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中国散文美的嬗变轨迹 1
第一节传奇志怪的渊源及流向 1
一从巫卜之辞到传奇志怪 1
二传奇志怪与写景抒情的融合 3
三 柳宗元的寓言小品 6
四 当代的传奇志怪散文 8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 11
第二节信史实录的失落及复归 11
二 《史记》——史家之绝唱 12
三 信史实录之余波 15
四 信史实录的失落及复归 16
第三节散文诗意的追求与困惑 19
一 写景抒情散文的出现 19
二 意境创造的典范 20
三 散文诗意的困惑及出路 23
一 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 27
第二章中外散文美的比较 27
第一节主体意识的强化与永恒主题的讴歌 27
二 蒙田·培根·巴金 29
三 人和自然——永恒的主题 31
四 泰戈尔和冰心的对话 36
第二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比较 38
一 艺术形式的比较 38
二 表现手法的比较 40
第三节中外散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 44
一 纪实向虚构的挑战 44
二 现代派艺术的渗透 47
第三章散文美的本质 55
第一节散文的心 55
一 一页历史、一束情感所留下的 55
一片艳红、几缕馨香 55
二 视点·慧眼 57
三 立意 60
一 散漫如大水,完整如珍珠,紧凑如建筑 66
第二节散文的体 66
二散文的诗化 67
三散文的小说化 70
四 散文的“蒙太奇” 74
五误区:“形散神不散” 76
第一节观察·想象·联想 78
一 视角与发现 78
第四章散文美的创造 78
二 外部观察与自我审察 79
三观察与想象 84
四 观察与联想 86
第二节艺术创造 91
一 “艺术在于创造” 91
二作者心血浇灌的鲜花 92
三 艺术创造与构思 94
一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98
第三节抒情方式 98
二情绪系统组合的多元化 102
三情绪凝结形态的非浪漫化 104
第五章散文美的类型 108
第一节人物: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主体美 108
一人体美的本质 108
二从一瞬间去追求永恒 109
三 给历史留下精美的浮雕 112
四青葱葳蕤的巨幅长卷 115
第二节山水:浸透作者主体意识的自然美 118
一“心智”与“自然”的融合 118
二古人笔下的山水美 120
三 今人笔下的山水美 123
第三节建筑:体现时代和民族审美倾向的凝固美 129
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129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启示 130
三 感悟宇宙、历史与人生 133
第四节花鸟:点缀人类生活的情趣美 137
一鲜明可感的具体形象 137
二人类生活和活动的组成部分 138
三 “半瓣花上说人情” 141
四描绘花鸟技法种种 144
第五节乡土:思乡怀国的情感美 146
一乡土·乡情 146
二距离美·回味美 150
三 乡土·时代·人生 152
四乡情的二律背反现象 154
第六节军旅:戍边卫国的壮丽美 155
一 军人·战争诗情 155
二 军旅生活与军人形象 158
三 军旅散文与边防斗争 162
一 “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166
第一节朴实美 166
第六章散文美的风格 166
二 心灵的流泉 167
三 惟其琐琐,更觉朴实真诚 169
第二节深邃美 172
一 深邃:高层次的审美需要 172
二 散文思维空间的扩大 176
三 历史意识与宇宙意识的渗透融合 178
第三节奇谲美 182
一 奇谲的魅力 182
二 于奇谲处窥人生 185
三 奇谲散文的新开拓 187
第四节怪诞美 190
一 东西方的怪诞 190
二 怪诞的审美价值 193
三 怪诞·梦幻与寓言体散文 195
第一节结构美 203
一 结构是一种美的造形 203
第七章散文美的形式 203
二 几种常见的散文结构方式 205
三 “最困难的是结构” 210
第二节语言美 212
一 简洁·和谐熨帖·自然 212
二 情韵美 213
三 音韵美 217
四语境美 220
一 色彩感觉是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 223
第三节色彩美 223
二 感情——色彩的调配剂 225
三 主色设计与散文主调 227
第四节节奏美 230
一节奏与旋律 230
二 感情的节奏 233
三 行文的节奏 237
一 艺术真实性的主客观因素 244
第八章散文美的鉴赏 244
第一节真:艺术形象的可信性审美心理的真实感 244
二 真正的“美”,必须是彻底的“真” 245
三真诚与真实 247
四 危机:失去了率直与诚挚 249
第二节新:激发读者猎奇的快感 增加作品美的吸 250
引力 250
一 心灵的愉悦,好奇心的满足 250
二对传统的继承与反叛 251
三 新颖性的构成要素 253
第三节深:对人和社会的深沉思考强劲的思想冲 255
力 255
一深厚的生活内涵 255
二博大精深的思想 257
三 颂美揭丑,激浊扬清 261
四 肤浅轻飘与深沉凝重 263
后记 266