 516

二、孙复倡明正学 520

三、石介大力宣扬新儒学 524

第二节 周敦颐和《太极图说》 527

一、《太极图说》及其渊源 528

二、《太极图说》的意义及其地位 530

第三节 邵雍对象数义蕴的推究及对理学道路的开辟 532

一、邵雍身世及著述 532

二、“自成一家”的象数学 533

三、对理学道路的开辟 537

第四节 张载的新儒学及关学学派的兴衰 540

一、张载身世及学术活动 540

二、张载的新儒学思想 542

三、关学的特点及其兴衰 546

第五节 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二程洛学 549

一、二程生平及学术活动 549

二、二程的理学思想体系 553

三、二程后学 558

第六节 理学创建期的对立学派——荆公新学与三苏蜀学 561

一、揉法入儒的“新学” 561

二、兼容释老的“蜀学” 564

第三章 南宋新儒学——理学的发展 569

第一节 理学南传与南宋初期的新儒学思想 569

一、理学的南传 569

二、胡安国及其《春秋传》 571

三、朱震及其《汉上易传》 574

四、张九成在南宋理学中的特殊地位 576

第二节 南宋中期的新儒学思想 579

一、南宋中期的儒学特点 579

二、张?的理学思想及其内在矛盾 581

三、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及其兼取各家的学派特点 583

四、杨万里及其《诚斋易传》 585

第三节 朱熹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588

一、生平、学术活动和著作 588

二、朱熹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与《四书集注》 589

三、学术方法与思维方法 604

四、朱熹的历史地位 608

第四节 陆九渊的心学和朱陆之争 609

一、生平与学术活动 610

二、朱陆之争的过程 610

三、朱陆之争的问题与意义及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和方法 613

第五节 浙东事功学派及其和朱熹的论辩 618

一、陈亮同朱熹的激烈论辩 618

二、叶适同朱熹的分歧 622

第四章 辽、金、西夏的儒学 629

第一节 辽朝统治者尊崇儒学 629

第二节 “崇儒”“重经”的金朝儒学 631

一、金朝统治者敦崇儒学,重视经典 632

二、立学校,建孔庙,行科举 633

三、“儒之正理之主” 634

第三节 西夏“渐行中国之风” 635

一、创建“蕃学”,翻译经典 635

二、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636

三、遵行儒学,以儒治国 637

四、儒士云集,文人荟萃 638

第四节 吐蕃渐行“中国法教” 639

第五章 元明时期新儒学——理学的继续发展和演变 641

第一节 元至明初程朱理学的一统局面 642

一、元、明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642

二、不出程朱矩?的元代理学 647

三、明初程朱理学的式微 667

一、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672

第二节 风靡一世的王阳明心学 672

二、王阳明的身世及其学术思想 677

三、王学的广泛传播 692

第三节 理学批判思潮的渐起 698

一、罗钦顺、王廷相、吕坤对理学的批判 700

二、泰州学派及其传人的“异端思想” 704

第六章 宋明新儒学——传统儒学的哲理化 709

第一节 儒学宇宙论基础的最终确立及其学说体系的形成 710

一、早期儒学的“先天不足”及儒学发展史的根本问题 710

二、汉唐儒者逐步建立儒学宇宙论基础的过程及其局限 713

三、宋明理学家最终确立儒学宇宙论基础的过程和方法 715

第二节 对儒家伦理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718

一、对人性学说的新发展 718

二、对修养功夫的深入探讨和完善 721

三、对知行关系的新论证 724

第三节 哲理思辨方法的精密化 727

一、宋明新儒学所面对的理论挑战与现实问题——哲理思辨精密化的必然趋势 727

二、哲理思辨精密化的主要表现 729

三、宋明新儒学哲理思辨方法精密化的意义 734

第四节 疑经与变古的经学特色 736

一、儒学与经学 736

二、宋明理学家遍注群经和通经明义 737

三、以理解经的变古方法 738

四、从疑传到疑经的怀疑精神 740

小结 740

第五编 儒学的渐趋衰颓 744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衰落与解体 744

一、阳明心学引发和开启了理学的解体 745

第一节 理学的严重危机 745

二、理学自身的严重危机 747

三、实学思潮的勃兴 750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 753

一、实学思潮的基本特征与时代精神 753

二、方以智的“质测”、“通几”之学 757

三、黄宗羲“治天下,为民用”的“经世应务”精神 760

四、顾炎武“崇实致用”的实学思想 766

五、王夫之对传统儒学的总结批判 769

六、陈确“事事求实理”的反理学思想 775

七、颜元、李?注重躬行践履,大力提倡“实学” 780

八、戴震“顺民之情,遂民之欲”与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根本对立 784

第二章 理学的余波与汉学的兴衰 788

第一节 理学的余波 788

一、清初统治者“敦崇正学” 788

二、清初的理学特点 792

三、理学的衰落 795

一、汉学复兴的背景 796

第二节 汉学的兴衰 796

二、汉学的演变 799

三、清代汉学的历史贡献与重刻《十三经注疏》 804

第三章 儒学的渐趋衰落 808

第一节 今文经学再造与儒学的危机 809

一、庄存与、刘逢禄阐抉公羊奥旨 809

二、龚自珍无暇写定群经 812

三、魏源斥责汉学宋学皆无用之一途 816

一、太平天国对儒学的严厉打击 821

第二节 西学的冲击和儒学的困境 821

二、洋务派对儒学命运的忧虑 823

三、早期改良派救驾儒学的纲领 825

第三节 托古改制与儒学蜕变 829

一、康有为“推补”孔子的公羊三世说 829

二、谭嗣同“冲决网罗”的仁学 834

三、章炳麟贬斥孔子为“国愿” 838

小结 842

结束语 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